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西:“小葡萄”串起富民“大产业”

2024-03-21 06:59文丨杨楠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强村莱西市莱西

文丨杨楠

2020 年6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胶东半岛生态、贸易、科创优势,加快构建葡萄酒“五化”发展体系,倾力打造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

一是生态产业化, 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扎实做好“葡萄酒+生态”的文章,利用生态资源发展葡萄酒产业, 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是推动生态产业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用好“看得见的资源”,放大生态优势发展产业。 莱西市境内有莱西湖、青山湖、龙泉湖等五大湖,大沽河、小沽河等60 多条河流,无霜期长、日照时间长,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成就了酿酒葡萄的高品质。

其次,用好“看不见的资源”,结合生态修复发展产业。 废旧矿坑是生态最脆弱的区域之一,却也是建设恒温恒湿葡萄酒窖最适宜的场所。 莱西市将目光投向废旧矿坑这种看似毫无用处的“废地”,面向全球选择葡萄酒客商洽谈合作,最终确定采取“地上建酒庄、地下建酒窖”的模式,在对废弃矿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同时,有效利用矿坑资源发展葡萄酒产业。

通过“一手锻长板、一手补短板”,实现了葡萄酒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的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相关做法入选“自然资源部社会资本参与废旧矿山治理十大案例”。

二是生产链条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将葡萄与葡萄酒作为一个自然连续的整体,健全生产工艺体系,形成葡萄“种植—酿造”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葡萄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莱西市葡萄种植

首先,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葡萄种植面积。 推行“党组织+强村共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流转新机制, 以镇级强村共富公司为主体,打破各村间的行政界限,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目前,莱西市土地流转率达78%,沿小沽河、大沽河等地建成酿酒葡萄基地3000 余亩, 配套建成冷链库、 冷藏室等设施200 余处, 年产酿酒葡萄1100 万斤以上。

其次,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葡萄产量。 突出精细化种植管理理念,大力推广“四新技术”,首创连体式避雨大棚栽培模式并在全国推广,与传统大棚相比,亩均投入减少40%以上,产量提高30%以上。 以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目前已建设连体式避雨大棚800 亩,葡萄年产量可达300 万斤,年销售额达到8000 万元。

最后,通过提升“种植—酿造”技术提高葡萄酒品质。 面向全球引进酿制葡萄酒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和保加利亚贝萨酒庄等17 家酒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围绕良种苗木、种植管理、酿造工艺、产品调配、陈酿储运、 质量监管等关键环节, 开展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世界优质酿酒葡萄种植繁育基地。目前,莱西市已成功引育出“霞多丽”“小芒森”“阿里波特”等40 多个酿酒葡萄品种,开发葡萄酒产品60 余个,先后在法国国际葡萄酒大奖赛、 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上斩获大奖上百个。

三是品牌高端化, 持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强化品牌思维,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莱西葡萄酒产区资源整合成产品,推动莱西葡萄酒从“产品”向“品牌”转变,利用品牌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全面提升葡萄酒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一方面,深耕国内市场。 坚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理念,全面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营销运作,打造覆盖全区域、全产业链的“莱西有礼”区域公用品牌,通过重点发展线上电商模式及线下传统门店销售模式, 打通全渠道营销矩阵,搭建葡萄酒销售网络。 目前,已在微信商城、天猫旗舰店、抖音小店、小红书等一线电商平台搭建销售渠道,在上海、深圳、青岛等地开设实体店12家, 进驻乐华超市等大中型商超设置直销点100余处,“莱西有礼”葡萄酒销售额突破2000 万元。

另一方面,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酒庄参加意大利慢酒博览会、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 深圳国际酒展等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70 余场;与中国欧盟商会、苏格兰麦芽威士忌协会、俄罗斯X5 零售集团、中欧贸易平台等8家知名国际渠道商以及韩企协会、 加拿大商务处等20 家境外商协会签订品牌采购战略合作协议;40 余款葡萄酒在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博物馆展出,产品远销新加坡、法国、英国等10 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莱西葡萄酒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四是发展融合化,充分释放叠加倍增效应。探索“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葡萄酒文化延伸成为地方风情和生活方式,开发休闲、娱乐、度假产品,丰富文化鉴赏、特色餐饮等葡萄酒消费场景,让葡萄酒更贴近生活,打造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搭建产业平台促融合。 探索“酒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小镇” 模式, 引进九顶庄园等四大酒庄,聘请高水平设计团队,以九顶庄园为核心打造万亩“归去‘莱西’·世外‘萄’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建设院上葡萄酒旅游小镇,通过延长葡萄产业链条,实现葡萄酒产业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丰富酒庄功能促融合。 与多家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引进1 号选酒归璞俱乐部, 打造集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美食体验、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于一体的特色民宿基地3 处,形成“酒庄+旅游开放”“酒庄+住宿餐饮”“酒庄+农场”“酒庄+婚庆/影视拍摄”等7 种场景,推动酒庄与旅游深度融合。

开发旅游线路促融合。 结合莱西市传统优势旅游资源和时尚酒庄,推出“莱西木偶艺术馆—莱夷文化礼乐博物馆—辇止头游乐园—九顶庄园”等8 条精品线路,有机串联酒庄、景点、民宿等旅游主体元素。 抓住音乐节消费风口,举办深坑音乐节、逐星音乐节、九顶之夜音乐会等活动30 余场,全年接待游客累计突破6 万人次。

五是共富多元化, 推动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创新推出“村集体+强村共富公司+酒庄+农户”发展模式,以强村共富公司为载体,通过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组织农民园区务工、盘活闲置宅基地等方式,把更多种植户嵌入葡萄酒产业链中,形成农户与酒庄的利益联结、联农带农机制,在做强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好地助农增收致富。

院上镇岘沽新村强村共富公司与归璞酒庄合作,盘活闲置乡村学校和村民宅基地,打造占地50亩的乡村民宿群。 同时,与村民合作经营300 亩大型采摘基地,每年吸引游客5000 余人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 万元,村民每年增收115 万元。 院上镇七岌新村强村共富公司与九顶庄园签订产品购销协议,集中连片流转1250 亩土地种植酿酒葡萄,由九顶庄园提供苗木、 种植技术和全流程管理, 统一采摘、收购,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创业岗位30 余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80 万元,村民年增收900 万元。

如今,莱西市葡萄酒产业已经与老百姓的“钱袋子”紧密相连,每年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创业岗位2000 余个、工资收入约7000 余万元,广大群众通过葡萄酒产业增加了收入, 改善了生活,“小葡萄”串起了富民的“大产业”。

猜你喜欢
强村莱西市莱西
山水相依,万鸟“莱”栖
迈上新征程 奔竞新瓜沥 “浙沥红荟”绘出强村兴产“共富图”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魔法棒”与“通行证”
——读《灵犬莱西》有感
莱西市重点水库水质污染现状评价及生态化改善对策研究
县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研究
莱西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莱西以招商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公益诉讼莱西市水利局被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