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需要“精细化管理”

2024-03-26 12:16鲁兆周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校园

鲁兆周

凌晨,嘉怡奶奶给我发微信,请我一定要在班上说说,让孩子们雨天要学会“人往高处走”。她还说,这几天阴雨连绵,学校值班领导和“少先队文明监督员”还要求孩子们进入校园后要顺着道路右侧的白线走。学校主干道中间高,两边低。嘉怡刚上一年级,遇到雨天,晚上放学回家,奶奶发现她鞋子都湿透了。这一整天,孩子可遭罪了。

我睡意全无,纷乱的思绪在我的脑海中如乱云飞渡。嘉怡奶奶说的是事实。这几年,学校办学经费充裕,好端端的水泥路面也要改造,铺上厚厚的柏油,呈龟背状。学校开展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搂肩搭背,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快步疾行,更不要追逐嬉戏,要踩着道路两侧的白线,保持一定的距离,默默右行。违纪者一旦被发现,就要扣所在班级的考核分。学校还请人在校园主干道中央,用红黄蓝三种油漆画了三条线,作为教师专用通道。学校对学生上学、放学和到食堂就餐的路径,也有明确规定。儿童可塑性强,很快,校园里便秩序井然。这条校园主干道顺理成章地成了校长总结报告和汇报材料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世纪80年代有一首歌《校園的早晨》风靡校园:“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孩子们走进校园,多么渴望把心中的新鲜事和伙伴们分享。当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走进教室的时候,友谊的光便会照亮他们的心房……今天的教育追求的是整齐划一,是精细化管理。只是,校园不是军营,它需要朗朗的读书声,也需要追逐嬉戏的打闹声。教育也不是强行把一些能力从外边放到人这个容器里去,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了,就像埋在地里的种子一样,教育只需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让种子正常地生长。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自由与约束》一文中写道:“喝令孩子不许手脚动弹,这种阉割的办法,绝不是训练。按蒙台梭利的说法,所谓的训练‘是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做作业,而绝不是让他们屈从于管束。那种认为编成一支小军队,训练就可成功的想法是错误的。应该知道,那样做,会使儿童的独一无二的、极为重要的宝贵东西受到损害和扼杀。”

教育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真正成才,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育就不能总是牵着学生的手走路,要让他们独立行走,允许他们跌跤、碰壁,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学校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一个人在没有自由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责任感。教育管理者用精细化管理剥夺了本来属于学生的自由,把本来属于学生的责任背在自己的身上,不知不觉地成了“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

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说:“现在的教育如同将甲虫的腿去掉,让它好好驯服于人一样。”确实如此。语文课堂上,我和学生学习《树之歌》。这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银杏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除了榕树和木棉树,其他树在我们校园里都能寻觅到。课上完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我让他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校园里寻找这些树木,认识新的树木,顺便找一些落叶带到课堂上展示。孩子们乐坏了,好不容易盼到中午,丢下饭碗,他们就像一群没纪律的麻雀,出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不一会儿,有学生回来报告,学校值班领导硬说他们故意损坏花草树木,不但制止他们收集树叶,还让他们举着树叶站成一排,用手机给他们拍照,扬言要留下“证据”,发到班主任群里,扣我们班的考核分。

我哑然失笑。不给孩子自由与信任的当代教育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还是来说说这条校园主干道吧。这条道一头连着学校大门,一头连着教学楼,很长,很美。枝繁叶茂的广玉兰和青翠欲滴的香樟树在道路上方挽起了手臂,路旁花团锦簇,茉莉花、三角梅和蓝雪花开得妩媚。道路两侧,总是站着几个少先队员,身披绶带,手里拿着笔和本子,目光紧盯着每一个学生。红色的绶带上绣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少先队文明监督岗。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少先队员必须佩戴红领巾。每天总有记性不好的孩子成了他们的“猎物”,乖乖地站成一排,如实交代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后,才能走进教室。这一天,这些倒霉蛋所在班级的考核分将会被扣,班主任的批评、同学们的奚落,会让他们情绪低落,羞于见人。

这些校园“执法者”趾高气扬、喜形于色。孩子本是单纯的,如果总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同伴的痛苦之上,会不会养成颐指气使、飞扬跋扈的性格?

许多校长认为,学校设置少先队文明监督岗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小学生毕竟是孩子,犯错是他们的权利。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他们普遍承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晚上睡得迟,天蒙蒙亮就被家长从热被窝里硬拽出来,睡眼惺忪,因此有时丢三落四并不奇怪,无须上纲上线,更不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好的教育是尊重的教育。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活在别人的监管之下,是一种被压抑的人生。这样的人生,自由缺失,尊严受损,人格受辱。小学生自制力差,是非观念淡薄,加之社会上的尘俗之气对学校教育的侵蚀,很难让少先队文明监督岗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班级考核分直接与班集体和班主任的利益相关联,少先队文明监督岗的孩子们很可能为了本班利益,徇私舞弊,对本班没戴红领巾的同学网开一面;没戴红领巾的孩子也有可能为了本班的利益不受损,谎报班级、姓名,嫁祸于人。学校不是象牙塔,教育无小事,你敢说时下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社会风气与学校教育没有关系?

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校中‘纪律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必须常常花大部分时间抑制学生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不把心思放在教材上。学校很重视宁静,鼓励沉默,奖励呆板一律的姿势和运动,助长机械地刺激学生的理智兴趣的态度。教师的职责在于使学生遵守这些要求,如有违反就要加以惩罚。”学校对人的培养,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文化的熏陶、人格的浸染和精神的引领。清规戒律、精细化管理,或许能约束学生的外在言行,却不能影响他们的内在想法。鸡蛋如果从外部打破,就成了一种食物;如果以自己的力量,从内部打破,就成了新的生命。教育如果没有对文明的憧憬与向往,没有对文明的敬畏之心,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善良与诚实的品格,没有推己及人的胸怀,光靠管理、控制、惩戒,必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在学校,我们对学生的控制无处不在——校园里大量的摄像头就是最好的证明。学校要求学生不仅要遵守《小学生守则》,还将校规校纪编成“十不准”,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背诵,背诵效果也要和班级考核挂钩。这种以控制为核心的教育精细化管理的突出特征,就是不允许学生出问题、犯错误,与成长期孩子的教育本质形成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犯错是孩子的权利,学校是孩子犯错的地方。因为犯错的成本最低,学生在学校犯过的错误,将来到社会上能避免重蹈覆辙。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走在校园里,我常常会遇上穿红马甲的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值班领导和少先队文明监督员维持秩序。因为他们的孩子违反了校规校纪,且屡教不改,学校只好出此下策,让他们到学校当家长志愿者,提醒他们要重视孩子教育,配合学校和老师帮助孩子尽快改正错误。校长还说,他们的到来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这样的教育看得见、摸得着,震撼心灵,立竿见影。

这样的做法违背教育规律、违反教育常识、戕害学生心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自我教育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对良言、忠告显示温存或者对责备的目光这种极细致而纯人性的教育手段非常敏感时,他才能进行自我教育。如果一个人对粗暴习以为常,只对‘强有力的语言、喊叫和强制才有所反应,那就根本谈不上自我教育。实质上,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对人的信任,是使个人的荣誉和尊严起作用。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必须建立起深信对方具有良好意愿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只要有惩罚的行为,就不会有自我教育。“惩罚”是教育的天敌。学生接受了惩罚,就会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就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已经接受惩罚了,个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荡然无存。反过来,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摒弃惩罚,学生必然会长时间地受到良心的谴责,自我教育从而开始萌芽——良知是滋生自我教育的土壤。

为了说明这一教育原理,苏霍姆林斯基还讲了一个小故事:9岁的三年级学生科斯佳用弹弓打伤了一只麻雀,老师知道了,惩罚了他,三次没让他和全班同学一起到森林里玩,把他留在学校里。科斯佳彻底绝望了,他偷偷跑出学校,捉了几只还没有长出羽毛的可怜的小麻雀,塞进老师的桌子里。过了一天,老师打开桌子,发现这些小麻雀几乎都死了……我常说,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他们成长的途径。不要让孩子内心充满委屈和怨恨,要唤醒他们内心的良知,让学生感到内疚,受到良心的责备,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這是教育的常识。刚性的制度、强有力的约束,不可能唤醒学生“跟我来”“我即是光”这样的自觉。要想真正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内心滋生自我教育的力量,这需要文化的潜移默化、精神的滋生勃发和个性的因势利导。对学生的成长而言,陶冶情操,训练思想和意志,形成稳定的性格,这一切都应在孩子认识自己和掌握自己的同时去做,而不是无视少年儿童的本性,用冷冰冰的、琐碎的精细化管理去束缚和压迫学生的行为。

校园里除了有刚性的制度管理,有理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该有更多的梦想、童话、诗歌……彰显制度威力的精细化管理压迫,很容易培养出威权与奴性混搭的畸形人格。在孩子的世界里,踩水坑、在墙上涂鸦、玩游戏,不是搞破坏,而是在探索世界,是生命最真实的成长姿态。孩子不需要刻意去培养,不需要精雕细刻。严厉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的教育只会使他们产生压抑和自卑感,让他们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的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成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就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力和创造力。给孩子适度的自由,让孩子既有机会自由发挥,又张弛有度不越界,这是教育的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

教育不需要精细化管理。“万类霜天竞自由”,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自由”的沃土,人在任何时候都应当自己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应该成为外在权威的奴隶。自由,源于安全与信赖。如果学校能给学生以“家”的亲切与温馨,生活在校园里的孩子,无论怎样嬉戏和行走,结果都是快乐的,会收获颇丰地度过每一天。他们游走在校园里的每一个小插曲,包括争执、游戏和冒险,甚至是跌倒了擦破了皮的疼痛,都是世界给他们的礼物,都是对成长的奖励和爱抚。我们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上学路上”和“放学路上”的快乐,如果再剥夺他们在校内自由玩耍的权利,他们的童年还会剩下什么?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就应该让教育远离功利和实用,以人为本,贯彻人文精神,践行生命化教育,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团结街小学)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校园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