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观察

2024-03-27 13:50徐巧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胃癌

徐巧玲

【摘要】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ERA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RAS理念干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康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比较2组术后各时间点(12 h、24 h)疼痛程度,比较2组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包括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2 h、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的3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ERAS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干预应用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胃癌;腹腔镜根治术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8-0072-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3

胃癌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早期症状不明显,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40万例[1]。对于胃癌患者,内科治疗一般以化疗为主,配合靶向治疗药物。患者化疗过程中伴随着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恶心、呕吐最为常见,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于首诊胃癌患者,一般倾向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治疗首选手术根治,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延长患者生命周期。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增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研究发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2]。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多耐受力差,术后易发生并发症,不利于早日康复。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注重基础护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需实施高质量护理干预以促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康复。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通过多学科参与,经循证医学论证,对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以减轻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和促进身体机能早日康复的干预方法[3]。相关报道显示,对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观察ERAS理念干预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6~75岁,平均(60.44±5.18)岁;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8例;学历水平,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11例,高中3例,大学及以上2例。ERAS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6~76岁,平均(60.76±5.33)岁;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学历水平,小学及以下15例,初中10例,高中4例,大学及以上1例。2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学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中胃癌诊断标准[5];经胃镜、X射线钡餐、术后病理检查等证实;均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TNM分期ⅠB期—ⅢB期;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心肝肾肺功能异常;糖尿病;精神行为异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既往有腹部大手术史,因身体原因不耐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凝血功能异常;其他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1)入院宣教。告知患者责任护士及管床医生姓名,介绍科室规章制度,消除患者不适感,取得其理解与配合。(2)肠道准备。术前1 d嘱患者流质饮食。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患者,术前1 d做肠镜检查,必要时遵医嘱术前晚上给予口服泻药,如复方芦荟胶囊、麻仁丸、番瀉叶水。(3)术后护理及镇痛干预。术后留置导尿管3 d、胃管7 d,并及时补液,每日补液量2 000~2 500 mL。术后前3 d密切关注患者大小便状况,记录并填入护理记录单。若患者出现大小便异常,及时告知值班医师处理。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麻醉药物药效褪去常伴有疼痛,对于经口服止痛药后依然对疼痛无法耐受患者,予以静脉镇痛泵镇痛。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撤心电监护后,协助患者床上活动。肛门排气后,拔胃管,指导患者进食流食。

ERA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RAS理念干预,具体步骤如下。(1)成立ERAS小组。由1名主治医师、1名麻醉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护士长及5名护士等组成小组。护士长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知识、腹腔镜ERAS理念及护理技能等,讨论制定ERAS护理方案。(2)术前干预。向患者讲解胃癌症状、病因、腹腔镜手术优点、注意事项、ERAS理念等,说明术后活动对康复的影响,增加患者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了解,使患者积极配合ERAS理念干预。实施常规肠道准备,术前2 h禁饮,术前6 h禁食,术前给予预防性肠道营养干预,术前12 h予以营养混合溶液500 mL,保持肠道清洁,增强肠道免疫能力,以符合ERAS理念。询问患者是否感觉紧张、焦虑,对存在负性情绪者,了解分析患者存在负性情绪的原因,告知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有效治疗胃癌,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指导患者通过向医护人员及家属倾诉、听音乐等方法消除负性情绪。

(3)术中干预。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 ℃,湿度保持在45%~60%,空气洁净度万级,控制输注液体量,速度3~5 mL/(kg·h),手术床铺加热毯,根据情况为患者盖保温被或输液加温,避免出现术中寒战、低体温,维持血压稳定,输血采用吻合口架管法。(4)术后干预。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在常规组镇痛护理基础上采用转移注意力、药物镇痛、局部热敷、针灸等方法减轻疼痛。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主治医生。术后24 h经鼻泵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速率10 mL/h。肠鸣音恢复后予以流质饮食肠内营养,若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暂停营养液输注,予以针对性处理。患者苏醒后至术后12 h,取半臥位,为患者翻身拍背,每2 h变换1次体位,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术后13~48 h,协助患者下床站立、扶床行走,每次20 min,2次/d。术后3 d,鼓励患者自己下床,增加活动量,扩大活动范围,自行洗漱、如厕等。

2组均术后遵医嘱持续3 d输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至术后7 d。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康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2)采用VAS评分比较2组术后12 h、24 h疼痛程度,总分1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严重[6]。(3)统计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腹胀、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采用SF-36评分评估比较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满分100分,评分越低代表生活质量越低[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室术中指标、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ERAS组术后12 h、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的3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SF-36评分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ERAS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胃癌发生与遗传、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及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8]。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新兴术式,无需开腹,手术切口小,降低了感染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仍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常规护理干预的禁食禁饮时间长,影响机体状况,且术后活动指导不足,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研究显示,在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中实施ERAS策略,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恢复质量[9]。ERAS理念于2001年由Kehlet医生首先提出,是多学科、多模式交叉融合,在深刻认识患者病理、生理状态的基础上产生,综合多种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措施,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加速康复进程。ERAS理念倡导术后患者尽量早进食、早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10]。研究发现,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干预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可减小手术创伤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干扰,促进肿瘤正向免疫调节,抑制负向免疫调控,减轻炎症和应激反应[11]。研究结果显示,ERAS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12 h、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ERAS理念干预应用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可增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对疾病、手术的了解,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术前肠道准备可引起肠道脱水,一定程度损伤肠道,引起电、水解质失衡,可能增强应激反应。术前不进行肠道准备,予以营养混合溶液,可避免肠道损伤,并能为患者提供能量。术中保持温湿度适宜、空气洁净,可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体温保护可防止低体温引起强烈应激反应。术后疼痛是引起应激反应、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和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康复。ERAS理念强调术后肠内营养供给,可避免补液药剂、营养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早期活动可增加患者肺活量,加快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增强患者活动能力[12]。本研究还显示,护理后ERAS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ERAS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ERAS理念干预应用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ERAS理念干预应用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胃癌前病变治疗重点是什么?
胃癌组织中PGRN和Ki-67免疫反应性增强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S100钙结合蛋白P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Her-2、VEGF-C的表达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