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是一方池塘

2024-03-26 12:16王福强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熏染池塘生命

王福强

美国思想家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中说,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等。你一旦挖好了池塘,自然就会有东西往里填。

在这里,池塘是作为“好学校”的隐喻而出现的,学生可以是“水鸟”,可以是“两栖动物”,也可以是“植物”,不需要你看见种子是什么样的、何时落地的,种子会自然到来。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好学校”的价值,其实就体现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给他们适当的阳光、空气、水分、养料,让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

那么,请问,我们现在的学校都是“一方池塘”吗?显然不是,相反,一味追求所谓的“封闭管理”来治校,用所谓的“标准规范”来衡量学生,更多的学校是“工厂”,是“监狱”,是“束缚个性的紧箍咒”。如果不是“池塘”,你怎么能指望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出现呢?一切的学习和生长都不可能被人为地替代包办,学校必须让学习和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因而,学校的使命在于如何为学生学习和生长创造、提供“发生可能”的众多因素,如环境、动机、手段、机制等。学校的价值就体现在它的“生态”意义上。

因此,可以这样精练地表述: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文化生态。学校有好的文化生态才能为学生这颗种子的发芽提供条件。

2012年10月份,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平台面向全国的校长招聘。在专家“一对一面谈”环节,一位鹤发童颜的老教授跟我“聊天”,他希望我谈一谈跟学校产生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类“关系”。我记得自己当时围绕着教育行政部门、媒体、派出所、社区、学生家长、教师家属等各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等离开考场,我才真正明白了这次谈话的“意图”:这是判断我对一所学校“文化生态”建设问题的基本理解。

“生态”指的是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延伸到教育层面,指的是全面优化教育资源,构建一种符合师生成长规律的、科学的、高效的、优质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和谐发展。教育生态的终极目标是立足于生命,让教育回归本真,还教育本来面目,让师生各安其位,让教育焕发生机。当年陶行知先生力行生活教育,就格外看重学校的文化生态。他说:“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这熏染就是文化生态,就是古人强调的“涵养化育”。

但教育的现状如何呢?太多的教育人掩耳盗铃般陷入了自己构想的逻辑,并且乐此不疲:我们会对着成绩表上多出来的百分之零点几的数字而沾沾自喜,会因排行榜上靠前几位的名次而得意扬扬,却完全看不到数字背后那些本应鲜活的生命呈现出的疲惫、迷茫、无趣的状态;我们会痴迷于轰轰烈烈、光鲜亮丽、夺人眼球的大型活动,却完全不顾成本高低和实际的教育价值;我们会一味追求“看起来很酷”的特色课程,却忽略了从“学生实际需求”开始行动,忽略了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切迷乱而炫丽,如雾里看花,真真假假,可更多的人故意闭上自己的眼睛,心甘情愿驻留在虚假的繁荣景象之中。

我曾走过一所名校的门口,巨大的状元照沿街一字排开,赫然昭示着辉煌与荣耀。然而,远远地看着那紧闭的铁门,我内心却充满怅惘:就在并不久远的过去,一个小小的生命从楼上坠落,就此消失。有谁会记住他?这样一场并不悲壮的死亡到底换来了什么?它既不会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在将年轻的生命引入丛林之争的那一刻,这就成为可怕的必然。

学校的伟大就在于对弱者的呵护,教育的成功就在于给每个灵魂安装生存的勇气。如何看待、如何处置那些距离世俗意义层面的“成功”更远的人,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价值高低。学生在乎的不是冷冰冰的校舍,不是华而不实的虚名,而是萦绕在校园中的温暖、细腻,是一个灵魂成长所必需的自由、愉悦与激情。

但是,我们太多的时候忘记了这些,把目光和精力放在了别处。譬如,我们是否拥有了示范校、明星校的称号?如果没有,那么为什么挖空心思,编造各种假资料、假业绩,也要追逐这样一个“虚名”?比如,我们是否热衷于包装之术?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报纸充斥着某某名校的某某“经验”,似乎找到了挽救中国教育的灵丹妙药。殊不知,这一切,只是为了让盲目的崇拜者蜂拥而至,“开门营业”,换来名利双收。再比如,浮夸造假之风蔓延,中高考一结束,送喜报、在校门口挂横幅、在媒体上做广告,可谓“精彩纷呈”。五花八门的数据被按照需要“炮制”出来,甚至同一个城市会出现若干个“全市第一”。实在无话可说,也可宣称“同类学校第一名”,要知道,“同类学校”只有自己一家。真是乱象丛生,可叹可笑!

方向错误,南辕北辙。学生分数上去了,但兴趣没了,天赋和灵性被磨灭了;体育课不上了,“课间使用权”被取消了,近视率大幅提升,学生成了弱不禁风的豆芽菜;以控制为出发点,处处是“服从、不准、严禁”,学校表面上“秩序井然”了,但学生战战兢兢、顺从听话的背后,是对教师和学校无尽的不满和怨恨;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沦为机械训练的场所。这里崇尚恶性竞争,崇尚“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育人”功能丧失,学生唯我独尊、待人冷漠、缺乏诚信、漠视生命,“硫酸泼熊”“谋害同学”“杀死教师”,暴力事件频发……

这样的学校,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显赫”,却越来越容不下那些微小的灵魂,越来越没有生命的气息。鲜活的“人”不见了,学生只是“产品”,教师是制造产品的“工具”。从学校这个“工厂”走出来的,当然有合格的优质品,但必然随之出现的大批量的所谓的“次品”和“副产品”呢?他们未来的生活在哪里?走进很多学校,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或许,是没有灵魂碰撞的那缕烟火之气,或许,是少了原本该酣畅淋漓的自由呼吸。一切变得生硬、冰冷。

学校终究是人的学校,当一所学校把自己的“扬名立万”定在第一位,却忘记了学生的成长、人的需求,势必陷入苍白和庸俗,甚至面目可憎。这时候的学校,即使再美,也无非一朵塑料花,颜色可以很鲜艳,却永远无法沁人心脾。身在其中的人,又如何获得灵动与鲜活的滋养?不过被奴役或驱使罢了。真正的好学校,其伟大就在于它始终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的生命成長放在首位。它敬畏着生命成长的规律,顺应着人的天性和潜能;它成就着身在校园中的每个人,并通过越来越多的人的幸福,而成就自己的世俗之名。每个教育者,都该拍着胸脯问一问,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校园里,还能天真地、开阔地、舒展地、安全地长大吗?我想,这该是教育者对教育良知的终极追问。

相对工业文明时代,学校文化生态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再片面强调“多”与“快”的竞争以及产品标准化,而是突出学校之间的多样性,突出学校内部的课程生态、教学生态、管理生态、评价生态,以及“课程—教学—管理—评价”之间的链条互联关系。改变“千校一面”、同构性恶性竞争、贴标签式的“特色学校”、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等现象,修补“三级”课程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创造师生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管理、行政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协作局面,以及建立师生自评与互评、家长与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等多元评价机制,等等,都有助于营造一个学校内部的生态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个性、平等、合作、主动、创新的学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无论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拔苗助长,换来的要么是呜呼哀哉,要么是长成怪胎。教育最需要的是“爱”,是善意和悲悯,是对生命的敏感和尊重。当我们走进一所学校,只需看一点,就能判断出它的品质和未来:这个学校属于个体生命的特有的标签越多,就越有味道,越有魅力。痴迷于人的成长,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这才称得上“有人味”的学校,它才会绽放自由而灵动的梦想。

如果我们把办学校简单理解成盖高楼,把教育片面理解为管束,那么这种无根的教育必将迅速地走向衰微。所以,今天的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依然是教育者坚定的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熏染池塘生命
在假期学习生活中高中生应否有自治的机会
热闹的池塘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浅谈小学诗词教学语言诗意美
池塘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夏天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