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探索与实践

2024-03-28 08:57石教武
关键词:接触网高速铁路测量

石教武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80

1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的重要性

1.1 安全性

接触网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精确测量和修复接触网的问题可以有效预防事故风险,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性。

1.2 运行稳定性

接触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外力破坏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接触网出现接触不良、断丝、杆塔倾斜等问题。通过精测精修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接触网的良好运行,避免因接触问题引起的停电、供电不足等情况,保证高速铁路的运行稳定性。

1.3 能源效率

接触网的能耗占据整个高速铁路系统的较大比例。精测精修工作可以发现供电系统中的能耗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1.4 经济效益

接触网是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投资和支出项目之一。通过精确测量和及时修复接触网的问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同时,保障高速铁路线路的可靠供电,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增加运输效益。

2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存在的问题

2.1 精测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目前的接触网精测设备和工具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无法满足精确测量的要求。在精测过程中,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测量结果可靠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存在的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2.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标准化

接触网精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和单位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导致了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可比性的问题。需要建立起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提高精测精修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3 精修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接触网精修的方案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线路条件、设备状况、经济成本等,但目前在实践中存在一些方案制定不科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优化精修方案的制定过程,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 人员素质和培训水平的提升

接触网精测精修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但目前在一些地区存在人员素质和培训水平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了操作不规范、数据处理错误等情况的发生。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

2.5 长期稳定性的问题

接触网精测精修的效果需要长期保持稳定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但目前在长期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和精测精修结果的长期稳定性。

3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技术

3.1 接触网高度测量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技术中的接触网高度测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接触网高度测量主要是为了确保接触网(供电设备)与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首先,在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技术中,接触网高度测量通常采用激光测距仪或光学测距仪等精密测量设备。这些设备能够精确测量接触网与地面或其他参考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实现对接触网高度的测定。其次,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测量设备的校准准确,避免误差的产生。其次,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如接触线柱、支柱或截面原点等,以确保测量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另外,还应注意消除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风速、温度变化等。此外,在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技术中,还需要考虑到接触网高度测量的时机和频率。通常情况下,应定期进行接触网高度的测量,并在必要时进行临时测量。例如,在新建或维修接触网时,需要对接触网高度进行全面测量以确保其符合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3.2 张力测量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技术中的张力测量是对接触网导线的张力进行准确测量的过程。张力测量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合理的张力可以确保接触网的稳定性、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首先,进行张力测量前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常用的设备包括张力测量仪器、称重器、张力计等。这些设备应具备精确度高、可靠性强和操作简便等特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张力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和方法。一般来说,测量位置应选取在接触网导线的直线段上,远离连接点和支撑点等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地方。同时,选用恰当的测量方法,如静态或动态测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施加外力。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对张力测量结果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例如,温度变化会导致导线的热胀冷缩,进而影响张力测量结果。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记录环境温度,并进行相应的修正计算,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在进行张力测量时,工作人员应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合理的工作布局和现场管控,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图1 静态检测装置

3.3 倾斜度测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接触网的布置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位置。例如,在铁路直线段和弯道段的测量方式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此外,还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风力、温度等,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温度测量

首先,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是温度测量的基础。在接触网精测技术中,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红外线测温仪两种。对于接触网的温度测量,可以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布置。例如,在接触网的不同部位和热点区域安装温度传感器,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温度数据。其次,温度测量应考虑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接触网所处的环境条件会对温度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阳光直射、风速等。因此,在进行温度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和监测点,尽量避免外部环境因素对温度测量结果的干扰。同时,还可以通过安装遮阳设施或保护罩等来降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3.5 铰链测量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铰接点,使用测角仪等设备测量铰链的角度。铰链的正确角度可以保证接触网的连接和承载性能。

3.6 电阻测量

通过接触网的电阻测试仪等设备,测量接触网的电阻值。电阻值的变化可以反映接触网的损耗情况和导线的接触性能。

4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修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修技术是指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进行精细的检修和维护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接触网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列车提供供电。精修技术旨在保障接触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性。高速铁路接触网精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接触网检测与评估

通过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对接触网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了解接触网的状态和问题,包括导线张力、弧垂、导线高度等参数的检测与分析。

4.2 接触网调整与校正

根据接触网检测结果,对存在问题的部位进行调整和校正,以确保接触网的结构和位置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3 接触网杆塔维护

对接触网杆塔进行巡视和维护,包括杆塔的涂漆、喷涂、检修及防腐等工作,确保杆塔的稳固和耐久性。

4.4 接触网设备检修

对接触网的各种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更换,例如弹性夹具、吊弦器、承力索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4.5 接触网故障处理

对接触网的故障进行及时排除和处理,包括对断丝、脱线、漏电等问题的修复,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优化措施

5.1 精测技术的优化

图2 激光测量仪

首先,精测技术的优化需要注重测量仪器设备的提升。传统的接触网精测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而引入先进的测量仪器可以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效率。例如,采用高精度激光扫描仪可以实现对接触线的三维扫描,达到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此外,应加强对测量仪器的标定与校验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精测技术的优化还需关注测量方法的改进。目前,常用的精测方法包括基于激光扫描、图像处理和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的接触网特点和问题,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例如,在进行接触网分段检测时,可以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识别算法,实现对接触网缺陷和变形的自动化检测与定位。

5.2 精修技术的优化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是保障铁路线路安全和运行稳定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进一步优化精修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可以优化精修设备和工具。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如高精度轨道测量系统、无损检测设备等,提高对接触网各项指标的测量精度和数据质量。同时,还可以研发更加高效、便携的维修设备和工具,提升精修作业的效率和便捷性。其次,可以优化精修流程和方法。根据接触网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精修流程,并借鉴先进的精修经验和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精修方法。例如,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对接触网进行全面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有针对性地进行精修作业,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第三,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精修效果。通过建立接触网精修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接触网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接触网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优化精修策略和方法,提高精修效果和效率。综上所述,通过优化精修设备和工具、优化精修流程和方法、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以及借助信息化技术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的效果,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5.3 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优化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以便及时了解接触网的运行状态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在数据管理与分析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在接触网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接触网的各项数据,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同时,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确度。其次,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接触网数据进行整理、归档和存储,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通过数据标准化和分类管理,方便对数据进行检索和查询,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处理效率。同时,建立数据安全机制,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第三,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趋势预测。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接触网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可以对接触网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第四,开展数据可视化和报表分析。通过将接触网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如图表、曲线等,使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接触网的运行情况和问题。同时,通过生成报表和统计分析,对接触网的运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为精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平台,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趋势预测,以及开展数据可视化和报表分析,可以优化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工作,提高对接触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效果,为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5.4 人员培训和管理的优化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为了提高其效果和质量,需要对人员培训和管理进行优化。首先,建立全面的培训计划。针对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的不同层次和类型,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培训计划应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培训周期和频次,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其次,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培训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将复杂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员,并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第三,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价,对培训效果和个人能力进行客观评估。考核内容可以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等。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人员的不足和问题,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进一步培训和补充知识的机会。第四,注重团队合作和经验分享。在接触网精测精修团队中,鼓励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可以组织定期的经验交流会议或讨论,让团队成员分享各自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相互启发和学习。同时,建立经验库或知识管理平台,将优秀的工作经验进行整理和归档,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6 结束语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关键工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快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猜你喜欢
接触网高速铁路测量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接触网设备“运、检、修”分离改革的探讨
高速铁路接触网研究进展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