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2024-04-16 03:31张菲菲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父子关系朱自清学情

张菲菲

山东省诸城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语文教育教学散论见于《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等刊物,部分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收录。出版专著《语文教研笔记》《语文教研手记》和诗集《东武诗草》等。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经典散文,表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中微妙复杂的父子关系,引起不止一代读者的共鸣,大多数“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都能从文中看到自己的父亲的影子,包括我。因为有共鸣,对于本文的教学,我比较得心应手:只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容易引导他们理解朴素的文字里蕴含的父子深情——至少前四届学生都是这样。

上课时,我常常会先讲述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比如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抱过我,比如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少很少,比如记忆中他唯一一次伸手扶我……讲到动情处,很多孩子眼里噙满泪水——他们的感受和我一样:熟悉又陌生的、深沉又遥远的父爱,总让我们猝不及防。于是,我顺理成章地说:“来,看看当年朱自清这么大一小伙子了,为什么总是流泪?”以流泪切入课文,再拓展一点助读资料——朱自清与他父亲之间的故事。

五年前,在省教学能手高级研修班上《背影》同课异构时,我也这般设计。最后环节,我用《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升华朱自清与父亲迟来的理解和爱,自我感觉也不错。

可是,给新一届学生教学本课时,我如法炮制,却成翻车现场。

导入环节,我又开始动情地讲故事:“在外面上学那些年,每次打电话回家,如果是我妈接的,我就唠唠叨叨至少半个小时;如果是我爸接的,我就只有一句话——我妈呢?”

学生一阵哄笑。

我接着说:“中国的父亲,大多不善表达,家里最唠叨的往往是母亲,而父亲往往只留给我们一个沉默的背影。”

很多孩子流露出不解的神态,有个孩子小声说:“我家里就我爸最唠叨。”

我却不甘心,还企图拉着他们强行代入:“我们与父亲之间交流甚少,就像本文……”

“不会啊老师,我就经常和我爸聊天,我跟我妈才没话说。”一个孩子打断了我。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列举自己与父亲相亲相爱的种种细节。他们洋溢着幸福和骄傲的话语,完全偏离了我的预设。

我尴尬地站在讲台上,仿佛一列破旧的老火车,原本要去一片荒凉肃穆的高原,走着走着却偏离了轨道,眼前突然出现一片鲜艳芬芳的花园,愕然、惊喜,又不知所措。

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些片段:上一届孩子在学习亲情主题单元时,我讲到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是男主外女主内,班上最阳光开朗的男孩坤提出异议:“我们家都是我爸洗衣做饭。”这一届的学生中,华欣爸爸经常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柯爸爸每天陪孩子打篮球,鑫宇爸爸是脾气超好的大厨。现在,我每天接女儿放学时,看到家长队伍里大多是年轻爸爸,他们热切张望的眼神那么温柔慈爱……我如梦初醒: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旧时代传统的家长作风和家庭关系已随历史逐渐远去,那些过时的老故事,再难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于是,顺着孩子们的议论,我赶紧调整思路,由衷地感慨:“看来,老师真的是过时了,你们真是幸福的一代!对我这一代和朱自清那时候来说,与父亲交流却是那样艰难。我们来读读课文,勾画出‘我和父亲之间的对话,体会一下这对父子之间的交流模式。”

孩子们带着一丝同情和疑惑,勉强进入了课文。

两周后,在全县学科示范课活动中,同学科组刚入职两年的茜老师执教《背影》。想到自己的课堂翻车现场,想到韩军、徐杰等许多名师的经典课例在前,我不禁有点担心,也有些期待。

然而,茜老师的第一个问题“这对父子的关系正常吗”,一下子就击中了我!

当代少年对文中的“父亲”形象已经产生了隔阂,要想打破隔阂,依然得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今天的父子关系的视角看昨天的父子关系,就能看出“不合常理之处”。对这些与父亲无话不谈、亦师亦友的少年而言,隐晦压抑的表达、父子间简短的交流、作者的几次流泪……这些他们无法理解之处不就是“不正常”之处吗?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与其强行将学生代入过去的时代和情境,不如让他们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对比和审视。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来诊断这对“不正常”的父子关系,就引出了对文章细节的品读和情感的揣摩,形成一个有梯度的问题链:怎么不正常(找出“不正常”的细节描写)?—为什么不正常(走近过去的“我”,了解写作背景,分析人物复杂微妙的情感)?—后来正常了吗(结合首尾段,读懂现在的“我”)?

我不由得叹服这个冰雪聰明、勤学善思的“90后”茜老师,她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对问题的巧妙设计,让我这个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自愧弗如!

学情不仅指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特征,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生活经验、时代特征。学情是教学的起点,课堂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而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但很多时候,我们所掌握的并非“真实学情”,而是“经验学情”或“理论学情”:长期从事某学段学科教学的老师积累了对这个学段学生的丰富经验,比如我;刚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则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中获取相关年龄段学生的总体特征。可我们忘了,同班学生之间有差异,同级各班学生之间有差异,每一届学生的特点更是大相径庭,“经验学情”和“理论学情”只能概括某个年龄段学生通常具有的普遍特征,过于笼统或滞后。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因年代背景不同、个体成长环境不同而存在的变化和差异,就无法掌握真实学情,教学设计就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那种一本教案用到底、一个设计应万变的做法,早该摒弃了!

教师想了解真实具体的学情,就不能囿于经验,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真正地俯下身去,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细微表征,洞察他们的知识、能力、心理、情感特征,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合理设计教学起点,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老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除了埋头读理论,还要抬头看世界,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反思总结,从鲜活的生命个体处汲取能量,虚心向新生代年轻教师学习。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僵化思维,为语文教学注入智慧的活水,语文课堂才会有生命的蓬勃气息。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教研室)

KE TANG

猜你喜欢
父子关系朱自清学情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管虎:一个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寻找平衡的第六代导演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