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理性·人文:拥抱更好的教育

2024-03-26 12:16程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李镇西时评常识

程志

李镇西总爱强调自己没有所谓的“教育思想”,有的只是一些教育常识,而他一切所谓“常识”的来源无非取之于学生、来之于数十年与学生相处的教育实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被称为一个“实践型”的教育家。而他的诸多作品,也都来自他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从第一本书《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1封信》开始,他就将自己教育研究的对象对准学生;到成名作《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以手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转化“后进生”、青春期教育等问题的感悟,其中对学生真诚的爱感动了万千家长、教师和学生;再到《教育的100种可能》以一种教育社会学的长时段追踪方式,记录和呈现了学生横跨25年的变化,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李镇西的每一次书写都让人感受到他对教育炽热的爱、对学生成长的真挚期待、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满怀期待、对教育生态持续向好的呼唤。而他的每一次书写又都极好地印证了他自己的那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并非一种炫耀式的自夸,亦非一个充满矫情意味的教育口号,而是踏踏实实体现在他教育行动中的格言、准则和出发点。

这次,他又把自己近年来的这些教育观察全面、凝练地总结在这本《为了更好的教育》之中,读者们又可以在这本书中领略到独属于“李镇西式的教育叙事”。全书体例分明,共有“对话”“告白”“时评”“直言”“辨析”五个部分。各部分文章呈现出一种逻辑上的自洽性,且以笔者观察,这些部分恰巧对应着“人文”“常识”与“理性”三个关键词的书写。“对话”“告白”是李镇西的深情密语。他以特有的人文关怀感受着于漪老师的深刻思想,感受着张平原校长的治校理念,感受着丑小鸭中学孩子们渴望被爱的纯净灵魂,感受着如同马老师一样热爱教育但又疲于日常琐事的焦灼心灵。从一个时代的“人民教育家”到普通教师,从名校长到“后进生”,李镇西的人文视野从未脱离一个教育者对教育自身的关注和缱绻的呐喊。“时评”“直言”是他坚守常识的阵地所在。李镇西之所以通过互联网写作这种直接、快速、互动性极强的书写方式,无非还是想保持那份最初的“真实”。在互联网的舆论场域,他始终以一种唐吉诃德式的勇敢面对看似无形但实质有形的“舆论风车”。在某种程度上,敢于不加任何修饰的表达有时是需要勇气的,而这种勇气来自何处,我想这与他常年从事基础教育是有重大关系的。因为他接触到的是世界上最纯净的灵魂,他也始终以一种“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精神态度表达着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保持着那份对教育时评写作的热忱。而他之所以久久保持这份批评的热情,无非出于对教育常识的捍卫。也正是社会上那些屡屡颠覆常识、突破底线的事情,触发着李镇西的“直言之笔”,他的“不吐不快”恰巧是他真性情的教育人生的写照。而“辨析”部分则很好地展现了作为“理性者”一面的李镇西。他的观点往往是斩钉截铁的,因此,有时他的立论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鲜明的个性。所以当我们看到《自由,是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名校再多,孩子睡眠不足等于零》《为应试教育大唱赞歌,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这些标题和判断,也就不会感到意外了。相反,我们会佩服他句式的精确、用词的精准、思想的锐利。

通观整本书,我们能够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李镇西对教育的观察始终是充满着“爱的呼唤”的。这也几乎成为他写作的全部动力,正如他在该书的后记中所写:“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这样的表达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新意的。教育需要爱,似乎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但在李镇西看来,“教育之爱”不是口头之语,而应化为行动的力量之源。只有当爱成了写作的“原点”,你才能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写作与思考。因为你的写作不仅代表自己,更是代表了一个群体。因此,这本《为了更好的教育》展现给我们的写作原点便是“爱的召唤”。但更为重要的是,李镇西还给予了人们当代性的教育思索。他以近四十年的教育智慧和纵横中外的开阔教育视野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永远有“更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必须紧贴人的内心,紧贴孩子的灵魂,以一种记录式的写作方式呈现教育的“在场”,而只有“在场的教育”才能展现出教育的内在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身处现场的学生、教师、家长等所有参与者的情绪,而读懂这种“情绪”往往是我们通往“爱之原点”的途径。

当然,不可否认,李镇西的书写是充满理性但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正如前文所析,从这本书的部分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镇西极为理性的一面,其文字的冷峻、深入肌理的解剖,让人感叹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逻辑能力。但同时结合他“娓娓道来”的叙事,在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在他的“叙事结构”之中。他所“编织”的叙事之网,让教育显现它原本的模样。因此,我们能看到那么多真挚而纯净的灵魂,无论是他笔下的教育家、校长,抑或是普通教师和普通学生,都被他编织进一个巨大的叙事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中,人们对更好的教育会有一种最初的感性认知,并被这种感性认知所牵绊,因为它是直抵人心的、难以抗拒的。私以为,李镇西对于教育叙事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热情。他总是用一种极为快速、果敢、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达最朴素的教育理想,尽管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思维上的漏洞和行文上的不足。但是“任性”的李镇西依旧呈现出一种“我行我素”的写作姿态,而这种姿态的保持,从某种意义上要得益于他的互联网写作。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写作为李镇西赢得了更多“Z世代”的读者,而这种即时性的写作方式也让李镇西品尝到了作为一种情绪抒发的“快意恩仇”。在该书的“时评”部分,既有对高考满分作文的评论,也有对龙里县教育局的“质询”,更有对当年引起媒体关注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赛获奖”事件的点评。不用怀疑当年李镇西发表这些评论文章时在网络上引发的巨大“流量”,也不用好奇李镇西对“教育时事”评论的热情来源于何处,我们只需注意到,很多这样的时候,李镇西化身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道德勇气和“危险立场”。一个时刻敢于表达和愿意表达的人,本身是有一种“道德责任”的,而这种责任不是谁加诸其身的,更多是个人内在的价值尺度使然。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他更多时候是在“以教育之内言教育之外”,而这些更多的“外”必然展现了他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所夹藏的“私货”,即爱、自由、尊严、价值等等。

通览整本书,笔者的另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作为一种“在场性”书写的重要性。亦如前文所言,从这本书的体例来看,“恕我直言”成为一种风格化的叙事逻辑。当然,也正因为这种直陈式的表达,展现了李镇西教育观察的“在场感”。“在场”毋庸置疑是具身性的,一定要用一种富有同代人的感性体验才能进入事件之中,以此作为一种“共情”的基础,并以这种“共情”作为写作的基础。教育写作和教育观察,只有拥有这种“在场的共情”,才能唤醒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最后的“认同感”才能将作为“在场”的“情绪书写”极富立体感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从而达成某种心理上的共同范式。而李镇西的书写在笔者看来便引起了这种“在场的认同感”。经由他的书写,阅读他的文字,让身处在教育这一内在结构中的人们形成了某种共同的心理范式。他让人们感知时代在我背后,也让人们感知我身处时代之中。

猜你喜欢
李镇西时评常识
时评的一般思路
靠不住的常识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怎样让别人打不倒你
李镇西:个人尊严高于“班级荣誉”
回归常识
党建时评
改变自己袁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