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通气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对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2024-04-10 08:30施爽爽邱黎黎
医疗装备 2024年5期
关键词:耐受性面罩舒适度

施爽爽,邱黎黎

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台州 318050)

Ⅱ型呼吸衰竭以持续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为特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通常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干预[1]。以肺部感染控制(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PIC)为切换点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序贯策略,即有创通气患者在达到PIC 窗口指征时即时切换为NIPPV,缩短COPD 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改善预后[2-3]。但受多种因素尤其是患者耐受性的影响,约15%~25%的患者NIPPV 失败,导致重新恢复有创机械通气[4],因此迫切需要可替代的呼吸支持方法。经鼻高流量氧 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可 以 在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通过特殊的鼻导管提供高流量混合气体,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5-7]。但既往研究多从撤机成功率和改善呼吸功能等临床方面评价有创通气序贯HFNC 的干预效果[8]。基于护理视角去分析撤机失败原因和HFNC 对护理指标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有创通气序贯HFNC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 年2 月至2023 年5 月于医院接受有创通气的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PPV 组(60 例)和HFNC 组(60 例)。NIPPV 组 男36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64.64±10.34)岁,平均COPD 病程(8.65±2.34)年;吸烟8 例;并发症:糖尿病12 例,高血压31 例,冠状动脉疾病15 例,慢性肝病4 例,慢性肾病15 例,脑血管疾病8 例,恶性肿瘤7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64.64±10.34)岁,平均COPD 病程为(9.24±2.62)年;吸烟6 例;并发症:糖尿病16 例,高血压25 例,冠状动脉疾病21 例,慢性肝病6 例,慢性肾病11 例,脑血管疾病9 例,恶性肿瘤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K20230803)。纳入标准:符合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1];肺功能Ⅲ级及以上;年龄18~85 岁,排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有创通气撤机前,所有患者由管床医师根据通气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有创通气参数设置。PIC 窗口出现指征[2-3]:(1)较有创通气前痰量显著减少,痰液色泽转为白色或浅色,黏稠度明显降低,且<Ⅱ度标准。(2)床旁X 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感染浸润片状阴影较通气前明显吸收,无显著融合斑片影。(3)需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指标:体温明显下降且<38 ℃,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至10×109/L 以下。当PIC 窗口出现时,撤除有创呼吸机并进行以下干预。

NIPPV 组予无创呼吸机(伟康V60 无创呼吸机,飞利浦PHILIPS),设置为S/T 模式,并使用ZS-MZ-A 型多功能机械通气面罩(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自适应方法调整NIPPV 设置:初始呼气压力气道压力设置为4 cmH2O,并逐渐增加压力水平。吸气气道压力初始设定为8 cmH2O 并逐渐升高,调整压力水平和吸入氧浓度分数,保持呼吸速率≤ 28 次/min,脉氧饱和度88%~9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 45~60 mmHg(1 mmHg=0.133 kPa)。

HFNC 组采用费雪派克PT101AZ 型呼吸湿化治疗仪(新西兰Fisher & Paykel 公司),选择合适的鼻导管规格。初始气流设定为50 L/min,并根据患者耐受性进行调整。HFNC 的绝对湿度为44 mg H2O/L,温度为37 ℃,调整FiO2以保持SpO2在88%~92%。

1.3 观察指标

(1)撤机失败及其原因:撤机失败定义为患者重新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护理指标:患者舒适度评分、呼吸困难(Borg 评分[9])、鼻面部皮肤压伤发生率、导管/面罩意外位移次数。使用10 cm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舒适度,其中1 cm 表示非常不适,10 cm 表示非常舒适[5]。(3)血气分析结果:撤机后即刻(0 h)及撤机后6、24、48 h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和pH。(4)生命体征:撤机后即刻(0 h)及撤机后6、24、48 h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tate,R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M(Q1,Q3)表示,采用Mann &WhitneyU检验,重复测量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并采用Bonferroni 事后检验比较各时点的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撤机失败率及失败原因比较

HFNC 组撤机失败率低于NIPP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 组因不耐受导致撤机失败的人数占该组总失败人数的50.00%(4/8),HFNC 组无因不耐受导致撤机失败的患者(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撤机失败率及失败原因比较 [例(%)]

表2 两组护理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指标比较

HFNC 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NIPPV 组,HFNC组鼻面部皮肤压伤和导管/面罩意外位移次数低于NIPP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时点血气分析参数的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HFNC 为高流量鼻导管氧疗;NIPPV 为无创正压通气;PaO2 为动脉血氧分压;PaCO2 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OI 为氧合指数

指标 例数 撤机即刻 撤机后6 h 撤机后24 h PaO2 (mmHg)HFNC 组 60 76.71±15.22 78.74±13.82 83.51±15.37 NIPPV 组 60 76.68±14.38 74.54±11.27 77.62±13.41 t 0.011 1.998 2.237 P 0.991 0.048 0.027 PaCO2(mmHg)HFNC 组 60 50.48±11.39 45.11±12.63 41.19±11.58 NIPPV 组 60 49.16±12.65 50.44±13.52 46.41±12.66 t 0.601 2.231 2.357 P 0.549 0.027 0.020 OI(mmHg)HFNC 组 60 279.33±42.02 295.19±37.81 359.14±34.15 NIPPV 组 60 278.82±47.41 278.14±36.43 337.44±35.38 t 0.062 2.515 3.418 P 0.950 0.013 0.001 pH HFNC 组 60 7.52±2.18 7.43±2.46 7.42±2.35 NIPPV 组 60 7.48±1.85 7.46±2.62 7.43±1.85 t 0.108 0.064 0.026 P 0.913 0.948 0.979心率(bpm)HFNC 组 60 98.55±13.5 92.58±17.53 88.87±18.52 NIPPV 组 60 99.70±19.65 95.54±19.25 93.44±18.52 t 0.104 2.328 4.291 P 0.963 0.032 0.012呼吸频率(bpm)HFNC 组 60 25.23±5.62 21.65±5.32 20.43±6.52 NIPPV 组 60 25.23±4.66 24.25±5.41 23.24±6.52 t 0.098 2.310 2.421 P 0.972 0.042 0.038指标 例数 撤机后48 h F P PaO2 (mmHg)HFNC 组 60 91.47±15.62 3.856 0.035 NIPPV 组 60 89.69±13.57 3.421 0.044 t 0.666 P 0.506 PaCO2(mmHg)HFNC 组 60 39.56±13.55 4.256 0.023 NIPPV 组 60 40.57±14.36 3.258 0.046 t 0.396 P 0.693 OI(mmHg)HFNC 组 60 405.24±40.55 5.845 0.001 NIPPV 组 60 397.37±36.05 4.021 0.013 t 1.123 P 0.263 pH HFNC 组 60 7.40±2.01 0.125 0.758 NIPPV 组 60 7.42±1.92 0.057 0.917 t 0.056 P 0.956心率(bpm)HFNC 组 60 87.65±16.36 3.875 0.031 NIPPV 组 60 88.10±20.84 4.011 0.026 t 0.218 P 0.872呼吸频率(bpm)HFNC 组 60 18.45±5.62 3.542 0.041 NIPPV 组 60 19.63±5.85 3.423 0.043 t 0.273 P 0.881

2.3 两组重要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参数比较

干预后6 h 和24 h,HFNC 组的PaO2、OI 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 h 和24 h,HFNC 组的RR 和HR 低于NIPP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对于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有创通气后序贯NIPPV 已被临床广泛接受,但仍存在二次插管率高、患者无法耐受NIPPV 等问题。患者对NIPPV 耐受性差是导致二次插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3]。HFNC 能够提供加温加湿的高流量氧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耐受性从而降低二次插管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HFNC 组撤机失败率低于NIPP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 组因不耐受导致撤机失败的人数占该组总失败人数的50.00%,HFNC 组无因不耐受导致撤机失败的患者,说明HFNC 可以提高患者撤机成功率得益于其更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对两组的撤机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IPPV 组不耐受发生率高于HFN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面罩吸氧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耐受性差。Hernandez 等[5]研究显示, 撤机后使用吸氧面罩导致撤机失败的患者中,不能耐受吸氧面罩的患者高达32%,而使用高流量鼻导管的仅占3.8%,可能是因HFNC 不会导致幽闭恐惧症[10],从而显著提高依从性。HFNC通过对气体加湿加温后,气体湿度可达到44 mg H2O/L,温度37 ℃,有利于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同时缓解鼻黏膜的干燥不适,因此,患者易耐受高达50~60 L/min 的气体流速。本研究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FNC 比NIPPV 的耐受性更好,既往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4]。

本研究中HFNC 组导管、面罩意外位移次数及鼻面皮肤压伤的病例数也显著低于NIPPV 组,主要是由于HFNC 鼻导管采用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带来的较高的舒适度。面罩吸氧患者除了因为不适感带导致耐受性差之外,还因生活、诊疗、沟通等频繁摘除面罩,或面罩的意外位移等原因影响依从性,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11-12]。接受HFNC的患者则不存在上述问题,所以皮肤压伤的发生率和鼻导管移位较少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6 h 和24 h,HFNC 组的PaO2、OI 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FNC 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二氧化碳潴留。分析其原因为,HFNC 能提供高流量氧气、空气混合物提供更高的氧合能力。良好的氧合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负荷,使撤机成功率提高[6];HFNC 提供的高流量气流可以形成持续的正压支持,保持患者的肺泡开放,减少肺泡塌陷。持续的正压支持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机依赖,提高撤机成功率[7];HFNC 通过高流量的气流可以提供充分的湿化,保持气道湿润。舒适的气道湿化有助于减少气道黏液的积聚,减少气道阻力,提高患者耐受性和撤机成功率。李文建等[13]研究发现,在COPD 急性发作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HFNC 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并降低二氧化碳潴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的两组呼吸频率在撤机后0 h 均较高。干预后4 h 和24 h,HFNC 组的RR 和HR 低于NIPPV组,考虑可能是由于NIPPV 耐受性相对较差,同时HFNC 死腔冲刷效应可提高有效肺泡通气[8]。HFNC 极好的耐受性和增加的有效肺泡通气[14],使撤机后整体氧合状态好转,进而RR 和HR 水平降低,与既往研究具有一致性[2,12-13]。

综上所述,在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有创通气撤机后使用HFNC 序贯治疗可以在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有效提高对无创通气的耐受性、降低撤机失败率,提高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耐受性面罩舒适度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