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马湖大桥工程中贝雷梁钢管柱和盘扣式组合支架体系应用研究

2024-03-28 08:57邵元龙邵佳雯
关键词:贝雷梁立杆监测点

邵元龙 邵佳雯

1.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2.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贝雷梁又称桁架,贝雷梁钢管柱可以承受拉力或压力,应用在桥梁工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减轻结构重量,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结构刚度。贝雷梁钢管柱和盘扣式组合支架体系自下而上由钢管立柱、贝雷梁、底模、侧模及支撑等组成。该支架体系搭设施工速度快、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花马湖大桥工程对支架体系承载力、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要求较高,利用贝雷梁钢管柱和盘扣式组合支架体系良好的抗变形性能、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可以解决该桥梁工程建设环节的关键问题。

1 工程概况

花马湖大桥全长2 4 0 3.5 m,全桥共1 5 联,桥梁孔跨布置为2×40+(42+60+42)+2×40+3×40+5×(4×40)+(55+5×80+55)+4×40+2×(3×40)+(42+60+42)+3×40m,桥梁整幅布置,左右幅对称,总桥宽3 0 ~3 7.5 m。标段施工范围为西段引桥(K0+617.25~K1+684),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共计16联箱梁需要现浇施工,分布范围1~8联(左右幅0-26#墩),孔跨布置形式为2×40+(42+60+42)+2×40+3×40+4×(4×40)m。

2 贝雷梁钢管柱和盘扣式组合支架体系设计方案

2.1 组合支架体系设计

现浇梁均采用盘扣式组合支架体系施工,0~5#墩(1~2联)位于陆地上,现浇梁支架搭设前进行地基换填及硬化处理;5~26#墩(3~8联)位于水中。支架结构形式:①0~2#墩,梁跨形式为2×40m,位于陆地上,原地面进行地基处理后,搭设盘扣式支架;②2~5#墩,梁跨形式为(42+60+42)m,位于陆地上,受当地村道的影响,支架采用盘扣支架+梁柱式支架的形式,为当地村道留出过人门洞;③5~26#墩,梁跨形式均为40m等跨,位于水中,前期通过主栈桥、支栈桥及钻孔平台的方式完成下部结构施工后,拆除部分钻孔平台,然后在梁跨范围内搭支架钢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搭设盘扣支架,完成现浇梁施工。

0~2#墩的支架立杆横向步距为:翼板处为120cm,左右幅翼板相接处为90cm,腹板处为60cm,箱室范围90cm。0#台、2#墩的立杆纵向步距为60cm,其它处均为90cm。根据设计要求,三种形式的支架步距分别为50cm、100cm、150cm,施工过程应按图纸及时调整水平杆步距。模板支架搭设时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搭设顺序性先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如图1所示),并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

图1 盘扣支架拼装示意图

2.2 组合支架体系荷载设计

2.2.1 永久荷载

盘扣式组合支架体系永久荷载设计:支撑架的架体自重G1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杆、可调底座、可调托撑等构配件自重,根据支架估算情况,预应力混凝土T构箱梁荷载取4.5kN/m2;作用在支撑架上的荷载G2包括模板及小楞等构件自重,取1.5kN/m2;作用在支撑架上的梁体荷载G3包括钢筋混凝土自重,主梁钢筋混凝土重度取y=26.5kN/m3。

2.2.2 可变荷载

组合支架体系可变荷载主要包括三部分施工荷载、附近水平荷载以及风荷载。第一,施工荷载Q1包括作用在支架结构顶部模板面上的施工人员、施工设备、超过浇筑构件厚度的混凝土料堆放荷载,Q1=3.0kN/m2。第二,附加水平荷载Q2包括作用在支撑架结构顶部的泵送混凝土、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取计算工况下的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并作用在支撑架上端最不利位置;附加水平荷载Q2产生的立柱轴向力计算可参照风荷载计算情况。第三,风荷载。

风荷载Q3风荷载标准值:Wk=μzμsWo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单位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本处地面粗糙度按照B类,取值1.23;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对盘扣支撑架,考虑施工时外挂密目安全网的遮挡作用,按照全封闭考虑,得μz=1.3φ=1.3×1.2An/Aw,其中为An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且φ不宜小于0.8。计算得μz=1.04。

模板体形系数取值1.3;

w。—基本风压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n=10对应的风压值,且不得小于0.30kN/m2,本处取值0.30kN/m2;

综上, 盘扣支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如下:Wk=1.23×1.04×0.3=0.38kN/m2。模板风压荷载标准值计算Wmk=1.23×1.3×0.3=0.48kN/m2。

3 组合支架体系应用

3.1 地基处理

引桥第1联施工墩位0~2#墩,支架位于陆地上,支架搭设前应先处理好地基。根据地勘资料,原地面为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100Kpa,无法满足组合支架体系施工需要。换填处理地基,换填垫层采用砂夹石。在换填施工前先用挖机挖除、平整施工范围内的土,再用装载机、压路机推平碾压换填材料,碾压后采用重型触探设备检测地基承载力,花马湖大桥工程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应达到150KPa。原地面换填完成并在表面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垫层布设宽度两边宽于支架范围1m,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控制垫层顶面高程,并以中线向两侧设0.5%的横坡,以利于排水。浇筑后应收面两次,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为避免地基因积水而软化,降低组合支架体系安全性,在支架地基周边应科学设置排水沟,保证地基排水顺畅。排水沟通常设在支架地基两侧,规格30×15cm,并设0.5%的排水纵坡,排水沟抹面采用自拌砂浆。排水方向:大里程为上坡方向,小里程为下坡方向,积水最终排至线路右侧大港[1]。

3.2 钢管柱安装

浇筑基础,在两侧墩身位置将承台做为组合支架体系基础。钢管立柱采用钢管,做好钢筋预埋。钢管柱吊装应在顶端、中部和底端分别设3个吊点,钢管柱顶部为主吊点;中部、底端吊点连接在起重机副钩上,在起吊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先将钢管柱顶部用主钩吊起,再将中下部用副钩起吊,使其缓慢离开地面,吊起50cm后调整角度,使钢管柱垂直,然后去掉底端副钩。为满足钢管柱安装要求,应严格控制安装垂直度和施工精确度。相邻钢管之间连接采用 14# 槽钢,通过底部封口钢板进行连接。为提高组合支架体系的稳定性,横向连接贝雷梁,纵向连接墩身,并与预埋钢板进行焊接。

3.3 贝雷梁安装

花马湖大桥工程的纵向主梁采用贝雷梁。贝雷梁安装前,提前检查贝雷片,确保贝雷梁无伤损现象。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横梁上用油漆做出清晰标记,再将贝雷梁进行拼装,使其符合设计长度要求。然后,两榀进行横向连接,形成1组。最后,吊车吊装贝雷梁至设计位置进行安装,贝雷梁和主横梁采用钢管限位[2]。

3.4 支架搭设

支架体系搭设前采用全站仪提前放出箱梁中心线,根据支架设计步距,用钢尺放出底座十字线,并做好标记。首先,将可调底座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调整旋转螺丝使其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次,逐层安装立杆、横杆。底层立杆和横杆从一端开始搭设,随时检查、调整立杆的垂直度和位置,安装无误后将插销扣紧。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应采用铁锤击紧,插入规定深度的刻度线。为保证支架立杆垂直度,在第一层所有立杆、横杆安装调整无误后,方可继续搭设,以免引起各层拼装困难。然后,将可调底座丝杆插入立杆,插入长度≥150mm,丝杆外露长度≤300mm。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中心线距离可调底座的底板≤550mm。支撑架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400mm,可调托撑插入立杆长度≤150mm(如图2所示)。

图2 盘扣架顶托

支架应设置横纵向的竖向斜杆,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231-2021)规定,本工程使用重型盘扣支架,斜杆布置根据立杆设计轴力及架体搭设高度来确定,根据计算书符合40

3.5 支架预压

3.5.1 预压监测点布置

支架的沉降监测点布置每个监测断面应沿混凝土结构纵向间隔1/4跨径布置;每个监测断面上的监测点数量≥5个,并对称布置;支架沉降监测点应分别布置在支架顶部、底部的对应位置上。40m等跨监测点布置图如图3所示。

图3 预压监测点纵断面布置图

3.5.2 分级堆载

花马湖大桥工程支架预压方法为分级堆载,3级加载依次为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60%、80%、100%。纵向加载从混凝土结构跨中向支点处,对称、分级布载;横向加载从混凝土结构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分级堆载。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暂停加载,并间隔12h监测支架沉降量。当支架顶部12h沉降量平均值<2mm时,方可继续下一级加载。

3.5.3 预压监测

预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加载前标高、每级加载后标高、加载至100%后间隔24h标高、卸载6h后标高、预压沉降量、弹性变形量、非弹性变形量等。预压结束间隔24h监测1次标高,并做好支架预压监测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当支架预压各监测点最初24h沉降量平均值<1mm且最初72h沉降量平均值<5mm时,即可卸载支架。卸载6h后监测各监测点标高,并计算支架各监测点的弹性变形量;提交预压沉降检测表、预压报告、预压支架验收记录表[4]。

3.6 拆除

3.6.1 贝雷梁、钢管柱拆除

拆除起重设备采用80t 履带吊,基础钢管桩拆除采用DZJ-135 型振动锤拔除钢管桩。拆除步骤与架设步骤相反,先拆除桥面所有桥面板,再拆桥下部分。拆除方向由花马湖中心向岸侧逐跨拆除,栈桥部分拆除顺序由上至下;栈桥、平台桥面以下部分,拆除采用汽车吊边拆除边吊运的方法。首先,拆除桥面纵梁,贝雷片组成贝雷梁用钢丝绳进行固定,然后由汽车吊吊着贝雷片进行逐段拆除。贝雷梁拆卸应纵向按跨径断开拆除,将贝雷梁分解成单片贝雷,再用平板车运走。

贝雷梁拆除完毕,再拆桩顶45工字钢横梁以及钢管柱间的剪刀撑,钢管桩拆除振动锤,拔除方法是利用振动锤振动钢管桩,振动同时进行上拔,也可采用吊机移除。入土钢管桩应整根拔除,以防剩余桩头影响附近船舶通航。将振动锤安装到钢管桩顶,利用振动锤的液压钳夹紧钢管桩,然后启动振动锤。钢管桩周边土质在振动作用下逐渐液化,大大减少了钢管桩上拔的摩阻力,再采用履带吊缓慢上提振动锤和钢管桩,将其整根拔除,并用平板车运至岸上。

3.6.2 盘扣支架拆除

盘扣支架拆除顺序:顶托松动→次楞拆除→主楞拆除→梁、板模板拆除→顶丝拆除→横杆拆除→立杆拆除→扫地杆拆除→场地清理。拆除方法先上后下、后装先拆、先装后拆、一步一清。先拆除每跨中间部分,再由中间向两边对称拆除,使混凝土箱梁逐渐受力,注意防治箱梁突然受力引起裂纹等。盘扣式支架拆除应先拆掉工字钢和顶托,再拆除支架。脚手架拆除需要机械作业时应安排专人负责指挥,由上而下逐层作业,注意避免上下同时作业,并防止敲击、硬拉杆件或配件。拆除杆件、配件等应分类码放,严禁抛掷[5]。

4 结语

花马湖大桥外观优美,达到预期设计效果。桥梁工程建设采用贝雷梁钢管柱和盘扣式组合支架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了贝雷梁、钢管、盘扣式脚手架的材料作用和应用优势,保证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不仅提高了桥梁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利于提高同类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贝雷梁立杆监测点
特大桥122 m提篮拱贝雷梁搭设施工技术★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多跨贝雷梁支架在现浇梁施工中的优化技术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