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A 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4-04-08 08:27蔡先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期
关键词:管腔冠脉斑块

蔡先伟

(南漳县中医医院影像科 湖北 襄阳 4415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心绞痛是其最主要表现形式,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狭窄甚至闭塞而诱发,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随病情进展可诱发多种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1-2]。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评估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发生风险尤为重要。冠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其可重复性良好,能清晰显示血管壁粥样硬化改变及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经临床证实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3-5]。目前,临床关于冠脉CTA 辅助诊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研究尚无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因此,本研究以68 例疑似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冠脉CTA 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诊断效能,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22 年8 月—2023 年8 月 南 漳 县 中 医 医院收治的68 例疑似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 例,女26 例;年龄41 ~76 岁,平均(59.03±5.40)岁;体质量指数18 ~28 kg/m2,平均(24.02±1.36)kg/m2;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33 例,高脂血症20例,糖尿病12例。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6];(2)入组前2 周内无相关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史;(3)均行CTA 检查,并于外院行CAG 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4)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2)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3)既往心脏大型手术史或支架植入术;(4)CTA 检查禁忌证或对比剂过敏;(5)合并恶性肿瘤;(6)合并精神、认知障碍,依从性差患者。

1.2 方法

1.2.1 冠脉CTA 检查 选择SOMATOM go.Fit 62 排螺旋CT 机进行检查,检查前嘱咐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确保心率保持<70 次/min,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先行常规CT 扫描,设置参数:管电压120 kV,电流200 mA,自动螺距,层厚0.625 mm,矩阵512×512,扫描范围由气管隆嵴部位直至心脏膈面,平扫结束后,经肘正中静脉利用高压注射器团注60 ~80 mL 碘海醇[厂家: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00599],速率5 mL/s,扫描延迟时间5 s,屏气时间为10 s,利用心电门控技术在一次屏息状态下完成心脏容积数据采集,将原始数据上传至后台处理工作站,利用冠状动脉分析软件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以及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

1.2.2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 收集各病例外院检查资料,检查前嘱咐患者禁食、禁饮2 h,穿刺置管部位为桡动脉,置管后沿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依据常规选择投照体位进行检查,造影剂选择优维显(厂家:Bayer Pharma AG,国药准字:J20180039,规格:200 mL),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由2 名具有10 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心血管介入医师评估冠脉狭窄程度。

1.3 观察指标

(1)冠脉CTA 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与CAG 结果比较。(2)冠脉CTA 检查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与CAG 结果比较,冠脉狭窄率(%)=(1-a/b)×100.00%,其中a为狭窄管腔直径,b为正常冠状动脉管腔直径。闭塞:100%,重度狭窄:75%~<100%,中度狭窄:50%~<75%,轻度狭窄:25%~<50%,轻微狭窄:<25%。(3)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组及单纯冠心病组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比较。斑块负荷(%)=(斑块体积/血管体积)×100.00%[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脉CTA 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与CAG结果比较

以CAG 检查为金标准,冠脉CTA 诊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灵敏度为89.58%(43/48),特异度为90.00%(18/20),准确率为89.71%(61/68),见表1。

表1 冠脉CTA 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与CAG 结果比较单位:例

2.2 冠脉CTA 检查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与CAG 结果比较

以CAG 检查为金标准,冠脉CTA 诊断冠脉狭窄的总符合率为91.18%(62/68),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闭塞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44%(17/18)、91.30%(21/23)、90.91%(20/22)、80.00%(4/5),见表2。

表2 冠脉CTA 检查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与CAG 结果比较单位:例

2.3 两组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比较

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组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水平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见表3。

表3 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水平比较(± s,%)

表3 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数 冠脉狭窄程度 斑块负荷单纯冠心病组 20 46.25±4.69 21.06±4.11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组 48 58.47±6.50 28.41±5.25 t 7.608 5.580 P<0.001 <0.001

2.4 典型病例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冠脉CTA 影像学征象见图1。

图1 冠心病心绞痛冠脉CTA 影像学征象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冠心病患病率也呈明显递增趋势,而心绞痛作为冠心病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不仅会加重病情进展,同时也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8]。现阶段,CAG 是临床辅助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最有效手段,可对冠脉病变解剖结构、心肌灌注情况等进行系统分析,进而为疾病诊断提供精准的影像学参考信息,但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创伤性,故不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9]。由此可见,积极探索安全、高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效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脉CTA 在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常规冠脉造影相比,其具有无创性的优势,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以多平面、多方位成像的形式动态观察动脉血管内部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还有助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程度及范围[10-11]。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冠脉CTA 能准确地识别冠状动脉病变,并可及时检出早期的以及未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的粥样斑块,为介入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2-13]。也有研究报道,冠脉CTA 与CAG 诊断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99,P<0.05)[14]。本研究结果显示,以CAG 检查为金标准,冠脉CTA 诊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85%,且对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总符合率高达91.18%。说明冠脉CTA 能清楚显示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改变以及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提高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诊断效能。

在冠心病心绞痛病情发展过程中,斑块表面纤维帽结构发生降解,进一步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血液循环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血栓形成,从而加重冠脉狭窄程度甚至闭塞[15]。也有研究报道,斑块构成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尤其是斑块负荷进展可增加栓子脱落、破裂等现象的发生风险,这也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6]。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组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水平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梁洁等[7]研究报道,冠脉CTA 是辅助诊断稳定型心绞痛斑块负荷进展的有效方法,支持本研究论点。进一步说明冠脉CTA 可早期发现管腔狭窄的粥样斑块,并可对斑块负荷做出定量评估。

综上所述,冠脉CTA 可提高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诊断效能,且能准确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负荷,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定性、定量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管腔冠脉斑块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