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芩清窍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4-04-03 06:26洪静杨欣欣杨俊连
系统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耳炎例数听力

洪静,杨欣欣,杨俊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耳鼻喉科,北京 100039

渗出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尽管没有急性耳部感染的体征和症状,但病程可长达数月,持续的、有症状的和未经治疗的OME 还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OME 的高发病率和潜在并发症会增加社会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OME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2]。非手术方法长期治疗副作用较多且疗效欠佳,手术治疗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鼓室硬化症和鼓膜异常。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许多寻求缓解慢性OME 相关症状或避免常规治疗副作用的患者选择了补充和替代药物-中医治疗方案,在中医里,分泌性中耳炎属“耳胀”“耳闭”范畴,耳闭多由风邪侵袭、气血瘀阻所致,治疗时应以健脾渗湿、补益脾肺、泻火行窍为主要治疗方向[3]。本研究选取2021 年8 月—2022年8 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80 例OME 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柴芩清窍汤在治疗脾虚湿盛型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80 例OME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21 耳,包括3 例双耳和15 例单耳),女22 例(25 耳,包括3 例双耳和19 例单耳);年龄11~42 岁,平均(23.22±11.85)岁。观察组中男20 例(22 耳,包括2 例双耳和18 例单耳),女20 例(24 耳,包括4 例双耳和16 例单耳);年龄11~40 岁,平均(23.06±11.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每个受试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OME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4]中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①声阻抗测量证实B 型或C 型鼓室图;②内窥镜检查显示侧鼻腔无明显狭窄,耳内镜下鼓膜回缩或鼓室积液,纯音听力测定表明存在传导性或混合型听力障碍,气骨间隙为15~35 dB;③临床主诉耳闷感,伴有或不伴有耳痛、耳鸣的听力损失。

OME 中医诊断:参考卫生部规划临床医学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5]和普通高级教育国家规划医学教材《中医耳闭咽喉科学》中脾虚湿滞型OME诊断标准:多有外感病史或起病隐匿,耳内胀闷堵塞感,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昏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腻,脉弦数,鼓膜失去光泽,呈淡红色、琥珀色或淡黄色,鼓膜穿刺可抽取积液。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且中医症型为脾虚湿滞型;②初次发病,尚未接受任何治疗。

排除标准:①耳朵或鼻咽有生理缺陷患者;②鼻腔占位性病变或鼻咽炎、外伤引起的耳部疾病患者;③无法参加随访评估患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本治疗方法,包括常规消毒、骨膜和外耳道局部麻醉、注射器刺破鼓膜、背部积液、鼓室内注射0.1~0.2 mg 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国药准字H20 051748;规格:5 mg),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国药准字H20 184033;规格:10 mL ∶ 30 mg),6~12 岁儿童5 mL/次,2~3 次/d,>12岁的儿童及成人10 mL/次,2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本院自拟柴芩清窍汤:柴胡10 g、黄芩5 g、白术5 g、枳壳10 g、茯苓15 g、桑白皮12g 、赤芍10 g、党参12 g、路路通10 g,石菖蒲 10 g、藿香10 g、陈皮12 g、升麻10 g、葛根10 g、桔梗8 g。用法用量:1 剂/d,水煎服400 mL,早中晚餐后服用,6~12 岁儿童150 mL/次,>12 岁的儿童及成人180 mL/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两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的听力恢复正常,无耳鸣,无耳塞症状)、有效(患者听力恢复,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没有减轻,没有变化,或听力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听力。于治疗前、治疗后两周采用纯音测听声阻抗仪测量患者气导纯音阈值(db)、耳部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即主要症状包括耳内胀闷、耳塞、自听增强和听力下降,次要症状包括耳鸣和耳痛,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重、中、轻、无,分别记3、2、1、0 分,总分0~18 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抽取治疗前、治疗后两周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使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恶心呕吐、眩晕、肝肾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气导纯音听阈均值、症状积分、TNF-α、IL-2、IL-8 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听力症状对比

治疗前两组气导纯音听阈均值、耳部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听力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听力症状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听力症状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NF-α、IL-2、IL-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中耳炎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慢性中耳炎会对说话和听力等语言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听力损失等并发症,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与感染、免疫及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西医治疗OME 以改善症状、恢复听力为原则,临床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类、黏液促排剂等,糖皮质激素(以地塞米松为代表)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盐酸氨溴索具有良好的溶解黏液作用,可有效降低中耳分泌物的黏稠度,促进其溶解,加速中耳积液的排出,糖皮质激素与盐酸氨溴索一起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6],但单纯西医治疗难以达到去除病因,减少复发的理想效果,因此,寻找OME 的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OME 属“风聋”“耳胀耳闭”“耳胀痛”“耳痹”的范畴。本部由于风邪侵袭,以致耳窍经气不宜,而出现耳胀之症;或素有肝胆湿热之人,复感湿热之邪,湿热交蒸,循经上扰,停聚耳窍,或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浊困结耳窍。本研究中患者多为脾虚湿滞型,《明医杂着》记载“脾胃一虚,耳目九窍皆病”,《灵枢·阴阳清浊》记载“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学者认为此类患者应使用具有健脾升清以及利湿通窍功效与作用的中药,柴芩清窍汤是前辈医学家在清窍汤的基础上加柴胡、黄芪而成用于治疗肝肺郁热型OME 的方剂,治疗肝肺郁热型分泌性中耳炎总有效率为96.35%,本研究在原有的方剂上进行加工,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这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7-8],且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气导纯音听阈均值及耳部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均<0.05),可见柴芩清窍汤在治疗脾虚湿滞型OME 疗效显著。分析原因,本研究在以柴胡、黄芩为君的基础上,添加茯苓、党参、白术,可以达到强健脾胃、渗湿行气之功效,赤芍与柴胡、黄芩共用以 疏肝理气,调理气机,升麻、葛根辛凉解肌,解毒透疹,联用枳壳、桔梗排脓生肌,利肺气使腠理疏通,诸药合用,集清热利湿、健脾生清、行气通窍之功效。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炎症与OME 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L-2 具有双重调控免疫应变能力,IL-2 产生过多会导致体液炎症过程和/或慢性细胞介导过程,而IL-2 缺乏会促进OME 的持续存在,从而导致慢性OME[9]。IL-8 在急性炎症反应期间增加粘附分子以促进嗜中性粒细胞的附着和迁移。由于IL-8 能够诱导溶酶体酶释放,因此IL-8 可能在引起组织损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而导致中耳炎症的延长,TNF-α 是OM 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10]。肺炎链球菌和LPS 诱导的OM 动物模型均显示在OM 的早期阶段TNF-α 水平升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 后,观察组分泌物中炎症因子IL-2、IL-8、NF-α 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柴芩清窍汤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其原因可能与柴芩清窍汤中诸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抑菌功效有关,从根本上解决了OME 炎症改变的问题,另一方面柴芩清窍汤中柴胡、茯苓还兼具调节免疫功能功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的炎性水平[11-15]。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柴芩清窍汤不会增加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柴芩清窍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炎症反应,且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中耳炎例数听力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更正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