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设计
———以14.1.“1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例

2024-04-11 06:16武旦珠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正方形

文| 武旦珠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变革,摆脱了过去以课时为单位的传统范式,推崇以单元为整体的设计理念。这种变革体现了对数学知识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层次思考,教学设计应该体现单元整合教学内容。这种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学习体验。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确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应该是全面的、有层次的,可以涵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在每个课时中,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展开教学,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勾股定理”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讲解了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教材通过两个例子“正方形的瓷砖”和“试一试”来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做一做”的实践验证,学生先获得直接的经验,再进行总结和归纳,证明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最为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较长,而另外两条边较短,该定理证明它们之间有着精确的数量关系,为学生今后学习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奠定基础。因此,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直角三角形,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直角三角形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图形,因此,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互助、交流分享的方式来验证和应用勾股定理是非常适合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育人目标

(1)通过探究、验证、证明和应用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勾股定理的证明,让学生知道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成果之一,还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通过学习勾股定理,学生将不仅仅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科素养目标

(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性,了解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培养创新思维的种子。他们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将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教学重点】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

2.掌握勾股定理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的探究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内容与中考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探究、验证、证明和应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各类考试命题中的热门内容,通常会结合其他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其所占比例不少于10%,这体现了勾股定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学生需要充分掌握勾股定理的原理,并能够熟练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以应对中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建筑、地理测量等),引起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兴趣和重新认识,了解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程度。

1.一般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除一般关系外,还存在特殊的数量关系吗?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后,代表在全班分享交流。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提升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实验探究,生成新知(15 分钟)

【探究1】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自学:图1 是正方形瓷砖铺成的地面,标记了的着色正方形P、Q、R。那么,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是否存在特殊的关系呢?

图1

问题1:观察图形,直接写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提示学生从数和形两个角度思考,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正方形P 的面积为:SP=AC2=1

正方形Q 的面积为SQ=BC2=1

正方形R 的面积为SR=AB2=2

问题2:你能发现图1 中正方形P、Q、R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问题3: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情况下发言:

学生活动:先观察课本图1,在探索记录的过程中,要注意数形结合,思考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活动:(1)明了学情:观察学生在探究、验证结论的过程中所用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过程的合理性和严密性,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差异化指导:在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积极参与、巡视、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探究2】引导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的特点,介绍勾股定理的概念,探究:

1.图2 是利用更多的正方形地砖铺成的地面,类比探究1,学生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关系”(过程写在学案上)。

图2

(由特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必要时给学生提醒)

分析:大正方形R 的面积可以用“切割法”或“切补法”来计算。

2.完成课本109 页“做一做”,让学生动手操作,能按照要求画出图形,独立完成并验证:“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把图画在学案上,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展示和分享)

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尝试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掌握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并能正确书写逻辑推理过程,从而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探究3】学生自学:(1)根据课本第110 页的“读一读”内容,了解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深入研究《周髀算经》,利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培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祖国的情怀。

【证明勾股定理】图3 是弦图的示意图,它是一个小正方形和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试证明:a2+b2=c2。

图3

学生先尝试证明,教师可以提示:

图形是拼凑而成的,既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所以面积不会变,因此用“等积法”证明。

(2)大正方形的面积=4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

(3)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和概括: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a、b 为两条直角边的长,c 为斜边的长,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定理变形:在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则

学生活动:独立尝试用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两种形式表达勾股定理的内容。

教师活动:关注学生在证明定理过程中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便及时引导与点拨。

三、应用定理,巩固新知(20 分钟)

教师采取学生板书和学案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后组内互评,教师点评。

1.在Rt△ABC 中,已知∠B=90°,AB=7,BC=24,求AC。

分析: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用数形结合法。这里特别强调∠B=90°,防止定式思维的干扰。

分析:在Rt△ABC 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AC2=AB2+BC2

2.在Rt△ABC 中,∠C=90°,斜边为c

①已知a=5,b=12,求c。②已知b=2,c=3,求a。

师生之共同分析后,教师示范①,学生板书②。(要求规范推理过程)

解:①在Rt△ABC 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

②学生板书(要求规范推理过程),完成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教师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解题过程,特别强调几何语言的表达及其逻辑推理的准确性。

3.在操场上有两棵古树,但是不能直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请同学们利用勾股定理的知识,设计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相关数据,计算出两棵树间的距离,把你的设计方案与同学们分享。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张开思维的翅膀,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研讨。

四、课堂小结,升华新知(5 分钟)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问自己)

2.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问同桌)

3.我们能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问同桌)

五、作业设计与布置,内化新知

1.基础性作业(全体学生)

(1)课本117 页,习题14.1,第1、2 题。

(2)阅读教材118~119 页“阅读材料”的内容,体验勾股定理之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拓展性作业(有余力的学生):一个长方体的粉笔盒,它的长是10 cm、宽是6 cm、高是8 cm,一只蚂蚁在粉笔盒的顶点P 处,它想吃到与P 相对的顶点Q 处的蜂蜜,但只能沿着粉笔盒表面爬行,你知道蚂蚁是怎样爬行的吗?请你求出它爬行的最短距离。

3.推荐性作业(有兴趣的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建议有兴趣的同学撰写一篇以勾股定理为主题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分层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逐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正方形
含30°角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剪正方形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5.2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