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产量的影响

2024-04-17 08:43柳絮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产量

柳絮

摘要:文章以辽单565(中晚熟品种)和强硕68(极晚熟品种)为供试玉米品种,设4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6.0×104株·hm-2(D1)、7.5×104株·hm-2(D2)、9.0×104株·hm-2(D3)、10.5×104株·hm-2(D4),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质量及籽粒含水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辽单565比强硕68的最大灌浆速率天数提前4 d,辽单565比强硕68的最大灌浆速率高0.16 g·d-1;成熟4 d后测定,辽单565的籽粒含水率迅速降到25%。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辽单565最高产量出现在7.5×104株·hm-2(D2),产量为18 597.4 kg·hm-2,强硕68最高产量出现在9.0×104株·hm-2(D3),产量为17 174.8 kg·hm-2。因此,辽单565具有良好性能,在7.5×104株·hm-2(D2)种植密度下可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产量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轻化工原料。辽宁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自然条件优越,对玉米种植十分有利。密度是影响玉米种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根据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熟期玉米品种与最佳的种植密度,为玉米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辽单565(中晚熟品种)和强硕68(极晚熟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设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6.0×104株·hm-2(D1)、7.5×104株·hm-2(D2)、9.0×104株·hm-2(D3)、10.5×104株·hm-2(D4);裂区为玉米品种,即辽单565与强硕68。采用等行距种植方式,行长5 m,行距60 cm,每个小区共种植6行,重复3次。试验田种植管理与当地大田管理相同。

试验在辽宁省阜蒙县玉米种植基地进行,试验地位于北纬41°44′~42°34′,东经121°01′~122°25′,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节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为7.7 ℃,年平均降水量为478.9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642.5 h,年无霜期为163 d[1]。土壤以砂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为6.76 g·kg-1,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2.75、16.98、99.77 mg·kg-1。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籽粒灌浆特征与籽粒含水率 从每个小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果穗,于吐丝期挂牌作标记。玉米吐丝后,每间隔7 d取果穗1次,每次取果穗3个,选择果穗中部籽粒,每个果穗取100粒称鲜质量,之后将其放入烘箱中,在105 ℃温度下进行杀青处理,持续30 min后在80 ℃温度条件下烘干,达到恒质量后称百粒干质量,计算玉米灌浆特征参数和籽粒含水率,其中籽粒含水率的计算公式为:

1.3.2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 从每个小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3株,分別于拔节期、吐丝期、吐丝后20 d和40 d、成熟期取样测定。试验取样时,从每株植株上分离出茎秆、苞叶、叶片、籽粒,分别放入烘箱内,在105 ℃温度条件下进行杀青处理,持续15 min后在80 ℃温度条件下烘干,达到恒质量后分别称质量,计算植株干物质积累量。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玉米成熟期,从每个小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果穗2行,以及长势均匀一致的果穗20个,对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进行测定。利用水分仪对玉米籽粒含水率进行测定,按照14%的含水率换算成玉米产量。

1.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采用Excel 201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采用Origin 201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

由表1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最大灌浆干物质Wmax、最大灌浆速率天数Tmax、最大灌浆速率Gmax、灌浆持续时间P随之降低,辽单565的最大灌浆干物质和最大灌浆速率高于强硕68,其中最大灌浆干物质比强硕68高0.08 g,最大灌浆速率比强硕68高0.16 g·d-1;辽单565的最大灌浆速率天数、灌浆持续时间低于强硕68,其中最大灌浆速率天数比强硕68少4 d,灌浆持续时间少5.37 d[3]。

2.2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

由图1可知,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随灌浆天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玉米灌浆后期,强硕68籽粒含水率比辽单565籽粒含水率降低速度快,辽单565和强硕68成熟期的籽粒含水率分别为30.1%和25.4%,辽单565的籽粒含水率要高于强硕68。

2.3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

由图2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也随之增加。从吐丝期(R1)到凹陷期(R5),辽单565和强硕68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辽单565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继续快速增加,但强硕68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减缓。

2.4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

由表2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辽单565和强硕68最大产量分别出现在7.5×104株·hm-2(D2)和9.0×104株·hm-2(D3)种植密度下,其中在7.5×104株·hm-2(D2)种植密度下辽单565的最高产量为18 597.4 kg·hm-2,在9.0×104株·hm-2(D3)种植密度下强硕68的最高产量为17 174.8 kg·hm-2,辽单565的产量要高于强硕68。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和产量表现不同[4]。

在籽粒灌浆特征及含水率方面,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最大灌浆干物质、最大灌浆速率天数、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时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辽单565的最大灌浆速率天数比强硕68的最大灌浆速率天数提前4 d,辽单565的最大灌浆速率比强硕68高0.16 g·d-1,成熟4 d后测定,强硕68籽粒含水率比辽单565籽粒含水率降低速度快,籽粒含水率迅速降低到25%。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方面,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之增加,其中辽单565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速度要高于强硕68。产量方面,辽单565的最高产量出现在7.5×104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为18 597.4 kg·hm-2,强硕68的最高产量出现在9.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为17 174.8 kg·hm-2。

综上所述,玉米品种辽单565的综合表现优于强硕68,种植密度宜为7.5×104株·hm-2。

参考文献

[1] 吴希,王家瑞,郝淼艺,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光温资源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J/OL].作物学报:1-15[2022-12-10].

[2] 郑孟静,翟立超,申海平,等.种植密度对河北夏玉米生理成熟后茎秆抗倒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22,36(7):1434-1445.

[3] 王育红,周新,王海洋,等.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新单65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影响[J].作物研究,2021,35(4):302-306,342.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