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对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4-03-27 01:13周鑫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

周鑫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对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提供全程无隙渗透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得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5.56%,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77.78%,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无隙渗透护理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首次无创呼吸机患者的治療依从性,减轻其心理焦虑水平,提高治疗期间身心舒适度,减小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 全程无隙渗透护理;无创呼吸机;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8-0129-05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563

无创呼吸机是指通过口鼻面罩建立与呼吸同步的正压辅助通气,减轻患者呼吸肌疲劳和消耗,改善患者换气和通气功能,以此帮助患者纠正气道痉挛、维持呼吸道通畅的呼吸支持方式,具有并发症少、使用方便且无创等优势,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患者中[1]。首次无创通气者会因认知不足、环境陌生以及对仪器的不了解引发强烈的心理应激障碍,导致患者行为、认知和情绪等方面出现异常,影响治疗依从性,增加治疗与护理风险。相关研究表明[2],明确影响首次无创呼吸机患者核心护理问题,迅速对其健康问题及护理需求做出判断,实施有效且延续的护理干预,可正面影响患者治疗期间心理情绪和自我效能。全程无隙渗透护理是现代化护理中的全新理念,其核心思想为针对临床影响因素和护理困难,制定多形式多阶段的精准护理计划,处理和解决临床问题,促进患者健康[3]。既往研究证实[4],该护理模式可对个体自护能力、生活行为、疾病观念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保障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将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应用于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4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72.46±4.8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36例,高中以上9例;疾病分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呼吸衰竭17例。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3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73.78±4.8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34例,高中以上11例;疾病分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呼吸衰竭15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近期无其他手术史者;均为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者;配合治疗者;具备正常理解能力者。

排除标准:神经系统疾病者;无自主呼吸者;意识不清醒者;伴有出血倾向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包含口头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感染防控措施等。

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护理小组。由具备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和护理经验的主治医生1名、护士长1名、护士2名、心理治疗师1名共同组成该小组,强化小组成员配合度,明确小组成员工作内容。通过科室内学习、讲座、PPT案例分析等方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无创呼吸机特点与优势,患者护理重点,全程无隙渗透护理的应用、发展和意义,方案的实施流程与注意事项,包含患者沟通技巧、家属心理护理、资料收集方法、问卷使用方法等。培训结束后,临床知识与操作系统考核均合格的方可正式加入该小组。(2)路径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在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各项因素进行归纳与综合分析,在患者入院当天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根因分析法明确患者的教育需求、心理状态及相应的影响因素。以路径化教育理论为依据,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个体特点与教育需求,制定针对性路径化健康教育表[5](见表1),为患者实施贯穿入院和出院的全程化教育护理,强化患者对该疾病治疗的正确认知,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与治疗方式的耐受度。(3)舒适化护理[6]引用循证护理理念,寻找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影响患者整体舒适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头脑风暴法、组内讨论总结归纳,根据根因分析法探究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戴机与治疗期间患者整体舒适度。心理障碍——患者对呼吸机认知缺乏,与亲属沟通受限,进食与活动受限,病房孤独感。护理时,要定期进行心理评估,针对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情况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SAS为51~59分时提供一级心理干预(认真倾听表达,提供人文关怀增强心理抗压能力);SAS为60~69分时提供二级心理干预(评估不良情绪产生原因,强化健康知识宣教,实施肌肉放松训练、冥想练习、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SAS≥70分时在一二级护理的基础上掌握个体内心需求,及时转达指标好转信息,实施上机陪护制度。胃肠胀气——患者张口呼吸反复吞气或上气道内压力异常气体直接进入胃肠道所致。护理时,要合理调节吸气压力值,减少说话、张口呼吸与吞咽,三餐后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排痰障碍——气体流速快且干燥,呼吸道干燥导致痰液干结所致。护理时,使用一次性雾化装置加强气道湿化,定时掌握体内痰液量,及时进行吸痰处理。角膜炎——气囊充气不当,面部密闭程度差导致鼻梁根部漏气,组织相容性较差。护理时,选择密封程度强、相容性好的面罩,发现角膜炎指征及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通气时间>48 h,护理不当或操作失误导致肺部感染。护理时,注意口腔清洁,定时吸痰,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强化手卫生,确保无菌原则。面部压疮——通气时间长、面罩材质大小固定方式不合理,缺乏皮肤监测机制。护理时,规范呼吸机监测与处理方式,制定详细且合理的操作流程标准[7](见图1)。(4)延续护理指导。出院前将无创呼吸机重点内容(正确佩戴技巧、功能性敷料使用、人机配合技巧、面罩管路呼吸机的清洁消毒维护、湿化器管理、吸氧时间和浓度、呼吸机滤膜的检查更换、并发症预防)制作成图片、视频、健康手册,出院时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并互留联系方式。出院后每周采用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微信平台、家庭访视等形式掌握患者居家使用情况与需求,并提供正确的指导与解答,干预内容见表2。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量表[8]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9]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SAS量表共20条目,50分为分界值,<50分为无焦虑,51~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数值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GCQ量表共30条目,包含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生理维度、环境维度等,总分4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好。

统计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胃肠胀气、面部压疮、误吸、排痰障碍、VAP等并发症发生率,概率越低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统计2组患者干预后无创呼吸机使用依从性,完全依从为完全遵医嘱自觉使用呼吸机治疗;部分依从为能遵医嘱使用呼吸机治疗,但存在间断治疗;不依从为不能遵医嘱完成呼吸机治疗,存在抗拒治疗、自行停机或拒绝使用呼吸机。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效果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2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3 2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无创呼吸机以无创接触为前提,经患者口鼻为其提供持续机械性通气支持,并因能保留患者正常吞咽进食,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携带与撤机方便和对气道黏膜创伤小等优势,获得广泛应用。合理、正确、及时使用无创呼吸机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升患者呼吸驱动能力,克服肺吸气的回缩力,为后续积极治疗与护理提供基础。然而大部分患者初次使用时,在对症状困扰、疾病和治疗认知不足的影响下,患者心理状态敏感,疾病不确定感上升,影响治疗依从性及康复进程。因此,掌握患者心理体验现状,利用外在资源或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提高疾病感知与抗压能力,提供包括持续康复和延续护理在内的医疗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这也是提高患者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切入点。既往传统护理以经验性护理为主,随机性大,欠缺计划性、预见性和可视性,且内容单一传统,缺少院外延伸护理,患者掌握的知识片面,致使患者的被动性強、依从性低。

全程无隙渗透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将常规医疗护理与患者自身个性特征相结合,制定出灵活、贴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确保各项护理环节密切相连,旨在减少各护理环节的质量缝隙,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细致、全面且舒适的护理[10]。有学者将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应用于急诊及手术患者中发现[11],该模式可有效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减轻长期负性情感,对患者病情和身心恢复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利用有效资源为患者提供科学化、人性化且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调动患者遵医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保障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综合性分析明确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基于患者需求确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有利于清晰展示每项教育内容、目的和流程,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各阶段教育的意义,以满足各阶段患者的教育需求,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改善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持治疗期间心理状态的稳定,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

焦虑是是由不安、紧张、担心、烦恼和恐惧等结合而成的情绪反应。过度焦虑将降低患者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影响患者护理配合与机体康复,增加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根据个体健康需求制定涵盖生理、心理、疾病等多方面的宣教内容,实现精准宣教、精准护理、精准康复的目标。重视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深入剖析患者心理特征,运用分级心理护理理念,提供相适宜的心理支持,将心理学与医学医疗策略综合,帮助患者稳定心境,提高心理阈值,利于改善消极情绪,为后期治疗及康复依从性提供基础。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体现护理质量与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有效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耐受性、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循证护理理论明确患者护理问题,运用论据指导实践,将合理科学的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技能与经验依据、患者病情相结合,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针对性护理及治疗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出院后提供系统性、持续且连贯的延续护理,实现康复护理从医院向家庭的平稳过渡,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疾病知识与自我管理技能,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得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期间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切实可行的,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2]。

综上所述,对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实施全程无隙渗透护理后,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和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Motive与Motivation:从休谟的动机论到动机论的休谟主义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