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2024-04-03 06:26刘燕平夏荣梅卢淑霞
系统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前庭持续时间偏头痛

刘燕平,夏荣梅,卢淑霞

商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济南 251600

前庭性偏头痛是人脑中平衡、视觉相关脑区异常引起的功能性病变,患者除偏头痛症状外,还会伴随眩晕、恶心、呕吐以及听觉障碍。目前,临床对前庭性偏头痛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其与机体和生理不平衡感、长期存在的不良情绪有关[1-2]。临床以改善眩晕、头痛和平衡障碍症状为前庭性偏头痛的主要治疗原则,常用西药治疗,常用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氟桂利嗪、曲普坦、布洛芬等药物,短期内可缓解头痛症状,但单纯依靠药物疗法,致病不良刺激持续存在,治疗后易复发。相关研究表明,科学的前庭康复治疗可以强化药物疗效,辅助改善患者眩晕症状,通过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患者不平衡感也可得到缓解[3]。本研究选取2021 年4 月—2023 年5 月商河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42 例耳内前庭功能障碍头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前庭康复辅助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就诊的42 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耳内前庭功能障碍引发的头痛症状(前庭性偏头痛),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1 例。对照组男10 例,女11 例;年龄22~76 岁,平均(42.43±2.76)岁;症状存在4 个月~2 年,平均(12.62±2.45)个月。研究组男9 例,女12 例;年龄24~78 岁,平均(42.52±3.15)岁;症状存在3 个月~2 年,平均(12.68±2.2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前庭性偏头痛诊断[4];②既往存在偏头痛史,症状持续时间≥5 min/次。排除标准:①对研究用药过敏者;②患有精神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患者每晚口服10 mg 盐酸氟桂利嗪(国药准字H10 930003;规格:5 mg/粒),1 次/d,给药4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助前庭康复治疗,步骤如下:①患者起床后缓慢移至床边,向头晕、头痛一侧偏,动作停留30 s,快速站起,另一侧动作相同。嘱患者放轻松,作睁眼点头动作,间隔10 s 做1 次,再进行闭眼点头动作,睁眼后视觉凝聚在视靶正前方,点头时视线停留10 s。②患者头部保持水平,10 s 摇头1 次,重复10 次,摇头时凝视视靶。随患者训练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难度,指导患者在不平坦地面行走,练习脚趾、脚跟、单腿站立。10 min/次,2 次/d,坚持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①评定疗效:患者经治疗后头痛、眩晕、不平衡感等症状均消失为显效;症状改善,对生活影响程度降低为有效;症状持续存在,影响生活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记录患者眩晕发作次数和每次持续时间。③两组患者使用眩晕残障程度(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量表进行调查,评价3 个维度,包括躯体(33 分)、情感(33 分)和功能(34 分),共计25 个小项目,每项目记录0 分、2 分和4 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眩晕残障度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眩晕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DHI 评分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s)

?

2.3 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偏头痛患者的DHI 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情感、躯体、功能等项目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对比[(±s),分]

?

3 讨论

前庭性偏头痛在临床较常见,盐酸氟桂利嗪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和头痛症状,其作为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人体脑缺血症状的效果良好,经口服给药后患者平滑肌痉挛症状得到缓解,脑血管扩张得到抑制,进而减轻患者偏头痛症状[5]。但由于该药组成较复杂,药物服用副反应较多,加上单纯药物治疗仅能控制症状,无法解决深层次致病原因[6]。文中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加前庭康复治疗,重点锻炼患者动态功能,指导患者练习点头、摇头凝视,训练2 次/d,提高患者视觉凝聚力和眩晕耐受度,后期患者平衡能力提高,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在楼梯和其他不平整地面上练习,有效缓解眩晕症状,降低偏头痛程度。卜豪英等[7]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开展药物+前庭康复治疗,经治疗后此组患者的DHI 评分为(32.14±4.75)分,明显低于另一组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P<0.05)。其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治疗前两组偏头痛患者眩晕残障量表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情感+躯体+功能)为(22.55±5.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2±6.05)分(P<0.05)。前庭康复治疗可辅助提升药效,强化患者平衡能力,进而减轻眩晕残障程度。规律性治疗使患者眩晕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负面情绪、不良机体因素也随之消失[8-10]。盐酸氟桂利嗪可有效抑制偏头痛,在其基础上辅以康复训练,锻炼患者视觉能力,改善眩晕症状,文章结果显示,观察组偏头痛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眩晕发作次数(3.14±0.28)次以及持续时间(4.08±0.28)min 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视觉凝视训练可以加速患者脑活动功能的康复,减轻耳内前庭功能障碍引发的疼痛症状[11-12]。

综上所述,前庭康复+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偏头痛症状,降低其眩晕残障程度,改善患者情感及躯体功能,综合疗效优。

猜你喜欢
前庭持续时间偏头痛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