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审视和实践进路

2024-04-08 05:10王浩州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文化

韩 影,王浩州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870)

1 “两个结合”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意义

1.1 讲好中国故事是以文载道之责

首先,着眼历史发展脉络,讲清中国改革发展之“道”。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特别是要聚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些故事承载着中国价值,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1]。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故事,也使国际社会能通过丰富生动的视角和普通党员的先进事迹走近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进一步认同并支持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其次,推进文化自信自觉,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之“道”。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文化赋予鲜活生命力,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让更多受众群体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致内涵与烟火气息。与此同时,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也是在将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行交流互鉴,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与新生机。讲好中国故事,也为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启新的篇章,让我们对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充满信心和底气。最后,引领青年勇于担当民族复兴重任,讲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发展之“道”。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时代内涵,生动讲述我国在推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的协调发展上作出的伟大贡献[2],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认识,要通过故事的思想传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1.2 讲好中国故事是以文传声之需

首先,讲好中国故事是提振文化软实力之“声”。当今世界出现了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变化,国际竞争不单单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上展开较量,也逐渐在文化文明软实力上开始较量。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优秀文明的重要举措,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深化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筑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将“文化软实力”逐渐转化为“发展硬实力”。其次,讲好中国故事是强化思想凝聚力之“声”。中国故事精彩非凡、历久弥新,但也需要用蕴藏着丰富中国道理的叙事文本和叙事逻辑,以中国话语进行讲述和传播。随着全媒体的快速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日益扩大,在国际传播领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也显著增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影视剧作品、新闻报道,抑或是自媒体短视频,人人都可以结合自身所见、所思、所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植根人民生动实践,提升了中国人民与中国故事的共情感、同理心、亲和力。最后,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国际话语权之“声”。在国际舆论场中,西方的霸权主义势力用西方的理念、结论和双重标准的方式来恶意描述我国的发展实践之路。讲好中国故事是在秉持全球视野的基础上,以中国话语、中国叙事全面讲述中国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担当,立体化阐述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人民有底气、有定力做到勇于发声、善于发声、主动发声,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真正做到展形象、强国力、促安全,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1.3 讲好中国故事是以文化人之要

首先,讲好中国故事意在培育具有中国精神之“人”。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3]。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深刻领悟中国精神,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解读,切实起到教育、引导、激励的作用,让精神信仰深入时代更深入人心。其次,讲好中国故事意在培育具有审美能力之“人”。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但民众的审美能力仍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部分民众缺乏系统性认知,从而容易产生文化盲从、缺乏自信的问题。讲述中国故事要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故事的创新形式、表现张力和新鲜特色,结合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故事等素材融入讲述,将硬性内容转化为柔性故事,用新颖的表现手法既完美体现故事内容,又真正提升民众的审美能力,激发民众的情感认同,切实促进民众文化自信、艺术自信。最后,讲好中国故事意在培育德才兼备之“人”。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聚焦新时代青年关注的热点、兴趣点,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与青年人构建连接,进行思想交流、教育引导,有效实现人才内涵式培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教育中,可以融入中国故事元素,真正以文化人,激励青年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前途命运之中,以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2 “两个结合”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目标

2.1 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

在国家层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新性发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益于向世界展示一个文化大国的生动形象,从而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4]。在社会层面,要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内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有助于更好地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凝聚力,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在个人层面,要传承和发扬好中国优秀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宣传口号上。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要付之于行动,多听、多读、多看、多学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通过讲述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使中华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2.2 传递中国理念,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

讲好“四个历史时期”“四个伟大飞跃”的伟大实践,不仅是讲好中国发展故事的题中之义,更是“两个结合”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应有之义。一是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如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的故事;二要讲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的故事[5];三要讲好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故事;四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故事[6]。

2.3 展示中国愿景,讲好国际互动的故事

在政治方面,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意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作用,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聚焦讲好中国主张、中国价值。在经济方面,中国始终注重国内国际的平衡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获得提高。我们既要讲好我国在新发展阶段中的新发展理念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要求,也要讲好我国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故事,展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作用和贡献。在文化方面,我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变化,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冬奥会”“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以及电影、纪录片等媒体作品中,都十分注重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展示中华文化符号,以此提升我国文化强国的国际形象。在社会方面,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对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回应了国际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期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范本,让中国声音在国际上得以广泛传播。在生态文明方面,要讲好我国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故事,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彰显我国在国际互动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 “两个结合”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进路

3.1 深挖文化内核,明晰故事源头的道理

首先,要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课堂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引导广大青年做中国故事的传承人、讲述人,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其次,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集合了我国各民族的壮丽文化瑰宝,也对世界人类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外交的生动名片。因此,无论是对青少年的国学经典启蒙,还是对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品鉴,在大中小一体化的教育实践中,要着力加强文化赏析方面的培养,使各年龄阶段、各认知层次的学子能认真提炼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国,诠释好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最后,要讲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坚韧前行、奋发有为的故事。讲透“中国方案”,讲清“中国态度”,讲实“中国数据”,归根到底都是在讲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故事。因此,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景,生动讲述好中国发展和实践中辉煌成就背后的理论、制度和文化优势,讲述好人民的信任、信心、信仰,这些都是增强讲好中国故事说服力的关键所在。

3.2 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讲“我们”的故事

首先,精神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灵魂,要传承并发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既要做到逐一学习并讲清伟大精神的深刻内涵,讲好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的使命担当,更要从伟大精神的发源地出发,讲好在故事背后的这一历史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困苦、顽强拼搏的斗争故事,生动阐释伟大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深刻挖掘英雄模范典型事迹,以中国叙事的文本逻辑构建好中国的英雄图谱。在家庭、学校、社会各层面中,在教育教材、影视作品等媒介中,要鼓励推动形成“人人尊重英雄、人人学习英雄、人人争做英雄”的良好社会风气,用英雄模范的事迹和精神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弘扬英雄精神。最后,要讲好新时代故事。着眼于人民实践,用普通人的故事更好地打动人心,讲好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疫情防控等诸多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和新时代中国人奋斗追梦圆梦的故事,紧跟我国发展大势,结合具体实际,拓宽国际视野,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向全球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同时,以中国故事关注全球性问题,表明中国立场、宣传中国理念、提供中国方案、守护人类大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

3.3 强化多元主体,提振与青年沟通的能力

首先,要通过教学课堂、学术讲座、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青年了解中国故事,主动加入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之中。在教学课堂上,通过讲授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故事的内涵和价值。通过讲座和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文化艺术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作经验,激发青年对中国故事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团队参与到文化活动、博物馆和展览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为场馆受众提供解说和服务,增加青年学子了解中国故事的机会,培养青年的家国情怀,坚定青年文化自信,为中国故事的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贡献青年力量。其次,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平台和渠道,在重大活动和赛事举办过程中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大型活动的开幕式或闭幕式上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中国的艺术之美,在活动场地的布置中融入传统的建筑风格、装饰物等元素,设置“非遗”体验打卡点,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氛围,以创新视角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故事。最后,青年是互联网原住民,我们既要精心创造网络作品,积极营造网络文化氛围,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也要鼓励青年参与到媒体创作和传媒领域中,通过文字、影像等形式,生动展示具有中国青年特征的中国故事优秀作品。

3.4 构建话语体系,赋能国际传播的话语权

首先,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心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思想理论以新概念、新表述等形式展示中国方案和中国文化,推动国际传播平台建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和观点,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成就[8]。同时,在国际上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文化交流,通过沟通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以此互学互鉴,也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传播影响力。其次,构建中国叙事体系,要以叙事文本内容为重点,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中国道理融入于故事之中,打造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中国故事,包含科技创新、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报道和分析,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国际责任担当,增强国家形象和话语权。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国际传播机构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叙事主体和叙事技巧等方面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播国家的声音和价值观,以更大的作为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让世界看到、听到新时代的中国。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眼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谁远谁近?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