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安: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2024-03-21 06:59文丨范欲晓孙昌勇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桂花武汉人才

文丨范欲晓 孙昌勇

咸安区全景

咸安区隶属湖北省咸宁市,是武汉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等美誉。 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显著区等称号,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为科技创新优秀单位。

2021 年,获批创建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以来,咸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咸安区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下发《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纳入牵头部门年终目标考核,以确保创建工作落实落地。

3 年来, 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累计达4.7 亿元,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5 亿余元。通过产业协同、三产融合、建平台、引人才,全面对接武汉都市圈创新资源,破解县域发展“瓶颈”,助推咸安成为武汉都市圈科技创新的南部支点。

一、“产业协同” 打造武汉都市圈创新产业“承载区”

咸安区抢抓武汉都市圈、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机遇,坚持错位互补,积极探索与武汉共建产业园区,主动融入武汉“965”产业布局,聚力打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两大百亿产业集群。 推动汽车零部件融入武汉汽车产业链,高标准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绘制产业需求图谱,招强补链,创新赋能,强化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 积极对接光谷生物城,大力培育真奥医药研究院、 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咸宁功能食品产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 重点引进生物科技企业及生物技术研发机构,筑牢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支撑。 探索“离岸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建设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聚焦武汉优势产业体系,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探索“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安,孵化在武汉、加速在咸安”运营模式。目前,已有13 家“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入驻园区,已有2 家企业初步达成落户咸安意向。

二、“三产融合” 打造武汉都市圈生态产业“示范区”

建强农业全产业链。 围绕“特”字下功夫,重点建设桂花、楠竹、茶叶、苎麻、肉鸡、中药材六大农业全产业链。 依托桂花, 开展桂花全株精深加工,发展桂花旅游,打造中国桂花城;依托楠竹,发展现代森工产业,建设全国首家森工科技产业园、竹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地板加工基地;依托苎麻,发展苎麻纺织产业,跻身“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依托中药材, 打造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特色药膳、饮食养生于一体的产业链,致力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做好“旅游+”文章。推动农旅融合,建设高桥白水畈、汀泗黄荆塘、马桥建国畈等田园综合体,开发贺胜双核小镇、向阳湖名人文化小镇、汀泗历史文化小镇等特色小镇,策划举办民俗文化节、湖鲜美食节、中秋祭月、梓山湖自行车赛、竹海徒步行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和体育活动,打造“乡愁旅游”“亲子游”“短途精品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以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官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重点,主动对接武汉,推进医、药、养、健、游、护“六位一体”融合发展,打造华中康养区。

在桂花产业方面,咸安区作为中国桂花城建设核心区, 通过组建桂花产业发展专家库和科研团队,建设桂花种质资源库、桂花苗木示范基地,设立桂花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组建超萃生物联合实验室等,聚力攻克桂花萃取核心技术难题,擦亮“中国桂花城”名片。策划中国桂花产品(咸宁)博览会、每年举办“桂花仙子”评选等系列文化活动,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卖资源”向“卖产品、卖品牌、卖文化”的跨越。

三、“软硬兼施” 打造武汉都市圈创新创业“桥头堡”

真金白银助推平台建设。 咸安区大力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平台, 对认定为市级及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企校共建研发中心的, 给予10 万~50 万元补贴;对认定为省级及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最高给予100 万元补贴; 对企业在省会及沿海一线城市建设研发中心的,按固定资产投入的12%,最高给予50 万元补贴。 着力打造国家级众创空间“香城文创空间”,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近年来,共为2 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投入资金6000 万元,为湖北功能性食品产业研究院投入资金2800 万元。

真招实策集聚创新人才。设立3000 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咸安实现了高新技术人才集聚, 推动县域创新能力的“五步走”。一是推进人才回流,深入推进“南鄂校友资智回汉”“咸商咸才回归” 等人才工程, 先后引进了张晓明、邓千军、黄聪、吴海兵、余杰等一批社会资本家入驻咸安发展农业产业。 二是探索“区聘企用”,2022年在全区范围内调剂100 个事业编制、20 个副高级专业技术岗、10 个高级技师岗,实施“双一流高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人才对口服务重点企业。 三是以赛事活动聚才,连续举办5 届“香城杯”创新创业大赛,多次承办“中国创翼”“南鄂杯”高创赛等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孵育科创企业12 家,吸引22 个优质项目落户咸安。 四是以合作项目育才, 与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采用“政府补贴(每人5000 元)+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模式,开办补贴性培训班;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政校合作协议,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发挥武汉离岸科创园作用,建立武汉高校人才专家库,在库专家31 名,目前与18 家咸宁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五是以真情实意留才,启动1200 套保障性人才住房工程建设,开通人才就医绿色通道, 为人才提供健康体检和医疗就医一对一服务,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1 亿元。

在创业载体建设方面, 咸安全力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将“香城文创空间”打造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一是高标准建设。 出台支持政策,累计投入资金3000 万元,支持文创空间建设和企业创新创业。二是高效率服务。文创空间已入驻企业116 家,集聚双创人才1500 人,举办各类培训赛事121 场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3 家。三是高水平管理。由香城文创空间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 组建高水平创业导师团队,提供全方位创业辅导。

2022 年, 咸安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0.1 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22.6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为253.01 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3∶1; 发明专利授权数达6.87件/万人,是2019 年的近3 倍;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13.33 亿元,较2019 年将近翻了一番。

下一步, 咸安区将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首善”之区建设成势见效,县域综合实力进入“百强储备”,为湖北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设武汉市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咸安力量。

猜你喜欢
桂花武汉人才
桂花
人才云
做桂花糕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桂花蒸
打桂花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