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2024-03-20 02:46侯姗姗薛九洋姜海锋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侯姗姗,薛九洋,姜海锋

(1.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师范大学 商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单元。截至2021年末,全国城镇化率为64.72%,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对城市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理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窗口[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城市公共事务愈加复杂,在人口、环境、治安和交通等方面,传统的“管理”思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推动着社会由“管理”向“治理”逐步转变[2]。我国城市治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城市化率的大幅提升,城市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城市治理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城市治理为主题对象,运用知识网络分析工具分析文献对应的时空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情况,绘制了城市治理研究知识图谱,通过对2010—2021年以来我国城市治理研究成果的归纳梳理,总结发现目前城市治理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城市治理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文献描述性分析

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采用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分析文献的研究趋势、分布规律,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显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并结合文献内容定性分析,梳理城市治理的研究动态与前沿进展。本文首先对文献数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和机构分布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其次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跟踪研究热点,最后根据关键词突现与时区分布分析研究趋势。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城市治理的数据为检索对象,检索的时间为2010—2021年,为保障检索结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利用CNKI的专业检索功能,以“城市治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期刊类型选择“SCI”“CSSCI”“CSCD”以及“核心期刊”,共检索出文献1 162篇。剔除会议论文、通知、新闻报道等相关度不高的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1 103篇。

1.2 文献描述性分析

1.2.1 年度发文量

年度发文量及其变化趋势是关于某研究领域重要性和关注度的综合反映。从2010—2021年有关城市治理研究的发文量见图1示,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学者对于城市治理问题的研究保持着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根据文献量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将研究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2010—2014年),年均发文量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总体保持在50篇以下,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15—2021年),年均发文量达到134篇,特别是2015年发文量倍增,这可能与同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密切相关,该会议强调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使城市治理及其相关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图1 2010—2021年国内城市治理研究年代分布

1.2.2 核心机构与作者合作网络

通过CiteSpace软件可以呈现于城市治理相关文献的机构共现图谱,清晰地展示相关研究机构的布局及其相互之间的合作强度。图2结果显示,网络节点数量为337,连线数量为163,网络密度仅为0.002 9。

图2 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总体来看,整个图谱的网络比较零散,除了少数几个研究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多数没有形成明显的聚类。具体来看,发文机构多为高校中的公共管理学院,说明城市治理是公共管理方向的研究热点,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文21篇,为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发文18篇,紧随其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位列第3,发文13篇。在文献计量学中,普赖斯定律常用于分析学科领域的作者分布规律,核心公式为:

式(1)中,Nmax为机构的最高发文量,如果发文量大于(或等于)M,则称该机构为核心研究机构。最高产机构发文量为21篇,计算可得M=3.43,因此,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机构为核心机构。在所研究文献发表机构中,共有10个该领域核心机构,见表1。

表1 核心研究机构

Node types设定为作者Author,间跨度为2010—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通过 CiteSpace可以得到节点数为350,连线数为90,密度为0.001 5的城市治理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

图3 作者合作图谱

从图3可以发现作者之间合作较少,且多为两人之间的合作,独立研究更为常见。根据输出结果,总样本的全部文献共涉及350位作者,表2列出了发文量5篇及以上的10位学者名单。

表2 核心作者及发文量

分析作者合作图谱和发文内容发现:以杨宏山、李东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在探究我国城市治理机制上,主张政府应通过资格认定、资源支持、精英吸纳、党群嵌入和项目合作等5种方式整合城市其他治理主体来推动城市治理创新[3];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韩志明强调信息技术对现代城市治理的重要性,尝试探索智能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同时指出要清醒意识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限度,避免其对日常生活的过度干预[4];华中科技大学的董慧从城市治理的差异性入手,探究不同城市的治理方式,同时提出以人民性作为城市治理的价值原点,提倡推动城市居民广泛参与,培育居民积极主动的治理参与意识[5];复旦大学的陈水生探究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整体分析框架和实施路径,认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应以人民城市为理念依归,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全过程[6]。可以看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将智能化融入城市治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也得到了城市治理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2 城市治理研究热点主题

将城市治理相关研究的高频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得到了关键词共现网络与主题聚类图谱。关键词是一篇论文内容的凝练,通过关键词可以对文章主题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体现关键词之间的亲属度,从中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聚类可以用来探究研究方向的分布特征,每一个研究方向的特征以聚类标签的形式呈现。

2.1 关键词共现分析

本研究选取关键词作为节点,生成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4。其中包含514个节点、532条连线,密度仅为0.004。整个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关键词“城市治理”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整体研究网络较分散、主题间耦合度较弱。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选取出现频次前10的关键词及它的中心性见表3所示。“中介”中心性表明该节点处于整体网络中的位置是否重要,节点值越大,即该节点充当“中介”的次数越高,说明其在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越大,一般认为大于0.1的节点位置较为重要。其中,“智慧城市”的中心性为0.92,说明“智慧城市”在该研究领域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城市治理”的中心性为0.78,紧随其后。综合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排序,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城市治理(管理)”“基层治理”“公众参与”等方面,是近年来我国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2.2 主题聚类分析

运用LLR算法对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的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其中包含10个聚类数量,本研究聚类Q值为0.848 6,大于0.3,平均Silhouette值为0.982 3,大于0.7,表明聚类结构显著,效果明显,聚类图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聚类主题明确,具体见表4。

表4 城市治理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图5 城市治理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通过标识词和施引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城市治理领域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以城市治理为纽带的国家治理体系的研究。共现标识词为: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政府治理、治理。城市治理是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交叉点,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模式研究。共现标识词为:公众参与、公民参与、协同治理、协商治理。近年来国家对社会治理新格局高度重视,在针对公众参与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共参与模式、公共参与影响因素、公共参与路径方面。在参与模式方面,颜玉凡等[7]将参与方式归纳为自娱自乐型、发挥余热型、依附型和即兴参与型4种;董石桃[8]从权力“两权耦合”和公民参与权力2个视角出发,将公民参与模式分为合作型、决策型、介入型和建议型;影响因素方面:张雷等[9]认为影响群众参与的主要因素是自治实际控制感;白永亮等[10]从公众个体视角出发,认为公众参与意愿受到制度、环境和认识的影响。公共参与路径方面:袁方成[11]认为有效提升群众参与途径包括:开发专业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化自治权利和完善组织网络等;孙小黎[12]研究发现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渠道完善为关键、以法治落实为保障的基层社会环境重塑与再造是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要义所在。

③城市治理的实践研究。共现标识词为:城市社区、北京市、上海、南京、超大城市、大城市。现有城市治理的实践研究主要从城市内部(社区)、特大城市治理以及大都市区、城市群3个层面进行探索。目前,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主要有“三社一体化”[13]“下属”[14]“多元参与和协商共治”[15]3种。各城市针对各自辖区特点采取了不同城市治理手段。北京市采用“党统民参”的治理模式,即由中国共产党的统合下实行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协商治理[16]。厦门市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经过实验探究形成了元治理、微治理和协治理等3种较为典型的模式,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以微愿望为起点,协商共治[17]。近年来,长三角和雄安新区等区域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迅速崛起一大批中小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长三角地区实行议事协商制度,加大了区域间的合作;雄安新区构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立智能城市管理模式。

④城市治理的创新技术应用研究。共现标识词为:智慧城市、大数据、电子政务、现代化、数字治理、数字孪生。不难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物联网与其融合起来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市委书记的政治支持有着密切关联[18]。但同时也要避免形成“数据孤岛”,通过城市自身能力的建设,提升城市韧性[19]。电子政务的源起在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研究划分为2个阶段。首先,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对电子政务的理论、政府门户网站的结构框架及绩效评估进行了详细研究;其次,部分研究者开始研究政务微博、移动政务等[20]。“十四五”时期,历史使命给予了我国电子政务更高的要求,同时又要面对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双重考验。

3 城市治理研究趋势分析

突现词是一段时段内出现频率剧增的词,根据突现词可以判断各阶段研究动态。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具有高突现值的5个节点突现词,见图6。通过对高突现词相关文献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城市治理研究关注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结合突现时期、长度以及强度来看,“治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相关研究的重要关键词,共有23篇节点文献。这些文献论述了有关城市治理能力的评价体系[21]、城市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22]、中西方城市治理的异同[23]。2011—2016年这段时间的突现词是“公民参与”,相关文献主要以具体城市为例,探究了城市中公民参与机制,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时应注意优化公民参与的数据化环境;完善公民参与的各项法律制度;学习国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有益经验[24]。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发展的中后期,现阶段城市治理水平难以跟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出现了一些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邻避危机[25]、城市“小区病”[26]等,针对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提升行政治理效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顶层设计、完善城市治理各领域的法律体系、继续推进城市财政制度向可持续财政方向转型等方面的建议[27]。十八大报告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协商民主与城市治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生关系,社会发展通过协商民主实现了内生性的政府与社会互动[28]。人工智能及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全方位挑战,如何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失业风险和隐私风险的挑战是人工智能能否为人类更好服务的关键[29]。“人工智能”突现率一直延续至2021年,说明其仍为我国城市治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图6 2010—2021年城市治理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图

4 结论与展望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枢纽作用[30]。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中2010—2021年城市治理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计量软件实现对我国城市治理的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系统化地梳理了我国城市治理研究的研究人的和发展趋势等,得出主要研究结论: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城市治理领域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8年以来年的发文量在130篇以上,研究热度较高;从核心作者、机构来看,高校是城市治理的研究主力,但彼此之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来看,城市治理的研究热点是“智慧城市”“城市治理(管理)”“基层治理”“公众参与”等,且集中在城市治理的模式、实践、评价体系、创新技术应用上。从当前研究热点与趋势来看,我国城市治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或将成为接下来的研究趋势。

结合现有研究与实践的进展,社会治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①加大群众参与力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这对“共同缔造”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探索群众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路径,建立起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机制,提升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②注重城市治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城市间的情况有所不同,城市治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依据本地特征,走出自己的治理之路。③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为城市治理服务。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治理中应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平衡性和协同性。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