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聚焦“三力”打造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标杆

2024-03-21 06:59文丨王忠祥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三力万州区选派

文丨王忠祥

科技特派员指导古红橘采收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在政府层面,万州区已对管理服务方式进行了全面优化, 旨在发挥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此外,万州区还积极与其他省市开展交流合作, 引进创新理念、 招募优秀人才和引进先进技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科技特派员方面,万州区重视科技特派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定期培训和交流学习, 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 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朋友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在服务群体方面,万州区也加大了服务力度,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 服务群体高度认可的良好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

自2009 年以来, 万州区已累计选派1711 名科技特派员,他们来自北京、福建、山东、南京、云南等10 多个省(市)。这些科技特派员扎根服务在52 个乡镇街道,累计为500 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服务,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医疗卫生等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与此同时,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此外, 该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成果多次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包括《科技日报》、人民网等权威媒体。

一、创新选派方式,在精心上聚力

为确保万州区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和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万州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围绕特色产业精心选派科技特派员, 通过建立科技型企业走访调研制度, 多渠道汇聚产业技术需求。 累计实地走访了500 余家农业科技型企业, 并通过企业工作群征集和书面征集等方式,全面征集各产业的技术需求。 针对科技特派员不足的问题,万州区采取多渠道协调的方式,确保每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都有相应的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指导。 这一举措实现了全区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全覆盖,为万州区构建“7+5”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二是围绕协同创新精心引进科技特派员。 充分利用鲁渝协作、三峡库区对口支援、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合作平台,将科技特派员作为协同创新、招才引智的重要抓手。例如,2021 年重点引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 以及国家大宗淡水鱼类及加工产业技术体系、蛋鸡体系、茶产业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梅洁、熊善柏、宁中华、王云。 2022 年赵春江院士团队与市茶研所、区茶叶龙头企业联合实施“万州区智慧茶园生产管理技术集成应用”项目,目前已完成太安镇、 长岭镇2 个茶叶基地3000 亩智慧茶园应用场景的示范,实现了茶鲜叶品质无损检测、茶叶产量的在线预测,初步完成万州区茶产业大数据展示平台的搭建,实现了万州区茶产业布局、智慧管理技术等的展示。2023 年,引进国家级、市级科技特派员63 名,其中从山东、北京、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引入专家24 名。 赵春江院士带领其团队莅临万州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在此期间进行了一场关于“智慧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实践”的专题报告。 此举为万州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策略建议,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围绕技术集成精心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打破区域和领域的限制,并创新组合选派模式。 通过团队力量的整合,更好地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自2020 年起, 万州区已成功组建了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以及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科技特派团。 这些团队汇聚了同产业领域的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科技特派员,他们被选派至万州区, 针对当地重点产业的突出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工作, 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外,万州区已于条件适宜的村居设立了科技特派员集中服务平台, 并已累计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1 家、 市级星创天地4 家、区级星创天地3 家,同时建成了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5 家和区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1 家。

二、创新管理机制,在精细上用力

为确保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在管理机制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根据万州区的具体情况, 一是率先建立区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并制定了《万州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此办法优化了考核模式, 万州区以基层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评价标准, 建立起了一套科技特派员评价管理体系。 此外,万州区还对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依据科技特派员系统工作数据填报与服务对象反馈情况进行两次考核,并将经费分两次拨付,以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 为了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事业,万州区于2021 年相继发布了《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的通知》(万州府办发〔2021〕50号)和《关于印发万州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万州财办发〔2021〕21 号)。这两份重要文件均明确提出, 万州区将加大力度支持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 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二是率先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项目认定。 通过细化认定标准, 将一批科技特派员参与的科研项目认定为“科技特派员示范项目”。 这些项目集中展示了科技特派员在农业领域引进新品种、 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材料、实践新业态的卓越成果。 新认定的示范项目包括玫瑰香橙无人机植保技术示范、油橄榄新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芦花鸡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等共6 项。 建立了4 个示范园,开展培训20 余场,培育了企业技术能手300 余名,初步形成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新模式。 这些示范项目充分体现了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率先探索科技特派员选派评分制度。 为确保国家级和市级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公正、公平,万州区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了科技特派员选派评分制度。 这一制度着重关注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效果、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对接企业的贡献度以及科技特派员在行业中的影响力等实际绩效评价指标,这些指标的总分占比达到了70%,突出工作成效权重、拓宽选派领域覆盖面、推崇优秀先进人物以及助力重点产业选派导向。

三、创新服务模式,在精准上发力

一是服务本土人才。 通过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23 年, 全区新选派科技特派员223 名,各级科技特派员累计引进新品种158 项、 推广新技术175 项、解决技术难题268 个,协助企业申报科研项目47 项,为企业争取资金1000 余万元。 万州区在10 多个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乡镇,重点围绕生猪养殖、 农产品加工、 中药材等领域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12 场,累计吸引了1600 余人次参与,培养了大批具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本土人才。 这些“土专家”和“田秀才”将为万州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并提供宝贵的人才支持。

二是服务特色产业。 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农村“把脉问诊”, 以科技力量助推全区特色产业发展。 在邓烈科技特派员的引领下,万州玫瑰香橙产业得以蓬勃发展,成为万州区农业的重要支柱。 该产业先后获得重庆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重庆农业品牌荟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荣誉称号,种植面积达15 万余亩,年产值超过2 亿元,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同时,黄文章研究员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万州水产研究所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稻渔工程产学研研究。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 全市首个稻渔企业标准得以制定,为全市稻渔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此项研究还培育出稻渔米、稻田鱼等绿色食品8 个,有机认证1 个,以及市级名牌农产品2 个。 更重要的是,该研究在万州区及周边10 余个区县推广示范种养3万余亩,极大地促进了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服务产学研协同。 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万州区进一步深化了全区在产学研领域的协作关系。 在2023 年,科技特派员们牵头申报了“早熟耐湿多抗油菜种质创制与应用”和“高DHA 低胆固醇功能型鸡蛋的开发” 等4 个市级科技项目。 同时,科技特派员们还牵头申报了18 个区级科技项目,例如“基于改善柑橘外观品质的真菌病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以及“渝东北贡米稻品种培育及稻米深加工产品创制”。 这些项目占据了全年项目总量的75%,显著提高了全区科研项目质量和结题率。 此外,科技特派员们还充分发挥了一线服务企业的优势。 在万州区大力支持鼓励下,科技特派员们积极参与创办、 领办或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 这一举措实现了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增速“六连升”。仅2023 年,新增农业科技型企业就达到102家,总数也达到了448 家。 这些农业科技型企业占据全区科技型企业总量的40%,使得万州区在重庆市渝东北地区的科技型企业数量排名第一。

猜你喜欢
三力万州区选派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划分六类重点乡村 因村选派第一书记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加强“三性”建设 促进“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