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联合尿沉渣镜检测白细胞在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04-03 06:26娄红邓慧卢宁王彬阶彭可
系统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尿沉渣尿路感染尿液

娄红,邓慧,卢宁,王彬阶,彭可

1.麻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麻城 438300;2.麻城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湖北麻城 438300

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其主要是由于大量细菌侵入尿路皮肤引起炎症反应[1]。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尿常规检测是准确检测疾病和开始有效治疗的重要工具,也是目前临床医生准确鉴别疾病的重要工具,可以为现代临床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支持,对尿路感染患者诊断过程中进行尿常规检查,为临床尿路感染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2]。相关研究表明,尿液中白细胞的含量是反映人体泌尿系统病理变化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3]。临床有关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方法较多,尿液干化学法较为常见,但是这种方法单独检测时因不同品仪器及试纸所含剂量浓度不同,同样的阳性程度代表的尿液中含有的物质有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疾病的诊断[4]。尿沉渣镜检法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直接计数白细胞,该方法操作较为复杂,对白细胞的检测效果较好,但由于白细胞破碎,白细胞的检出率、准确性受到影响[5]。因此,需要选择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尿路感染患者的白细胞进行检验,以提升检测的准确度。本研究选取2022 年3月—2023 年3 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尿液干化学联合尿沉渣镜诊断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阳性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2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 例,女50 例;年龄22~69 岁,平均(43.41±10.19)岁。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MY2022-JT-19)。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行尿液检查项目包括白细胞检验的患者;检测标本为中段尿,且标本在0.5 h 内完成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脏器功能损伤或器质性病变者;1 周内使用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者,如免疫抑制剂等;存在智力低下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经期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标本采集:在采集尿液标本之前,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获得他们的配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正确采集标本采集的操作方法,明确患者采集样本的时间及注意事项,收集晨起中段尿液,采集量为10 mL。

尿液干化学检测:采用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型号:UCG3 500)进行检测。将10 mL 尿液标本吸入离心管中,将试纸放入尿液标本中2 s,将试纸末端沿试管末端放置,用滤纸吸出多余的尿液,避免污染,将试纸放在传送板上,严格按照测试说明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机器可自动打印结果。

尿沉渣镜检测:在对尿液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前,首先准备好载玻片、电光学显微镜(型号:BX41)等相关仪器设备,将10 mL 尿液标本放入离心管中离心(1 500 r/min,5 min)。分离上清液后,用移液管将0.2 mL 沉淀物吸到载玻片上,在奥林巴斯电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视野中白细胞的数量,并在多次观察中取平均值。

细菌培养检测法:将一份尿液标本进行震荡充分混匀,并定量接种约1 μl 的标本量放置于DL-96Ⅱ细菌检测系统中,进行细菌培养的时间为12~24 h,进行培养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大致一致,采用36℃进行细菌培养。

阳性判定标准:尿液干化学检测,尿液中白细胞含量0~10.0 个/L 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尿沉渣镜检测,尿液中白细胞含量超过0~3 个/Hp 为阳性;联合检测,尿液干化学、单独尿沉渣镜任意一种方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6-7]。以细菌培养检查法所检查出的结论作为尿路感染的检测金标准。

1.4 观察指标

比较单独尿液干化学检测、单独尿沉渣镜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检验出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阳性的结果。

以细菌培养检查法所检查出的结论为金标准,对比单独尿液干化学检测、单独尿沉渣镜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检验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真阴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白细胞阳性的结果、诊断效能属于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法检验白细胞阳性的结果

以细菌培养检查法作为金标准,尿液干化学、尿沉渣镜检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12%、43.14%、48.04%。见表1。

表1 不同检测方法检验白细胞阳性的结果(n)

2.2 不同检测方法对白细胞检验的诊断效能

尿液干化学和尿沉渣镜联合检测对白细胞检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见表2。

表2 不同检测方法对白细胞检验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尿路感染在老年人、育龄妇女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尤为常见,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治疗不当或过早治疗容易导致慢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尿常规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在患病后通过采集患者的尿标本进行检验,有效观察尿液中的成分,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做出初步诊断。同时,尿液白细胞计数所得的数据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炎症反应[8]。在临床进行尿常规检验中,尿液干化学方法和尿沉渣镜检法使用较多,但两种方法检验所得结果存在差异。

尿液干化学方法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能够利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中的相关成分进行检验分析,这种方法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但检测效果会受到尿液中其他因素、试纸、设备及其自身作用的影响[9-10]。而尿沉渣镜检法作为临床常用的另一种检测白细胞的方法,主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沉淀物中的成分,并使用沉淀物定量计数板进行综合诊断,这种方法消除了因试纸或尿液本身造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能够对患者尿液中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直观观察,从而提高准确性,为患者药物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11]。但是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白细胞被破坏检查结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故无法检测被破坏的细胞[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独尿液干化学、尿沉渣镜检测及联合检测对白细胞检验的敏感度分别为80.00%、72.00%、90.00%,特异度分别为90.38%、84.62%、92.31%,具有一致性,提示联合检测的效能高于单独检测,考虑为尿液干化学、尿沉渣镜检法联合诊断能够弥补两种检测方法各自检测的不足,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左怡平[13]的研究中指出,两种方法联合检验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阳性的敏感度高于单一尿液干化学法检测(99.17% vs 93.81%),赵锋等[14]的研究中也指出,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任意检验方法单一检测(90.09% vs 52.82% vs 35.44%),以上结果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本项研究的一个缺点是样本量较小,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后续开展进一步研究需要增加样本量。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及尿沉渣镜检测在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检验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优,能进一步提高白细胞检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尿沉渣尿路感染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跟踪导练(三)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