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胃动素的影响

2024-04-10 08:30赵明裕姜蕊
医疗装备 2024年5期
关键词:胃动素修补术腹股沟

赵明裕,姜蕊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腹股沟疝为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复发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多, 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无张力疝修补术常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胃动素是胃肠道内分泌的一种多肽,由22 个氨基酸组成。其受体主要分布于胃窦的神经组织(N 型)和十二指肠平滑肌组织(M 型)内[1]。胃动素作用于乙酰胆碱M 受体促使平滑肌收缩,作用于N 受体,刺激乙酰胆碱释放[2-3]。同时,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期间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0 例,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腹股沟斜疝24 例,腹股沟直疝 16 例;合并高血压 5 例,糖尿病9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腹股沟斜疝 24 例,腹股沟直疝19 例;合并高血压 7 例, 糖尿病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者,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处理,包括病情观察、常规换药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前需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生理状况,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疾病的发病机制、手术治疗方案及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对患者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予耐心的关心和帮助。叮嘱患者保证足够的睡眠,术前8 h 禁食。同时由于术后阴囊水肿,皮肤菲薄,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阴囊及会阴处皮肤。此外, 还要对患者的肠道进行清洁,防止术后出现腹胀或排便困难等。留置导尿管,防止手术伤害患者的膀胱而影响排尿功能。另外,术中告诉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及呼吸等指标,保证患者体内有足够的血氧含量;注意患者的切口,对于切口出现开裂、渗血或感染等,予以及时处理。预防患者术后出现腹内压 增高的情况;术后要对患者进行止咳、消炎等处理,尽量减少对腹部的冲击力,减少切口出现开裂的 可能性。同时为预防术后切口的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换药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临床指标对于有吸氧需要的患者进予1~2 d 的吸氧治疗,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术后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评分[4]。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0~10 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

1.3.2 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观察患者的血肿、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及术后1 年复发情况。

1.3.3 血清胃动素水平

于术前及术后24 h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动素。

1.3.4 护理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总分 100 分, 评价标准为非常好(>90 分)、较好(75~90 分)、一般(60~74 分)、不好(<60 分)。总体评价 =[(非常好 + 较好 + 一般)例数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注: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9.14±1.23 3.11±0.23观察组 40 7.63±2.51 8.26±0.40 t 3.286 5.231 P<0.05 <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数(%)]

2.4 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

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干预后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pg/ml,±s)

表4 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pg/ml,±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356.14±25.23 310.34±30.23观察组 40 360.63±36.51 268.26±19.40 t 0.862 29.231 P<0.05 <0.05

3 讨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其克服了传统手术(即不用补片的缝合修补法)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分明,且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故命名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开展后逐渐取代了传统手术,弥补了传统手术的缺点,具有显著的优势[5]。但术后仍有一些疼痛症状再次出现,恢复时间较长,一般要卧床3 d,术后3 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的运动。

研究证实,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6]。围手术期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综合性干预,如术前通过予以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能够增加患者对手术及疾病等知识方面的了解,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同时向患者提前介绍手术相关情况,并讲解成功经验,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从而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有利的配合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并予以科学的饮食及疼痛、并发症指导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腹股沟解剖特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处理,适合患者的修补方法、充填材料与缝合固定方法进行选择,并协助术者完成手术,及时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疼痛为术后最常见 的并发症,国内外对此报道不一,其发生率可高达 51.6%[7-8],病因包括异物刺激反应、组织损伤、神经损伤等[9]。 胃动素为消化道激素,是由2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布在全部小肠,其作用是促进和影响胃肠运动及胃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输,这种生理作用主要通过激发消化间期肌电活动Ⅲ相,促进胃强力收缩和小肠分节运动,该运动可周期性产生并向小肠远端传播,从而可加速小肠的传递时间[10-13]。另外胃动素有增加结肠运动的作用,故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肠道蠕动加速,使肠内容物加快通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14-16]。本研究中,两组干预后的血清胃动素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的胃肠功能改善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姜红等[17]报道的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同时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考虑可能与降低血清胃动素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胃动素修补术腹股沟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运动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