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季节儿童MP 感染的CT 影像特征及影像学分型

2024-04-08 08:28陈萌萌周琦芳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期
关键词:年龄段分型影像学

陈萌萌,周琦芳(通信作者)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影像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可引起较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其致病机制较复杂,黏附损伤、多因素诱导的炎症损伤、宿主免疫应答引起的间接损伤等均可能参与其中[1]。学龄前、学龄期儿童群体感染MP的风险较高,是该群体出现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因[2]。据调查,儿童MP 感染的发生率约为27.6%~33.2%,秋冬两季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夏两季[3-4]。诊治实践中,由于MP 感染患儿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发病形式多样,漏误诊风险较高,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患儿病情加重。支原体培养是鉴定MP 感染的“金标准”,但MP 体外培养的难度较高,耗时较长,多数情况下仍需借助血清学检测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获取有助于判断患儿病情的指标与影像特征。在影像学检查方面,CT 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结节状实变影、树芽征、纵隔淋巴肿大等表现均可能提示MP 感染风险。且有证据表明,将胸部CT 征象与血清指标合用,能够提升MP 感染鉴别诊断的准确率[5]。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流行季节儿童MP 感染的CT影像特征及影像学分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22 年12 月—2023 年12 月 期 间 苏 州 大 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7 例MP 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33 例链球菌属肺炎(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年龄为1 ~12 岁;(2)完成胸部CT 检查;(3)符合MP 感染[6]或SP 感染[7]的诊断标准;(4)CT 检查结果与其他临床资料基本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2)伴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3)合并血液病者。

1.2 方法

胸部CT 检查:采用GE 64 排螺旋CT 机进行检查,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自动调节管电流(40 ~100 mA),层间距0.5 mm,层厚5 mm。指导、协助患儿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肋膈角下缘,于患儿平静呼吸状态下完成轴位CT 扫描。扫描结束后,对获取的CT 图像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病灶部位、密度、形态、胸腔积液等情况。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由2 名以上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科医师完成。

血清MP 抗体检测:入组患儿均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留取血清,以3 000 r/min 速度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P-IgM、MP-IgG,试剂盒购自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阳性的判定标准为S/CO >1.0。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清MP 抗体阳性率。(2)比较两组胸部CT 主要征象以及胸腔积液情况。(3)对MP 感染患儿的影像资料做进一步分析,按年龄进行划分,将47 例患儿划分为幼儿组(19 例,1 ~<3 岁)与学龄组(28 例,3 ~12 岁),比较两组各类征象特点。(4)根据CT 影像的病变累及结构及范围,对患儿进行CT分型。分型标准:Ⅰ型,主要侵犯各级支气管、周围中轴间质;Ⅱ型,除细支气管外,所属次级肺小叶以外结构受累;Ⅲ型,可见肺段性、亚段性炎性实变;Ⅳ型,以大叶性肺炎表现为主;Ⅴ型,肺叶体积缩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表现及血清MP 抗体阳性率比较

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入院时均有发热表现,其他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咽痛、头痛,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MPIgM、MP-IgG 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表现及血清MP 抗体阳性率比较[n(%)]

2.2 两组CT 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网状影征、磨玻璃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T 检查结果比较[n(%)]

2.3 不同年龄段MP 感染患儿的CT 影像特征

在47 例MP 感染患儿中,不同年龄段患儿的CT 影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段MP 感染患儿的CT 影像特征[n(%)]

2.4 不同年龄段MP 感染患儿的CT 影像学分型

47 例MP 感染患儿的CT 影像学分型以Ⅱ型(支气管肺炎型)为主,占比为53.19%,不同年龄段MP感染患儿的CT 影像学分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20,P=0.001),见表5。

表5 不同年龄段MP 感染患儿的CT 影像学分型[n(%)]

3 讨论

在流行季节,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负担较重,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病种与病因,是确保患儿得到合理救治的关键。但MP感染患儿的疾病诊断具有特殊性。一方面,MP 感染、SP 感染引起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本研究纳入的80 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其他症状(咳嗽、咽痛、头痛)也无明显差异,故仅通过症状观察与常规查体等方法,很难准确识别MP 感染;另一方面,MP 感染的病原学检查耗时较长,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MP 抗体检测为例,王小妹等[8]发现,MP-IgM 检测对MP 感染的灵敏度可受到病程的影响,病程<7 d 时对应的灵敏度为68.00%,病程≥7 d 时对应的灵敏度为93.75%。本研究中,根据两组血清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MP-IgM、MP-IgG 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既往文献结论一致[9]。上述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对MP 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从流行季节儿童MP 感染的早期诊治需求考虑,MP 抗体检测仍存在自身局限性。

本研究针对CT 检查在MP 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重点总结流行季节患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发现,MP 感染与SP 感染患儿的多个征象存在明显差异。支气管壁增厚与血管束增厚为肺部CT 检查的常见征象,可能与支原体、细菌、病毒感染有关,本研究中,观察组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感染后的病理变化分析,MP 进入患儿体内后,可引起支气管壁水肿与炎性浸润等问题,炎症持续刺激,将导致支气管壁逐渐增厚。朱志杰等[10]统计发现,MP 感染患儿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的出现率分别达到100.00%、80.95%,与本文结论一致。网状影征多与间质性病变有关,除肺部炎症外,还可见于药物相关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结缔组织病等多种类型病例,此类疾病的鉴别难度较大,需要结合肺部组织受累情况、网状影的分布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MP 感染患儿,网状影的出现,可能是肺小叶、肺泡间质浸润的结果。与之相比,SP感染患儿的病变多局限在肺泡腔内,与MP 感染存在一定的差异,故网状影征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磨玻璃征中的病理基础为间质性病变、气腔病变,任何可能导致内部气腔密度、肺血容量等重要因素发生改变的疾病,理论上均可出现磨玻璃征,故该征象在多种肺部疾病中均有发现。本研究中,观察组磨玻璃征的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MP、SP 感染后病理变化的差异性有关。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儿中均有胸腔积液出现,但观察组的占比更低。胸腔积液与炎症渗出过程有关,MP 感染后,受直接、间接损伤的影响,患儿可出现胸膜炎症,引起受损细胞释放活性物质增多、渗出增加等问题,加之胸膜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多因素综合作用,最终促进积液的形成。而SP 感染患儿胸腔积液的出现率更高,可能与此类患儿上述过程的变化更显著、炎症反应更重等有关。

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段MP 感染患儿的CT 影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患儿的CT 影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考虑,上述MP感染患儿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可能不会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影像学分型对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发现,47 例MP 感染患儿中,CT 影像学分型为Ⅱ型(支气管肺炎型)的占比最高,达到53.19%,且从不同年龄段呈现的差异分析,幼儿组主要分布在Ⅰ型、Ⅱ型,而学龄组虽然也以Ⅱ型为主,但Ⅲ型、Ⅳ型、Ⅴ型的占比均高于幼儿组,这与胡姝雯等[11]报道的结论一致。由此分析,随着患儿年龄的变化,CT 影像学分型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变化。与Ⅰ型、Ⅱ型患儿比较,Ⅲ型、Ⅳ型、Ⅴ型的严重程度更高,故后续可围绕不同分型对应症状表现的严重程度、预后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CT 影像学分型的价值。

综上所述,流行季节发病的MP 感染、SP 感染患儿,其临床表现具有相似,MP 抗体检测虽有明显差异,但也存在自身局限性,采用CT 检查方式,支气管壁增厚、网状影征等CT 影像特征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不仅如此,结合患儿年龄以及CT 影像学分型等信息,CT 检查能够为MP 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重要指导,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并尽快予以治疗,避免出现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时机等问题。

猜你喜欢
年龄段分型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