“双减”背景下的学校课后服务“15分钟幸福圈”实践研究

2024-03-19 10:27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小学
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双减

张 婷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小学

一、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现状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落实情况整体良好。从宏观层面看,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学校课后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学校课后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从微观层面看,我校课后服务整体参与率一般。总体而言,我校课后服务是能够达到绝大部分教师和大多数家长的认可的。但在“双减”政策的落实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仍需做调整。

二、课后服务的常见问题分析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学校课后服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通常比较自由,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通过“15 分钟幸福圈”的实践,可以探索出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其次,解决家长家庭教育压力问题。“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的教育负担,但增加了家长家庭教育的压力。通过“15 分钟幸福圈”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得到一定的辅导教育,缓解家长的家庭教育压力。

三、推进学校课后服务“15分钟幸福圈”的理论价值

(一)推进学校课后服务“15 分钟幸福圈”,顺应国家教育发展要求

2021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对少先队幸福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构建一个整合资源、动员队伍、利用阵地、广泛参与的少先队社会工作体系,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基层党群活动场所和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年之家等各类文化场馆,来打造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这能使少先队员就近参与各种校外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机会。

(二)推进学校课后服务“15 分钟幸福圈”,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的模式

传统的学校课后服务模式通常是由课后服务老师以年级为单位在学校指定的教室内开展“晚托服务”“延时服务”。课后服务的内容包含心理疏导、个别教育、作业辅导、阅读、集体游戏、讲故事等传统育人模式。而学校课后服务“15 分钟幸福圈”则是将课后服务的育人模式丰富化、创新化。

(三)推进学校课后服务“15 分钟幸福圈”,强调了学生的幸福教育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完成的2020 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专项调研中,发现青少年在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方面情况堪忧。

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是追求幸福,它应该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并在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中充分体现幸福的元素。我们强调推进学校课后服务的“15分钟幸福圈”,这正是对学生幸福教育的有力推动。

四、我校推进课后服务“15分钟幸福圈”的实践意义

(一)有效整合学校辐射区域的实践资源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少工委八届二次全会的决策,我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活动。结合“15 分钟幸福圈”的理念,我们整合了学校南北校区以及各年级的特色资源,精心绘制了一份专属少先队员的红色打卡地图。在这张地图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条独特的课后服务红色打卡线路,并推出了一本实践争章护照。队员们可以通过参与这些特色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个人素质。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旨在打造一个专属于小队员的幸福圈,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幸福。

学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充分发挥其核心角色,不断充实和优化服务形式与内容。学校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以实现课后服务的全面升级。立足上海少先队的“幸福教育”理念,学校深入探索少先队创新经验,走进队员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幸福感受。同时学校整合了周边地区的红色教育、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实践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圈育人”模式,为队员们提供了便利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就近参与各种活动。这种模式旨在促进队员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相信能够为队员们提供一个更加充实、有意义的童年,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二)探索学生课后时间的利用方法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自控力和时间规划能力上尚显不足,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额外的时间。为此,通过实践学校课后服务的“15 分钟幸福圈”模式,我们探索出一种创新且多元融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自主能动性。

(三)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促进课后服务质量不断优化

从学校出发,学生在课后服务的丰富活动中,通过打卡的方式深入了解国家情况,观察社会现象,体验生活百态,磨炼个人意志,提升自身能力。学校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促进家校社合力育人,使课后服务成为深化“五育”融合的新载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空,打造学校特色的新平台,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努力推动课后服务升级为“课后育人”。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学校深化“双减”政策的重要一环,学校应继续以多元社团为依托,全面实施“五育”并举,促进“五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潜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四)构建特色育人体系,开拓幸福育人模式的有效途径

在市级和区级少工委的悉心指导下,我校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本极具特色的实践争章护照。这本专为惠小少先队员设计的打卡争章护照与上海市红领巾“15分钟幸福圈”争章15 事紧密相连,其目的在于翔实记录每位少先队员在课后服务实践活动中的所学所获,以此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惠南小学校史馆、市民家园儿童体验成长中心、古钟园、浦东图书馆南汇分馆、南汇博物馆、南汇孔庙大成殿、南汇古城墙遗址、张闻天故居、上海浦东气象科普馆……作为少先队校外实践的重要场所,我们拓展了社区少先队校外实践联盟的“朋友圈”,并精心设计了组织建设、道德养成、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家庭生活、科普创新和综合能力这七大类别的活动。通过专业化、沉浸式的体验,激发了惠小少先队员参与社区管理和地区发展的热情,推动了新时代少先队的社会化进程。这不仅是实现少先队幸福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开拓幸福育人模式的有效方法。

五、推进学校课后服务“15分钟幸福圈”的实践方法

(一)征集队员专属幸福圈,校社合作共创造

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幸福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惠南小学征集队员心中专属的幸福圈,通过问卷调查,队员们纷纷表示十分愿意在课余时间去参观体验校园以外的活动场所。惠南小学与社区共同探索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通过与社区的紧密合作,我校将以“1+3+10”模式,即1 份“15 分钟幸福圈”勋章打卡地图,3 大活动类型(角色沉浸式、社区嵌入式、自然体验式)和10 大幸福教育打卡地,推出更多活动丰富队员们的课后服务,为队员们提供“双减”后的好去处。我校积极设计开展更多活动,让课后服务的学生更多地体会来自学校的热情、同龄伙伴的友情和社区的温情。

(二)整合南北校和各年级特点,绘制队员专属的打卡地图

为了给我校少先队员带来“不一Young”的课后服务活动体验,我校充分依托地域特色,并整合南北校和各年级特点,联合社区一同开展“一学校一社区一地图一护照一特色”的主题打卡集章活动,助推“幸福小主人”品牌建设,打造“15 分钟少先队课后服务幸福生活圈”。

聚焦构建“15分钟少先队课后服务幸福生活圈”,我校大队部精心绘制少先队员专属的红色打卡地图,设计一条课后服务红色打卡线路,推出一个实践争章护照,形成课后服务特色活动,打造惠小少先队员“幸福圈”。

我校在独特的打卡地图中,以惠小少先队为主题的实践资源被逐一呈现。这张地图涵盖了红色、教育、文娱、体锻和职业体验等多个领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元的实践体验平台。打卡线路将各类资源巧妙串联,使得惠小少先队员们可以在游玩和体验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大南汇,拓宽视野。

(三)点亮多彩幸福圈,课后服务“惠”能量

我校紧密结合上海市红领巾“15 分钟幸福圈”争章特色活动,精心设计了惠小少先队员实践争章护照。这本护照不仅是我们对少先队员们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们参与社区实践的凭证。为了更好地满足少先队员们的成长需求,我们特地邀请了南汇地区城管中队和惠南地区消防站等单位加入,共同构建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队员们可以在这些基地中深入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设定了组织建设、道德养成、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家庭生活、科普创新、综合能力这七大类别,涵盖了少先队员成长的方方面面。队员们可以通过完成各类活动任务,获得相应的奖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通过这些专业化、沉浸式的体验,我们期望能够激发惠小少先队员们融入社区管理和地区发展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更能促进新时代少先队的社会化进程,实现少先队幸福教育的目标。

我校将以“小手牵大手参与社区治理”为出发点,打造惠小少先队员愿意参加、家长愿意配合、社区愿意支持、逐渐形成常态化的社区少先队项目。我校将惠小少先队员生活主阵地形成“家庭圈、社区圈、学校圈”三个圈,通过海报制作、行动计划、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微创新、微改造、微治理”项目,让惠小少先队员在项目活动中提升参与社会化活动的能力和素养,并升级自身的活动体验与感悟。

除此之外,我校大队部将绘制惠南小学“15 分钟幸福圈”吉祥物少先队文创产品。新的少先队文创产品的设计也象征着惠小少年们的生命力、蓬勃的生机。希望惠小少先队员们化身小小的幸福红领巾活跃在我们的家庭里、学校里、社区里,向上而生,幸福成长。

惠南小学“HUI聚幸福力”之少先队文创产品:

(1)惠南小学“HUI聚幸福力”课后服务打卡护照(如图1所示)

图1

(2)惠南小学“HUI聚幸福力”课后服务——手绘地图(如图2所示)

图2

(3)惠南小学“HUI聚幸福力”课后服务——任务单(如图3所示)

图3

(4)惠南小学“HUI聚幸福力”课后服务——少先队特色章(如图4所示)?

图4

(四)打卡课后“幸福圈”,体验生活有感悟

每次打卡课后“幸福圈”后,队员们都会认真填写实践争章护照,记录下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一次次用心写下的感想和体会,不仅展现了队员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还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昔日的教育,我们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今天的教育,却更加关注学生的全方位成长。课后育人,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部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兴趣的发展,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幸福力,使得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以学校为起点,队员们在惠小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打卡线路中探寻着国情、观察着社会、体验着生活、锤炼着品格、增长着本领,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因此,惠南小学将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促进家、校、社合力育人,使课后服务成为深化“五育”融合的新载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空,打造学校特色的新平台,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努力推动课后服务升级为“课后育人”。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