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急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2024-03-25 15:01张娴刘莉陈寅王琴段华霞杨爱萍蔺以楼
浙江医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响度曲安红外线

张娴 刘莉 陈寅 王琴 段华霞 杨爱萍 蔺以楼

耳鸣系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外界声电刺激而耳内有主观听觉感知,严重患者甚至出现抑郁、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1],一定程度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据报道,成年人大约10%~15%会发生耳鸣,其中约20%需要临床干预[2]。耳鸣发生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认为可能与耳蜗或中枢听觉系统单一或多种因素相关[3]。耳鸣根据病程长短常分为3 类,<3 个月为急性耳鸣,3~12 个月为亚急性耳鸣,>12 个月为慢性耳鸣[4-5]。目前耳鸣的治疗主要采用红外线耳后照射或药物耳后注射[6-7],两者联合治疗耳鸣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收集近年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医院采用红外耳后注射或(和)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的急性耳鸣患者,探讨两者联合治疗急性耳鸣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7 年10 月至2022 年1 月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医院就诊的急性耳鸣患者112 例,诊断参照《耳鼻咽喉科诊断学》[3]和《耳鸣诊疗纲要》[4],选择其中耳鸣响度≥2 级的93 例(159 耳),均为男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 组:红外照射组31 例(54 耳),单耳8 例,双耳23 例,年龄23~45(25.36±4.33)岁,病程21.32~83.51(46.82±1.36)d;耳后注射组30 例(52 耳),单 耳12 例,双 耳20 例,年 龄22~42(25.45±4.46)岁,病程22.3~85.5(47.8±1.37)d;联合组32 例(53 耳),单耳11 例,双耳21 例,年龄21~43(23.46±4.28)岁,病程32.6~75.9(43.9±1.42)d。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根据《2012 耳鸣专家学者共识及解读》[8],(1)耳鸣为第一主诉,初次发病,发病≤3 个月,>7 d,没有经过其他处理;(2)耳鸣响度≥2 级;(3)经病史和医学检验,排除其他系统所致的耳鸣;(4)听觉不减退;(5)可进行CT 及MRI 等检测;(6)理解能力正常,能独立完成量表填写。排除标准:(1)搏动型耳鸣及客观性耳鸣症者;(2)耳鸣响度<2 级者;(3)8 周内使用明显引起耳鸣药物者;(4)对激素过敏者;(5)有3期高血压及消化道内出血病史;(6)诊断经历缺失,或无法进行评估者等。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wy-01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口服甲钴胺0.5 mg/次,3次/d,金纳多银杏叶粉提取物2片/次,3次/d;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辅助治疗。红外照射组采用红外线耳后照射:红外线治疗仪(TY-102 型远红外线发射器,波长5.6~1 000.0 μm)照射,灯面与皮肤保持20 cm 的照射距离,30 min/次,1 次/d,只照射病侧。耳后注射组采用曲安奈德(国药准字:H33020762)耳后注射:患者端坐,耳后碘伏常规消毒,用5 号针吸取曲安奈德注射液0.5 mL 于患耳的翳风穴处皮下刺入,注射约0.2 mL,再将针尖朝向耳后乳突筛区的皮下注射0.3 mL,注射速度要缓慢,注射后棉签按压1 min;隔日1次,共7次,如系双侧耳鸣患者曲安奈德注射液0.6 mL,0.3 mL/侧。联合组采用红外线灯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在耳后注药后约1 h 进行红外线耳后照射。3 组患者均治疗15 d。

1.3 评估工具

1.3.1 耳鸣响度评分 依据患者主观感觉分为7 个等级[9]。0 级:无耳鸣,1 分;1 级:耳鸣时有时无,2 分;2级:耳鸣较轻,但一定有,3 分;3 级:耳鸣中度声响,4分;4 级:耳鸣声很响,5 分;5 级:耳鸣声较大,有吵闹感,6 分;6级:耳鸣声很响,较难以忍受,7 分。评分越高,耳鸣响度越大。

1.3.2 耳鸣意识占比[10]患者意识到自己发生耳鸣的持续时间在24 h 中的比例,比例越高表示发生耳鸣的持续时间越长。

1.3.3 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11]该量表以帮助患者认识耳鸣所造成的影响为目的,共23 个项目,每项得分0~4 分,总分92 分。评分越高说明耳鸣对患者影响越严重。

1.3.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2]该量表用以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共7 项要素,每项得分0~3 分,总分21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耳鸣全部消失、耳鸣意识占比为0、持续时间>1 月为临床治愈,耳鸣改善≥2 个级别、耳鸣响度评分降低≥20%、耳鸣意识占比<10%、THI 降低≥20%为显效,耳鸣改善1 个级、耳鸣响度评分降低≥10%、耳鸣意识占比<5%、THI 降低≥10%为有效,其他结果均为无效[7]。计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 分别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比较3 组有效率。(2)观察并比较3 组耳鸣响度、耳鸣意识、THI、PSQI 评分。(3)比较3 组治疗结束时不良反应,包括:耳鸣,药物过敏,满月脸,血糖升高,头昏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治疗前后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 后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联合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红外照射组和耳后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 总有效率比较[耳(%)]

2.2 3 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 后耳鸣响度和耳鸣意识评分比较 治疗前3 组患者耳鸣响度、耳鸣意识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0 d,3 组患者耳鸣响度评分、耳鸣意识占比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联合组耳鸣响度和耳鸣意识占比均显著低于红外照射组和耳后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者耳鸣响度和耳鸣意识占比比较

2.3 3 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 耳鸣THI 和PSQI 评分比较 治疗前3 组患者THI 评分、PSQ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0 d,3 组THI 评分、PSQI 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30 d 后联合组THI、PSQI 评分均显著低于红外照射组和耳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THI 和PSQI 评分比较(分)

2.4 3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结束时,3 组患者均未出现耳鸣加重及药物过敏,未出现满月脸、血糖升高。3组头昏、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基本相当,头昏、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耳鸣并非一种独立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与治疗系国际性难题。耳鸣影响因素众多,包括耳毒性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非甾体抗炎药物、其他药物中毒等)、感染(感冒、梅毒等)、血管性疾病(高血压、搏动性耳鸣、动脉粥样硬化等)和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等)均可引起耳鸣[13-14],此外头颈部疾病或外伤(颈椎病、头部、颈部外伤,损伤了神经、血流或肌肉,从而引起耳鸣)、内耳疾病或创伤(听神经瘤、耳内创伤等)也会引起耳鸣,其他如疲劳、激动、饮酒、用力擤鼻涕等则可能引起急性耳鸣[15]。部分急性耳鸣患者有自愈可能,而对耳鸣响度≥2 级、耳鸣时间>7 d 者应予干预。临床上治疗耳鸣的方法包括药物疗法(激素、银杏叶类药物、中医药方剂)、习服疗法、声学诊断、意识行为干预等,以促进内耳循环、恢复受损神经为主,对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16-17]。据资料统计,目前急性耳鸣的药物干预总有效率约为67.6%,痊愈率为18.5%,治疗越早效果越好[18]。

漆可等[14]发现,耳后注射治疗急性单纯耳鸣患者,治疗结束时有效率最高可达91.13%,治疗30 d 后有效率达90.43%;陈倬诣等[1]发现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耳鸣有效率为75.01%,30 d 后有效率降至42.0%。本研究发现3 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分别是62.96%、71.15%、84.90%,治疗后30 d 总有效率分别是61.51%、67.30%、81.13%,联合组总有效率均优于红外照射组和耳后注射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3 组患者耳鸣响度、耳鸣意识占比、THI 和PSQI 评分等均有好转,以联合组效果最佳。治疗后30 d,3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红外线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急性耳鸣安全有效,有效率可能与患者耳鸣程度及病程不同有关。

分析红外线耳后照射和曲安奈德联合耳内注射治疗急性耳鸣效果优势,红外线波段范围大多为人体可迅速接受的5.6~1 000.0 μm[19-20],接触红外线后,人体组织的胞内粒子作不规则移动,引起局部组织的体温增加,即出现增温作用;随着局部体温增加,局部细胞出现物理和化学转变,这种转变在人体肌肉、皮下组织等具有贯穿性和扩展性,使受照射的组织中微血管较快扩张,血流加快,提高供氧效率。此外,红外线可激活血红素加氧化酶及启动因子功能,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 mRNA 的表达,使血红素的携氧量增加,氧量释放增多,为病变的耳蜗或神经细胞增加氧供,有利于耳鸣恢复[21]。本研究采用联合治疗急性耳鸣,使红外线物理热能与激素药物联合发挥作用,可以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足,有利于促进耳内血管扩张,加快血流,改善了耳蜗内环境,使药物较快到达耳蜗或病变部位,增加药物浓度,加强疗效,使耳鸣好转或恢复。另外,热能局部作用能减轻神经纤维的粘连,有助于病变耳蜗和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且该操作简单,患者也易接受。

曲安奈德具有抗炎、抗毒、消除水肿、改善微循环及抑制免疫应答等的作用。内耳结构、神经细胞内含有较丰富的糖皮质样激素受体,对曲安乃德也有较高的亲和力;传统激素治疗耳鸣疾病的给药方式多为静脉滴注、口服等,使用后全身药物含量都很高,而耳蜗和耳部的内耳药物含量则相对较少,且由于存在血-迷路屏障,药物很难有效发挥治疗效果,反而对身体的各脏器产生了很大不良反应,不利于临床治疗[22];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耳鸣症以及各种耳病的治疗,其机制为直接控制内耳淋巴液和信息的传导,并可间接调控听觉神经细胞的病理恢复。Lee 等[23]发现,在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耳鸣,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4.11%,满月脸发生率为2.10%。相比之下,改为不良反应较小的曲安奈德耳后注射,临床疗效较好。曲安奈德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分子量为476.54,半衰期约120 min,生物有效性可达24%,对耳鸣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4]。

综上所述,红外线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急性耳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操作简便且安全,不良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响度曲安红外线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红外线触摸屏的专利技术综述
响度在节目制作和播出中的应用
数字时代中节目响度平衡浅析
台内音频响度控制方式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术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曲安奈德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观察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
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增生性瘢痕158例临床体会
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