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0例

2024-03-23 09:29郭红英任美芳纪伟超李曼曼成雪红
环球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特发性证型艾灸

郭红英 任美芳 纪伟超 李曼曼 成雪红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约为1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约1/3患者可自愈,1/3患者可能进展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1]。中药在控制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情发展、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2]。中医根据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特点将其归为“水肿”的病证范畴,《景岳全书·肿胀》中所述“凡水肿者,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唯畏土,其制在脾,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治疗当以虚则补之,实则泄之为主要治疗原则,兼顾正虚邪实,以健脾补肾为基础,兼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等治法[3]。艾灸是将点燃艾绒烧灼并热熏腧穴及病变部位,借助温热刺激局部腧穴,调节机体气血,能发挥扶正祛邪、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4]。本研究对3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疗效良好,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在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将6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1例因失访脱落)剩余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3岁,平均(56.21±5.98)岁,体质量指数(24.78±2.90)kg/m2,病程0.6~2年,平均(1.03±0.22)年,临床分期分为Ⅰ期14例、Ⅱ期16例。治疗组脱落2例(1例发生不良事件判定无法继续治疗,1例主动退出),剩余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56.03±5.57)岁,体质量指数(24.42±2.61)kg/m2,病程0.7~1.8年,平均(1.15±0.28)年,临床分期分为Ⅰ期12例、Ⅱ期18例。两组的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标准[5];(2)满足气阴两虚证的标准[6],主症为神疲乏力、手足心热、面浮肢肿、烦热口渴、胸腹痞闷,次症为腰酸身重、少气懒言、口干口苦、心烦少寐、大便粘腻、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沉滑;(3)临床信息完整;(4)患者阅读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005061号)。

1.3 排除标准

(1)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神经系统严重原发病变;(2)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病变;(3)精神疾患;(4)药物禁忌;(5)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乙肝、多发性骨髓瘤等因素引起的膜性肾病;(6)加入其它研究。

1.4 脱落标准

(1)失访;(2)主动退出;(3)发生不良事件判定无法继续治疗。

1.5 分组与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积极抗凝、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口服泼尼松片(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5 mg/片,批号:2005131、2103012、2202031),0.5 mg/(kg·d)持续治疗;他克莫司胶囊(浙江弘盛药业有限公司,0.5 mg/粒,批号:200601A1、210506A3、220401A2),剂量0.05 mg/(kg·d)。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燥湿补肾方治疗,组成:黄芪、土茯苓、黑大豆、积雪草、芡实各30g,金樱子、山茱萸、山药、生地、石韦各15 g,黄柏、巴戟天各10 g,水煎剂,由煎药房煎制,每剂取汁250 mL,分装成2袋,患者于早晚各服用1袋/次。艾灸,选取三阴交、关元、肾俞为主穴,常规清洁消毒局部皮肤,使用牌艾条(浙江弘盛药业有限公司,28 g/支,1.8 cm×20 cm)将一端点燃,靠近上述腧穴,皮肤明显温热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穴灸30分钟,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6个月后统计患者疗效。

1.6 观察指标

1.6.1 综合疗效[7]患者于治疗6个月统计疗效:(1)完全缓解,血尿、蛋白尿转阴,体征和症状均消退,血脂指标基本正常;(2)部分缓解,体征和症状部分消退,尿蛋白和血尿好转至少一半,肾功能复常,血脂指标基本正常;(3)有效,体征和症状减轻,尿蛋白和血尿好转至少1/4,肾功能、血脂指标显著减轻;(4)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

1.6.2 中医证型评分 主治医师在患者就诊时(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6个月后的第2天)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状量化对气阴两虚证进行评分[6],主症按无轻中重记为0~6分,次症则记为0~3分,舌象和脉象未进行评分统计,评分总和则为证型评分。

1.6.3 实验室指标 体液检验科获取患者在就诊时(治疗前)和复查时(治疗6个月后的第2天)的外周血标本和尿液标本,由同组检测人员对外周血进行相应处理,在尿液分析仪(优利特UC-200B型)上运用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尿液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UPR)的水平,运用潜血检验法进行尿潜血检查记录尿沉渣红细胞计数(urinary sediment red blood cell count,RBC)的水平,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盛信康 SK6000型)上运用溴甲酚绿法(广州奥瑞达生物生产的试剂盒)测定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的水平;运用酶法测定血浆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使用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ion factor 2,sST2)、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水平。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综合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对比(例)

2.2 证型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次症及证型评分比治疗前低,且治疗组的主次症及证型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证型评分比较分)

2.3 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24UPR、RBC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24UPR、RBC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Scr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24UPR、RBC、ALB、Scr比较

2.4 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PLA2R、sST2、KIM-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LA2R、sST2、KIM-1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LA2R、sST2、KIM-1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PLA2R、sST2、KIM-1比较

2.5 血脂指标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

3 讨论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基底膜增厚,该病病程较长,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极易发生血栓栓塞[7]。目前临床治疗以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方案,但治疗时间较长,停药后易造成肾病复发,长期治疗存在较大的并发症风险[8]。张大宁等[9]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为肾虚血瘀,湿毒内蕴,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犯肾,伤阴耗气,且风行邪善变异,产生湿、火、瘀等标实。陈志强等[10]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标,湿毒日久,郁化生热,形成湿、热、瘀等病理产物,导致肾络阻滞,气化无力。笔者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主要病位在脾肾,以气阴两虚为本,以湿热为标,患者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导致精微外泄,日久耗伤肾阴,气化不行,聚水成湿,泛溢皮肤,发为水肿;脾气亏虚,运化不足,水湿聚液成痰;或水湿潴留,蕴结成毒,湿蕴日久,郁而生热;且西医激素药物大辛大热之品,长期服用易导致阴虚阳亢,气阴耗损,病情迁延。中医治疗当以补气养阴、利湿清热为主[11]。

本研究选取黄芪燥湿补肾方治疗,黄芪用作君药,能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山茱萸、山药、生地用作臣药,山茱萸能补肝益肾,涩精固脱;山药能健脾益肺;生地能滋阴、清热、补肾。其余药用作佐使药;巴戟天能温补肾阳,祛寒除湿;黄柏能清热燥湿,滋阴;黑大豆能补脾益肾,利水养血;金樱子、芡实能健脾渗湿,益精补肾;积雪草能清热利湿;土茯苓健脾燥湿;全方合用共同发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利水解毒,标本同治,阴阳兼顾,寒温并调,相辅相成。 本研究同时联合艾灸治疗,选用三阴交、关元、肾俞为主穴,能健脾补虚,益精补肾,养血柔肝,利水消肿。艾灸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刺激穴位经络,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调节经气。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高,且主次症及证型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高。结果表明,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可提高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能显著减轻中医症状。黄芪燥湿补肾方与艾灸联合运用,药灸并用相辅相成,前者进入机体调节机体内环境,艾灸以温热之力,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实现直接和间接的治疗作用,相互补充,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治疗组在联合黄芪燥湿补肾方和艾灸治疗后,24UPR、RBC显著降低,且降低程度比仅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高。结果提示,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能进一步降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和血尿的症状,对保护肾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PLA2R在特发性膜性肾炎患者呈高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2]。sST2是重要的炎症介质,能与白介素33相结合,促使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是特发性膜性肾炎的高危影响因素[13]。KIM-1是种I型跨膜糖蛋白,常用于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14]。结果提示,治疗组治疗后的PLA2R、sST2、KIM-1比对照组低。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能减轻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的损伤,延缓肾组织的病理发展。血脂水平是影响特发性膜性肾炎的重要因素,对了解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5]。本研究结果中,联合黄芪燥湿补肾方和艾灸治疗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提示,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提高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药灸并用可提高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能显著降低中医症状,改善蛋白尿和血尿的症状,减轻肾组织损伤,改善血脂水平。

猜你喜欢
特发性证型艾灸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