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公开课意味着什么

2024-03-26 12:16韩庆文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公开课教研经验

韩庆文

学校安排小张老师在教研会上一堂公开课。忐忑中,张老师虽然非常想上好,但有些信心不足,担心自己能力有限、经验缺乏,还怕与本次教研主题衔接不紧密而影响活动效果。于是,在準备过程中,他有一点畏难情绪。

其实这是大家都会有的比较正常的心态,一般是有助于上好公开课的。知难而进,如果没有难点,教研活动也就失去了基本意义。所以主讲教师需要领会主题,勇于担当,在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实践主题要求。并不是每名老师都会经常有上公开课的机会,尤其是较高级别的公开课,这往往意味着专业发展、自我展示的一次重要节点和机遇。

公开课不仅包括上述的教研课,还包括观摩课、达标课、优质课评选、讲课比赛甚至领导或同事随堂听课等。一般只要是有“预约”这个特点,而不是随机的推门听课,都可以认为是正式的公开教学。能上公开课也是职业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当然,公开课由于级别和规模的不同,对老师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备课压力也自然不同,但都会对老师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作用,也会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相应贡献。

一、心理锻炼及经验积累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压力比较小,课上得好不好几乎只取决于自身的教学能力,很多时候发挥会好于预设。而教师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一般随着压力的增大,教学能力发生作用的比例实际在逐步减小,而教学经验发生作用的比例却在逐步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例如在较高级别、较大规模的公开课上,老师表现好不好几乎都取决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公开课这样的关键时刻,讲课老师的所有反应几乎都来自本能,源于教学经验,即便灵光偶现,也会迅速回归到教学经验之中。那么,老师在课前反复推敲和试讲而形成的直接经验就成了教学必需品,再结合长期积累的一般经验,就能有效促进公开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当一名老师讲公开课的经验足够丰富之际,也即其心理成熟之时,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会促成强大的信心。

二、实践创新与适应学生

一些老师对公开课教学抱有不以为意的态度,认为它与常态教学相比有不真实的一面。这显然是片面的,忽视了公开课应有的研究、示范和引领意义。所以讲课老师应端正态度,珍惜机会,积极准备;听课老师也应从中受到启发,找到差距,发现新意。

有别于常态教学,不同的公开课有不同的目的,但都有实践创新的意义。包括对自己已有教学方式的创新,即自我创新;包括对周围环境中教育观念、方法和技术等的创新,即合作创新,小范围内如对本学校课改工作的促进,较大范围如名师的教学创新会对现时的教学改革产生积极作用。教研课、评优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的目的,一般都有创新因素存在,需要听课者细品。即使是领导预约听课,老师也完全可以尝试创新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让这次的经历更有价值。

创新教学,适应学生是首要。公开课教学预设要更加充分,根植于学生视角,从学生的困惑点出发,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上公开课前,教师要在专业引领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教材、广泛搜集资料。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许多老师经验丰富,但每一次教学都是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旅程,不管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公开课更是如此,由于教学环境的变化,有时加上需要适应陌生的学生,未知因素更加复杂,创新风险无时不在,老师需要做出更加充分的预设。“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备课中,求助同伴或者线上请教,反馈会更及时、更专业,会让自己的教学创新更能促进学生发展。许多公开课都是集体备课、团队智慧的结晶,但最大受益者往往是主讲教师。

三、专业成长与人格发展

不管愿意与否,一名老师在教育生涯中必然会遇到上公开课的机会。所以教师不如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从中寻找专业发展的门径。

老师讲公开课能更有效地发现教学问题,包括自己教学中原来就存在的问题及备课中发现的新问题。上公开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经历与成长。问题就是课题,老师要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不怕浪费时间,即使走了弯路也是重要的成长经历。要愈挫愈勇,在循序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并树立信心。

上公开课能更有效地总结教学经验教训。老师在公开课教学中,体验和感悟更加丰富和深刻。从备课到上课到研讨,这一过程特别具有成长意义,也很有专业发展价值,要及时反思和总结。

公开课教学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开放就是促进,从畏惧到接受再到适应,从一节到多节甚至常态化。在许多坚持开放课堂教学的学校,老师们在适应后都逐渐提高了教学水平。老师自己也可以创造机会,主动展示,多上公开课,向同事、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展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多方反馈中不断提升自我。例如在平时,老师完全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将教学现场即时公开,在锻炼与适应中赢得尊重和支持。

难走的路不会拥挤。上公开课时,老师坚决不能成为观念的囚徒,要有主见地实践创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公开课教研经验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