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校园欺凌的旁观者

2024-04-16 03:31殷国雄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保护费班干部校园

殷国雄

《少年的你》是一部揭露校园欺凌的电影。电影中有个片段,警察郑易宽慰正在经受校园欺凌的女高中生陈念:“长大就像跳水,什么都别想,闭着眼往里跳就行了。”我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这句话,有学生说,大人都这么认为,那我们长大太难了。

青春既美好,又残忍:渴望独立却不被尊重,向往自由又不能经济独立,现实和梦想总是发生碰撞。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有些冲动易怒,也许一不小心就成为校园欺凌的参与者。而作为老师、家长,我们决不能做校园欺凌的旁观者甚至支持者。

校园欺凌从未离开

先讲几件和我相关的校园欺凌的事。

我上初中时,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制度,让班里的“霸王生”,也就是经常抽烟、逃学、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全部做了班干部。在正式宣布前,班主任召开班会征询意见,我问了句:“他们要是打人,怎么办?”班主任一声不吭,也不知他怎么想的,倒是那些预备班干部乐不可支。

上任没多久,这批班干部就向班上其他男生征收“保护费”,每人每周核定征收。一个班干部在教室后排声称,收“保护费”前景光明。有个成绩很不错的男生拒绝交费,被一个经常旷课、四处游荡的男生,用榔头柄在头上敲出几个包。交费截止日,我心惊胆战走进教室,才知道除了班干部以外,男生只有几个过来上课。

再過了几天,班主任挂着一张黑脸,宣布解除所有班干部职务。事后才知道,班上有男生写了举报信,征收“保护费”的事情被校长知道了。这事最终不了了之,班主任没说一句抱歉,班上这些害群之马没被处分,似乎也没退费。

我高中是在一所县中念的,学校每月放假两天半。有一次我提前半天回学校,去了当时很流行的街机厅打游戏。两个我不认识的高年级学生让我出去下,说是有事。我傻傻跟着进了一条偏僻小巷,被他们威逼恐吓地敲诈了几十元钱。事后两三天,我特别难受,觉得自己懦弱胆小又没用,怎么就不敢动手反击呢?这事对我刺激很大,深刻影响了我的高中生涯。

二十年前,我刚入职,在一所城郊初中做语文老师,还没当班主任。班上有个姓金的学生,智力水平低于同龄人,所有学科成绩都是不及格。他总坐教室最后一排,沉默寡言,不大和同学来往。印象中,他老穿一件不太合身的校服,算得上衣装老旧甚至寒酸。我没见过他的父母,现在想来,他们应该是厂里的普通工人。

有一天中午,班上有几个男生在大声吵闹。我过去了解情况,才得知姓金的学生被班上一个男生不停击打头部,姓金的男生火气上来,于是反击,结果那个男生吃了亏。据说那个男生家里是开发廊的,他还认识不少校内校外的三教九流,所以在教室公开放话,让姓金的学生放学后在校门口等着。我听完,也没当回事。

下午放学,我看见姓金的学生在校园溜达,就是不出校门,问他原因,才知道是怕被人堵在校门口。我一听就火大,从地上捡了块砖头,送他出校门。

后来那个男生因为另外一件事被我批评,他泪眼汪汪,说我捡砖头送金姓男生的事情,让他家里很生气。我当时年轻,立马回了一句:“欺负人就是不行!”

我做老师不久,听一同行私下介绍班级管理经验。他当班主任,让一个学生做纪律委员。这学生是学校混子,和校外的各种人都有交往,父亲正在监狱服刑。这学生还算听班主任的话,可能是被打服了。管理班级,这学生也是有样学样,用破损木凳的凳脚招呼中午吵闹的学生。班主任以为虽然暴力了点,但纪律被管得不错,否则调皮学生肯定上房揭瓦。

对比我做学生和做老师,人性相似,某些制度结构、管理模式没变,相同相似的校园欺凌依然存在。

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与相关建议

人性之恶若无法根除,校园欺凌会一直存在,但欺凌发生的频率与程度受环境影响。有些学生,如同跟着别人走入偏僻小巷的我,根本不知校园欺凌该如何应对。出事之后,自己反倒生出很强的恐惧感和羞辱感。

目前教育教学的实际评价标准还较单一,老师和家长更为关注考试分数,极少关注甚至不关注学生其他的成长需求。有些老师为求管理效果,甚至大搞“以恶治恶”,助长类似“酷吏”的班干部,让暴力侵犯有恃无恐;有些家长忙于生计,只求孩子上学,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如前文所述,有些学生已经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校园欺凌,其行为已经触犯法律。但限于相关法律和规定,学校管不了,警察没法管,家长懒得管,结果是大家都不管,导致后果越来越严重。

教师、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孩子首要是成长,再来谈分数,成长大于分数。孩子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做个普通劳动者,但是校园欺凌会摧残人的身心。学校需要加强关于校园欺凌的教育,教会学生应对方法,畅通沟通渠道,设立专门的校园欺凌信箱或热线,让受害者发声,让弱小者说话。

学校教育评价的单一性,对于校园欺凌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的唯分数取向让相当一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看不到未来,于是他们破罐子破摔,甚至恶意地去影响他人。因此,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就业去向,对于缓解升学压力进而减少校园欺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推进职校办学社会化,让职校生就业有“钱途”又有前途,用事实转变评价标准,让学生有上进的奔头,而不是升学无望、无所事事就闹事。

另外,还要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有些学生的所作所为已经是谋财伤人,触犯法律,只是年纪尚小。如果家长不负责,学生又被保护,那老师和警察处理起来,在法律法规上无准确依据,大概率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严重的校园暴力伤害,应该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必须明确责任和权利,否则只有权利而无行为边界,有的学生就会有恃无恐地为非作歹。

我有过被校园欺凌的经历,现在回想,依然心有余悸。希望校园欺凌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不见,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中学)

(插图:德德德)

猜你喜欢
保护费班干部校园
曾经嚣张地收“保护费”,现在只能混口饭电影院门口的“黄牛”老了
竞选班干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开心校园
传绿营支持者 向扁家要保护费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