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地区麦秆菊常规种生产技术

2024-04-06 23:00潘艳花王卫成唐小刚任家玄
西北园艺(果树) 2024年1期
关键词:苞片河西制种

汤 玲 潘艳花 王卫成 唐小刚 任家玄

麦秆菊(Helichrysum bracteatum Andr.),别名蜡菊、脆菊、铁菊、草帽花等,是菊科蜡菊属1 年生或2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草原和丛林地,在东南亚和欧美栽培较广,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麦秆菊既可作花坛、花带、花境、林下地被等园林造景布置及家庭园艺盆栽花卉, 也可作为优质的干花或切花材料,用于插花、制作花艺装饰品;麦秆菊因总苞片色彩丰富绚丽、坚硬蜡质光亮、不凋谢、不褪色、花期长而闻名,被誉为天然的“干花工艺品”;此外,麦秆菊还具有药用价值, 其花茶能清热祛暑、 提神降压、 增强身体自愈能力。 麦秆菊以种子繁殖为主,近年来, 因其用途广泛多样, 麦秆菊的用种量也逐年上升。

甘肃省河西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条件,是我国核心制种基地之一,其中酒泉、张掖等地的花卉制种是甘肃制种产业的一部分, 大量繁殖各种花卉种子以满足国内外花卉生产需求, 麦秆菊在甘肃河西地区繁殖区域逐年稳定增长。 本文详细阐述甘肃省河西地区麦秆菊常规制种生产过程, 以期对麦秆菊制种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植物学特性

麦秆菊株高30~150 cm,可分高、中、矮型和大花、小花型等品种。 全株被微毛,茎秆粗壮,硬而直立,茎分枝较多,叶片互生,条状披针形,全缘,叶柄短。 头状花序单生主枝或侧枝顶端,花径3~6 cm,有红、橙、黄、金、紫、粉、白、复色等多种颜色,花期7—9 月。 总苞多层,瓦状排列,外层苞片短,内部各层苞片伸长呈花瓣状, 苞片因含硅酸而呈膜质, 光泽感强,质感似麦秆,呈现油画般的色彩。 管状小花聚集形成黄色的花盘。 花在晴天开放, 阴雨天及夜间闭合。 瘦果灰褐色,无毛,呈短棒状,或直或微弯,略呈四棱形,种子千粒重0.7~0.9 g。

麦秆菊喜欢温暖、光照充足,不耐寒,忌高温,栽培土壤需疏松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排水不畅易导致植株死亡。夏季高温天气易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花量少、质量差。 从播种至开花需要120~140 d。

2 栽培技术

2.1育苗床整理 播种前整理育苗床,土壤施入少量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深翻犁碎、整细整平后,浇透水,播种前保持土壤湿润。

2.2种子处理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常规杀菌剂浸种30 min,同时清除空瘪及霉变种子,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种12~24 h,促进种子萌发,晾干,待用。

2.3播种 采用小温室播种育苗,春季3 月下旬至4 月初播种,播种时将种子与草木灰混合均匀撒播,用过筛细土覆盖0.3~0.5 cm,轻柔喷透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18~23 ℃,播种后5~7 d 出苗,出苗率70%~80%,及时揭掉薄膜,以防幼苗徒长,适当间苗,开始幼苗期管理。

2.4幼苗期管理 麦秆菊幼苗生长适宜温度9~25 ℃,喜温暖耐轻霜,忌高温。需注意在晴天午间及时通风透气, 防止温度太高导致幼苗死亡。 3~4 片叶时分苗,移栽株距6~8 cm。 分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当遮阴利于缓苗。 幼苗期耗水量较小,晴天可4~5 d 浇水1 次,阴雨天可7 d 浇水1 次。定植前1 周,应逐步加大温室的通风量、增加幼苗的光照度,使幼苗逐渐适应露地环境,利于提高露地定植幼苗存活率。

2.5定植 因麦秆菊怕涝,所以采用起垄种植。垄高15 cm, 定植株距40 cm, 行距50 cm, 亩保苗3 200株。 栽培地施入有机肥200~300 kg/亩和15~20 kg/亩氮磷钾复合肥,深翻混匀。麦秆菊幼苗长至7 片叶、高8~10 cm 时即可定植, 在甘肃河西一般在5 月上旬,定植时间不宜过晚,最好选在多云、阴天或傍晚进行。定植前苗床浇透水,带土移植,以防伤根,增加缓苗时间。 栽后浇足定根水,用细土封好根部土壤裂口。

2.6大田管理 定植后要加强田间管理, 使植株生长旺盛。定植后1 周浇缓苗水,之后浇水见干见湿。浇水2~3 d 后,中耕除草,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氮肥勤施,每月追肥1 次,用量不可太大,否则易导致植株徒长而纤弱、花小色淡、苞片膜易裂等。 现蕾及花期,补充2~3 次磷钾肥,可使花朵颜色更加艳丽,质地更加坚硬。 若出现叶片黄化现象, 可每隔15 d 喷施1 次1 000~1 500 倍硫酸亚铁。 施肥时要避开花、叶,避免花、叶受污染而腐烂。由于麦秆菊的花期较长,种子成熟较晚,应在盛花期过后(8 月上旬)控制水肥,否则后期返青较为严重,不利于种子成熟。 为促进萌发更多花枝,收获更多种子,可根据品种情况在苗期进行1~2 次摘心。 时常观察制种田的植株,及时清除杂株,保证种子纯度。 在抽薹至开花前期,株间及时搭架,使花茎挺直,防止倒伏,便于后期种子采收。

2.7病虫综合防治 麦秆菊常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卷叶虫和蛴螬等,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灰霉病、茎腐病和锈病等。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前观测,对症用药,交替用药。

2.8成熟及采收 麦秆菊花期长, 花朵陆续开放,种子成熟期不一致,采种也要每天进行,一般8 月上旬开始,霜降时结束。 待花盘中心向上凸起、花苞片向下卷曲时为最佳采收时间。 晴天上午白色种毛膨松散开时采种,选择颜色深的花头,不宜在日照正盛时采收,因种毛干燥瘦果易浮起,种子容易散落而造成损失。种子放在阴凉干燥处晾干,清理混杂的苞片及种毛,以免种子发霉。

猜你喜欢
苞片河西制种
西藏苔藓植物新记录科
——苞片苔科
4种姜荷花苞片色素成分特征分析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珙桐苞片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特征
升级版河西之战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荒漠半灌木白滨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生态意义
河西行(组诗)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