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

2024-03-27 13:50邓欢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

邓欢

【摘要】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0例实施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选取时间2020年1月—2021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和负性情绪。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40.00%、76.00%,观察组分别为12.00%、96.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而护理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活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和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烟雾病患者采用血管重建术治疗后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改善护患关系,缓解负性情绪,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血管重建术;烟雾病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8-0029-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6

烟雾病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部疾病,指的是大脑前、中动脉、颈内动脉虹吸位置闭塞或者狭窄,脑底发现异常的小血管网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为头痛、出血、癫痫和缺血等[1]。现阶段,关于烟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血管重建手术,但该手术操作难度偏大,诸多因素作用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进而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改善患者预后,需要优化护理工作。有关资料显示[2],给予采用血管重建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循证护理干预在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实施血管重建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8~64岁,平均(44.59±3.57)岁;首发症状,头痛、缺血、癫痫发作、出血分别有3例、14例、2例、6例。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19~62岁,平均(44.62±3.54)岁;首发症状,头痛、缺血、癫痫发作、出血分别有4例、13例、3例、5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过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检查明确诊断为烟雾病。

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病变;精神异常;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血压、脉搏、瞳孔、呼吸、意识等进行严密监测,待病情稳定后间隔2 h观察1次,总计12次。仔细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功能、言语功能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医生汇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帮助患者叩击背部、翻身,抬高床头15°~30°,按照医嘱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开展活动、饮食等健康宣教,在患者各项指标平稳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循证护理小组中有成员6名、组长1名,均是具备丰富经验的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或者医师,组长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2)提出护理问题。综合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并提出护理问题,以循证护理的PICO原则为依据,明确循证护理问题。(3)循证护理。提取中文关键词“脑缺血发作”“术后谵妄”“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癫痫”等,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相关内容。根据要求设计“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观察记录表”,调查内容有呼吸、四肢活动情况、脉搏、意识、血压、瞳孔和体温等,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间隔2 h实施1次监测,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术后观察记录表的正确填写方法、烟雾病有关知识、勋章护理方法等,通过PPT、知识手册、情景教学等方法实施培训,40~45 min/次,1次/周,持续1个月,授课后进行考核,集中培训掌握不理想的知识。全面落实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制定锻炼方法,鼓励、支持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包括按摩、伸臂等,同时被动活动偏瘫肢体,予以气压泵治疗,2次/d,20~30 min/次,以加快血液循环。患者病情平稳后,帮助患者进行床下活动,降低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发生率。针对失语患者,指导患者及早开展语言康复训练,利用写字板和卡片等,从简单的语言开始,慢慢向短句过渡,循序渐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其言语功能。吞咽训练包括嘴唇、口腔肌肉组织、下巴、面颊等被动、主动运动,2次/d,10 min/次。同时,联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仪刺激神经肌肉,2次/d,20 min/次。术后进行并发症预防。术后由于血栓、脑组织肿胀、搭桥血管闭塞等诸多因素作用,患者脑组织血液灌注受到影响,出现缺血性脑梗死,延缓患者术后康复。术后应着重观察患者动脉供血位置是否存在神经功能缺损,比如瘫痪、意识障碍、失语、单侧肢体无力等,按照医嘱给予尼莫地平,防止发生脑血管痉挛。烟雾病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颅内出血,其发生与呕吐、血流动力学压力异常、呼吸受阻、侧支血管破裂、躁动等密切相关,术后24 h应加强对患者血压变化的监测,同时进行心电监护,高度关注患者术后高灌注导致颅内出血的情况,一旦出现剧烈头痛、躁动、血压升高、兴奋等,可能会发生颅内出血,需要立即向医生汇报,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术后,由于手术、疾病等诸多因素作用,患者神经功能代谢紊乱或者缺损,需要长期在重症监护病房,多次实施神经系统检查;术后谵妄发生风险较高,需要为患者营造舒适、干净、安静的治疗环境。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症状,要及时处理,并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及早发现谵妄,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术后患者大脑皮质运动受到刺激、脑水肿、缺氧等因素影响,可引发癫痫,需按照医嘱予以抗癫痫药物,有助于降低癫痫发生率,之后慢慢调整药物剂量,直至出院。仔细观察患者癫痫发作前兆,癫痫发生时,立即帮助患者选取平卧体位,头部偏向一侧,将腰带、衣领等松解开,并安排专业人员护理,降低坠床等发生率。此外,要及早清除患者口腔、气道和鼻腔中的分泌物,保證呼吸道畅通。按照医嘱予以地西泮、苯巴比妥等,并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和反应等。在整个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健康知识宣传工作。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术后谵妄、脑缺血发作、癫痫发作。(2)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每项总分

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4)负性情绪。采用SAS和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3]。SDS标准分的分界值是

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

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标准分的分界值是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中11例满意,8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76.00%;观察组中14例满意,10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χ2=4.153,P=0.042)。

2.3 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4 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2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3 讨论

烟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疾病,患者有肢体无力、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感觉异常、癫痫、头痛、视力视野变化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患者以脑出血或脑梗死起病,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4]。目前,关于烟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烟雾病患者采用血管重建术治疗难度较大,如果只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尽管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有显著不足。因此,经过血管重建术治疗后,给予患者规范、合理、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循证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根据临床问题,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提出针对性改进对策,包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培训,设计观察记录表,并发症预防、管理及评估等。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责任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早筛查出高危患者,减小因为诸多因素对患者脑代谢造成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能够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避免负性情緒影响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7]。经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病情严重,加之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了解较少,不愿意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故需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循证护理由专业护理人员向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并发症预防方法等,同时了解、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发展状况,提高其治疗信心[8-9]。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提高,从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护理中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围术期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
循证护理应用在肛裂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