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产权研究热点与变迁趋势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2024-03-27 03:07林若煊郭铭杰黄安胜
科技和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林权产权聚类

林若煊, 黄 丽, 郭铭杰, 黄安胜

(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福州 350002; 2.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江西 庐山 332800;3.福建农林大学创新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福州 350002)

林业产权指的是个人或社会团体对林木、林地和森林资源的使用、占有、收益和让渡的一组权利,简称“林权”[1]。集体林关乎1亿多农户,约5亿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目前已确权的集体林地面积达27.05亿亩(1亩≈667 m2),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63.5%,全国集体林地总体面积比林改前增加了近4亿亩,森林蓄积量从46亿m3增至84.6亿m3,净增近40亿m3。集体林业年均吸纳就业人数约3 400万人,一大批贫困县通过发展当地林业成功实现脱贫[2]。由此可见,集体林是林农的重要生活保障和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土地资源、生产要素和生态屏障,对保障国家促进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木材粮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林业产权领域的综述性研究不断涌现。刘璨等[3]对集体林产权制度的演化过程、制度与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并进行相对应的绩效研究;陈幸良[4]概述了林业产权的名词概念和历史沿革,分析了现有产权制度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黄丽和黄安胜[5]基于间断均衡理论模型,对林业产权政策变化进行梳理与分析;樊宝敏等[6]论述了近现林权制度的变迁过程和主要形式,并对其中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谭世明和张俊飚[7]对国内外的林业产权及其制度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划分林业产权制度经历的变迁阶段。

由此可见,不同学者运用各自学科视角对中国林业产权进行综述性研究,目前主要以定性的方式呈现,涵盖了林业产权制度变迁和文献回顾等方面。然而,尚未有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全面梳理林业产权领域相关文献并展开综述研究的文章。为探索更深入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科技手段构建全面而系统的林业产权知识图谱,以促进对该领域创新性研究的发展,为决策者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这种全新的方法将为深化对林业产权的理解提供更为立体和全面的视角。因此,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有关林业产权研究的文献为研究样本,综合选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1—2023年中国林业产权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意在探求林业产权领域发展的研究脉络和热点趋向,以期使学术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现状与前沿,为未来继续深化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利用CNKI数据库为检索源,期刊设定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EI(工程检索)、AM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获取样本文献数据。考虑到2001年6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武平拉开序幕,捷文村也由此成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所以选择时间为2001年6月1日至2023年11月1日(文献检索日)。同时,考虑有效性,以“主题”词为检索条件,检索“林业产权”“集体林权”“集体林产权”“林地产权”“林业碳汇”“森林碳汇”“林业碳交易”“森林碳交易”等主题词,经检索和对比筛选后手动删除会议纪要、新闻、致辞、征稿信息等文献后,最终共检索1 540篇相关研究文献,以此作为可视化分析的基础数据。

1.2 研究方法

选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绘制发文量趋势图、核心学者及发文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线网络图、关键词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和关键词时间演进图,从而较为全面地展示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走向。通过利用不同的可视化软件进行优势互补的方式,分析并展现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实现林业产权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发文量的时间序列分布

2001年,又一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武平正式展开帷幕。“武平改革”冲破了原有的政策议程,自此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引发社会关注,也使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始进入政策议程,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渐展开帷幕[7]。随后关于林业产权领域的研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递增至2009年达到顶峰后趋于稳定。其中2001年开始发文量从4篇逐渐递增,到2009年增加至顶峰169篇,依据预测可知,2023年全年发文量将达到78篇(目前已检测到39篇)。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01—2023年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年度发文量

3 研究热点探测

3.1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一般为该文献的核心研究主题,高频关键词也视为该领域内学者们的研究焦点。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相结合,对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运用VOSviewer软件将关键词用圆圈和标签来代表,其重复程度与圆圈大小呈正相关。由图2可知,2001—2023年,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关注热点前10位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碳汇、林权、林业碳汇、林权抵押贷款、改革、林权流转、集体林、影响因素、林权制度。说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围绕集体林及其产权制度的研究、碳汇的研究、林业资源交易研究包括林权抵押及流转等方面。

图2 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共线网络图

3.2 基于关键词聚类的研究热点分析

为提高关键词分析的精确度,运用CiteSpace结合图2中联系较为紧密的关键词进行汇总,得到表1、图3所示的关键词聚类表及图谱。通过梳理关键词的聚类图谱发现,该聚类图谱呈现13个不同区域,其中聚类模块值为0.678,大于0.3,表明该网络适宜聚类,聚类平均轮廓值为0.861 5,大于0.7,聚类效果较好,不同类团之间存在交叉情况,相互联系密切。

表1 关键词聚类表

图3 林业产权研究时间线图谱

根据表1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联结林业产权领域的研究热点,将该领域的研究概括为以下4类。

(1)关于林业产权制度的分析,主要涉及政策效应、改革影响和制度变迁等。刘璨等[3]分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问题及效率等政策效应;刘伟平等[8]利用演进理论回溯了集体林权制度,并厘清制度的内在逻辑及制度变迁过程;朱颖等[9]系统梳理了集体林改的社会、经济、生态绩效政策效应的相关文献,评析过往研究的贡献和不足;邹健健和刘维忠[10]回顾并分析了新疆自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权改革的演进轨迹和内容,以及新疆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林辉煌[11]对现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进行探讨,提出了“耕者失其林”与社会矛盾、林业资本化与社会排斥等问题;魏建等[12-13]考察了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验证了林权改革显著促进了非农务工、农户非农就业和非农创业行为;许时蕾等[14]提出了集体林改对不同农户的林地投入行为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并论述了其作用机制;谭江涛和孔阳[15]从产权的界定和度量的角度,通过系统梳理集体林权改革纠纷的成因,探讨了解决纠纷所面临的困境。

(2)关于碳汇研究主要分为林业碳汇和森林碳汇,林业和森林碳汇两者本质相同,但各有区别和侧重[16],研究主要包括碳汇政策、碳汇交易市场、影响因素、森林碳储量估算等。中国碳汇项目起始于国际碳交易。2004年国家碳汇管理办公室在国内部分省市启动了碳汇试点项目,自此针对碳汇的研究徐徐展开。周伯煌和徐凌韬[17]指出林业碳汇的产生依附于林地,供给主体对林业碳汇依法享有使用、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陈英[18]提出林权改革与林业碳汇供给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还分析了对其供给法律促进机制对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毛江涛等[19]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和文献共被引图谱,分析了森林碳汇研究的发展趋势;刘宇等[20]梳理了自2000年后,森林碳汇相关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并从经济政策、生态政策和保障体系建设3个维度评析了政策成效与现存问题;刘亚和黄安胜[21]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分析了森林碳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3)关于林业产权交易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的相关研究。关于林权流转的研究,王雨格等[22]探讨了林地产权强度如何通过农户安全感知与禀赋效应影响农户的林地流转行为;徐冬梅等[23]认为林地规模化集中契约的稳定性十分重要,提出了针对契约中利益主体间关系演变威胁的治理机制;黄培锋等[24]采用双模型实证分析产权安全感知对林地流转面积和林地是否流转的影响效应。关于林权抵押的研究,赵荣等[25]分析了浙江省林权抵押贷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风险及形成机理,并从政府和银行角度提出了防范策略;洪燕真和付永海[26]分析了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因素是农户贷款贵、贷款难、担保难,金融机构监管难、评估难、处置难等。

(4)关于中国森林资源产权的研究,从产权立法、权属结构、资产评估等方面展开。吴柏海等[27]详细描述了林权的理论基础,并梳理森林资源产区立法化的过程和趋势;王兰会等[28]分析了影响2004—2008年各省区森林资源采伐率的各类因素;张妮等[29]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缺漏,包括评估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工作不牢固、机构和人才缺乏、市场发育不充分、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后等问题;赵利梅[30]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为落脚点,分析后集体林改时期的资产评估研究存在的缺陷及成因;何文剑等[31]以集体林产权及其结构为切入点,总结分析了近20年国内外关于集体林产权改革以及林地产权安全影响森林资源变化的研究,厘清集体林产权改革对森林资源影响研究观点及其争议,并分析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4 研究历史脉络与演化趋势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时间线图谱(图3),纵轴为聚类名称和编号,横轴为时间,呈现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演进脉络。运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绘制关键词时间演进图(图4),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时期的前沿主题,反映不同聚类起始时间和跨度以及各聚类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

图4 林业产权研究关键词时间演进图

结合图3、图4及前文分析,得出历年来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并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热点不断变迁的趋势。可以将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发展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1阶段为2001—2009年,林业产权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关注领域有林权改革、产权安排、制度变迁等,并有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碳汇。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这代表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数量呈现渐进式递增。例如,孔凡斌[32]利用公共政策评价理论对集体林改制度进行了绩效评价,并论述了政策性让利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等问题;徐晋涛等[33]简要回溯了集体林改的历史,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各省改革的形式和变化程度差异较大,并指出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的结论;叶绍明和郑小贤[34]阐述了国际林业碳汇项目的背景和项目的演变过程,简述了林业碳汇项目的所形成的主要共识。

第2阶段为2010—2016年,林业产权领域的研究趋于横向拓展阶段,包括研究视角的变化和方法的创新。由于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绝大多数地区已陆续完成明晰产权、确权颁证、承包到户等主体改革,开始进入深化林业产权配套制度改革的阶段,相应的研究内容也趋向于探索建立新型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林权交易、新型经营体系、碳汇交易和金融体系的新阶段;闫平和慕晓炜[35]统计分析了浙江省临安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数据,并得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该地区森林生态功能的具体影响因素;张伟伟等[36]指出建设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重要性,该机制能够发挥补偿与激励林权制度改革的作用;杨帆等[37]分析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为调动林农持续参与项目建设、实现碳汇项目建设等提供参考。

第3阶段为2017年至今,基于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前期研究积淀。该时期的研究趋于纵向延伸的阶段,逐渐侧重于林业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林业碳汇市场依旧处于试点阶段,而林业碳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策略。因此,应对推行林业碳汇的相关政策十分重视,以此来推动林业碳汇市场的完善和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针对该主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例如,秦涛等[38]梳理了现阶段5种代表性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融资模式,并从参与机构、融资主体、增信机制和质押标的资产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诸多制约因素;田刚等[39]在中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和两国供给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阶段构建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策略;曹先磊等[40]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碳汇供给成本,为国家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方向与优先序的确定提供参考,还为优化林业资源配置、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林业增汇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龚荣发等[41]实证检验了森林碳汇是当前实现应对减贫共赢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法,指出制度变迁应转向强化扶贫、规制市场等方向。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2001—2023年CNKI数据库内收录有关中国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1 540篇核心文献进行了阐释,并绘制了相关科学知识图谱,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发文量的时间序列分布可知,从2001年开始,发文量呈现逐年渐进式增长,至2009的169篇后趋于稳定。其中2001年开始发文量从4篇开始逐渐递增,到2009年逐渐增加至顶峰169篇,依据预测,2023年全年发文量将达到78篇,发文量的变化趋势与林业产权领域相关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

(2)对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后,根据不同可视化软件所绘制的图谱,大致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归纳为以下4类。①关于林业产权制度的分析,主要涉及政策效应、改革影响和制度变迁等;②关于碳汇的研究主要分为林业碳汇和森林碳汇,包括碳汇政策、碳汇交易市场、影响因素、森林碳储量估算等;③关于林业产权交易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相关研究;④关于中国森林资源产权的研究,从森林产权立法、权属结构、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展开。

(3)关于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历史脉络与演化趋势,总体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1—2009年,林业产权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关注领域有林权改革、产权安排、制度变迁等研究,并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碳汇问题;第2阶段为2010—2016年,林业产权领域研究趋于横向拓展阶段,包括研究视角的变化和方法的创新;第3阶段为2017年至今,基于林业产权领域研究的前期研究积淀,该时期的研究趋于纵向延伸的阶段,逐渐侧重于林业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综上,无论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全人类整体社会利益均衡的角度权衡,探索生态有益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以下两个方面是未来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方向。

(1)重点研究如何发展并完善林业碳汇市场和保持市场自由交易的稳定运行,不断探索创新林业碳汇和森林碳汇发展的新模式。纵然研究林业碳汇市场的文献与日俱增,但目前尚未建立相对成熟的碳交易市场,而全国碳市场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碳汇交易市场也是碳汇实现经济化的平台。因此,研究如何持续发展并完善林业碳汇市场迫在眉睫。

(2)积极探索林业产权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增进民生福祉、森林资源增长、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目标。目前,集体林地生产力尚未充分释放,集体林业综合效益有待提升,林农和社会资本经营林地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管理服务等为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林权产权聚类
《产权导刊》编委会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林权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