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对梅尼埃病患者的影响

2024-04-17 01:12李轩毅刘延延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理论指导关怀问卷

张 曼,金 丹,李轩毅,刘延延,周 梅,孙 莹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徐州221000)

梅尼埃病(MD)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以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诱因[1-2]。既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MD在眩晕/头晕病谱中占4.4%~10.0%,首次发病MD患者年龄30~60岁,其中女性患者数量约为男性的1.3倍[3-4]。MD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存在持续时间不等的剧烈眩晕症状,处于间歇期时也存在平衡障碍及眩晕感,且临床症状具有较强的波动性,除机体症状外,患者常伴随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反应。对自身临床症状及疾病知识认知程度低是导致MD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的主要原因。故本研究旨在探讨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对MD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88例M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MD的诊断标准[5];②年龄20~75岁者;③接受保守治疗者;④干预过程中可配合完成相关动作指令者;⑤入组时意识清晰能够进行正常沟通,并同意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中耳炎等其他耳道疾病者;②合并突发性耳聋、前庭性偏头痛等可诱发眩晕症状疾病者;③处于急性发作期,无法下床活动者;④合并认知障碍或抑郁症者;⑤合并视觉障碍,无法配合相关干预者;⑥合并终末期疾病者。剔除标准:①随访期间失去联系脱落者;②因其他原因转科室或转院治疗者;③非计划出院者;④死亡者;⑤后续需接受手术治疗者;⑥自行申请退出研究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54.55%)、女20例(45.45%),年龄(52.96±9.8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21例(47.73%),中学10例(22.73%),专科5例(11.36%),本科及以上8例(18.18%);家庭人均收入:<3000元/月11例(25.00%),3000~5000元/月21例(47.73%),>5000元/月12例(27.27%);病程12个月(2.83,65.00);MD分期:Ⅰ期2例(4.55%),Ⅱ期10例(22.73%),Ⅲ期26例(59.09%),Ⅳ期6例(13.64%);患侧:左侧22例(50.00%),右侧18例(40.91%),双侧4例(9.09%)。研究组男21例(47.73%)、女23例(52.27%),年龄(53.17±8.6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8例(40.91%),中学11例(25.00%),专科6例(13.64%),本科及以上9例(20.45%);家庭人均收入:<3000元/月10例(22.73%),3000~5000元/月23例(52.27%),>5000元/月11例(25.00%);病程18个月(3.53,79.00);MD分期:Ⅰ期3例(6.82%),Ⅱ期8例(18.18%),Ⅲ期28例(63.64%),Ⅳ期5例(11.36%);患侧:左侧23例(52.27%),右侧16例(36.36%),双侧5例(11.36%)。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脱水利尿、使用前庭抑制剂等治疗。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包括为患者提供住院指导、心理状态评估、平衡训练及用药指导、饮食干预、作息规划等,患者出院时留存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主要联系人联系方式,出院后前2周实施电话随访,出院后1个月实施上门随访。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并遵循干预方案进行临床护理操作。

1.2.2.1 准备阶段 ①建立关怀小组:小组组长由研究者担任,负责制订干预方向,根据干预方向查找与实施时机理论指导、关怀教育、MD患者护理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资料,并制订“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方案。小组内成员包括耳鼻喉副主任医师1名,负责为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疾病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并评估、完善干预方案制订的合理性;耳鼻喉住院部护士长1名,负责对干预方案的临床落实可行性进行分析、改进、完善,分配临床工作并监督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临床工作时间>2年的护士6名,其中2名负责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4名负责辅助护士长落实临床干预措施。②小组培训:由小组内副主任医师对小组其他成员进行MD相关知识培训,由护士长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对小组成员进行有关MD患者临护理技巧的指导,然后邀请具有机理论指导及关怀教育工作经验的临床工作者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增加其对研究内容的认知程度及临床操作的熟练程度。

1.2.2.2 干预阶段 ①诊断期:制作MD关怀教育指导手册。小组通过对临床上MD患者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其对关怀教育的需求,统计访谈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风险因素、并发症、饮食禁忌、自护方法等多个方面制订关怀教育宣传手册,手册内以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点介绍。同时,邀请耳鼻喉医师录制健康教育视频,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普讲解,以二维码的形式印在宣传手册中对应知识点后,对于部分文字识别不多或不方便阅读的患者,可通过智能手机扫面二维码的方式读取相关信息。②稳定期:患者的病情稳定,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明确其对关怀教育的需求,同时了解其受教育程度及认知水平,针对性完善干预方案。③准备期: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关怀教育指导手册,粗略讲解指导手册包含的内容并指导患者或家属利用二维码观看健康教育视频。在患者对指导手册内容存在疑问时,及时、耐心讲解。④实施期:实施用药指导,并进行关怀性情绪疏导。患者均存在眩晕症状,导致其出现烦躁、不安、恐慌、自责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对患者不良情绪类型进行辨别,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不良情绪类型进行针对性干预。对出现烦躁情绪的患者,在病房内与其进行交流时指导患者培养友好、耐心的态度,然后指导其进行正念加压冥想,告知患者冥想前采取舒适体位,但要保证脊柱挺直,且头部与脊柱保持一致,机体勿僵硬也勿过于放松,面带微笑。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10次深呼吸,告知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提醒其在冥想初期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特意制止杂念,只需将注意力重新转移至呼吸上即可。对不安、恐慌或焦虑者,与其进行一对一交流,分析导致该情绪产生的原因,对因恐慌疾病治疗效果的患者,邀请病情恢复良好即将出院或到医院复查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使其能够明确观察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因眩晕症状引发不良情绪的患者,为患者讲解该症状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使其明确通过合理用药治疗可消除该症状;对因害怕连累家人、增加家庭负担而产生自责心理的患者,联系其家属,告知家属增加与患者交流频率及陪伴时间,多给予患者鼓励、陪伴及支持。⑤适应期:在干预过程中,观察干预效果,改进干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后续干预过程更加符合患者对关怀教育的需求。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患者入组时)及干预后(出院后1个月),由两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后,采用统一指导语为患者讲解问卷填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问卷调查对了解其病情相关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对填写问卷调查的重视程度及认真程度。问卷填写完后,由护理人员当场回收,并初步检查问卷填写是否符合规范,对存在漏填、多选等不符合填写规范的问卷,为患者重新讲解问卷填写规则并重新为其发放调查问卷填写,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问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6]、抑郁自评量表(SDS)[7]、心理弹性量表(CD-RISC)[8],干预前后发放,分别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及心理弹性;头晕评价量表(DHI)[9],干预前后发放,评估眩晕症状对患者躯体、情感及功能3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干预后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10],用于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干预前后均共发放88份问卷,均回收且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DHI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DHI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NSNS评分比较 研究组NSNS评分为(88.52±6.41)分,对照组NSNS评分为(82.49±7.62)分,两组NSN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1)。

3 讨论

MD的临床进程主要分为急性发作期和间歇期两个阶段,患者以眩晕、呕吐、耳鸣等躯体症状为典型性表现,且其躯体症状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性及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属于致残性疾病。该病的影响类似于慢性病,会导致患者躯体不适,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其中以眩晕的影响最大,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平衡功能中,还会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11]。MD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与眩晕症状的不定时反复发作有关。眩晕症状与心理情绪之间的关联性较为复杂,前庭功能可通过神经核团调节平衡功能,其中部分神经核团也可诱发焦虑、惊恐、紧张情绪的发生,不良心理状态会加重前庭症状,而前庭症状加重也会增加不良心理发生程度,形成恶性循环[12]。为改善M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时机理论为加拿大学者针对患者疾病发展过程提出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不同病情发时期患者的需求及特征不同,针对不同发病阶段患者应结合该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躯体症状等展开干预[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常规治疗及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但时机理论指导下关怀教育可进一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干预后,两组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弹性是指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用于衡量一个人内心对外界干扰的调节能力[14]。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可通过增强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原因为:该护理模式将人文关怀对患者情绪的安抚作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认知的提升效果与时机理论指导的分阶段干预理念相结合,使患者在每个阶段获得更好的心理干预效果。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DH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通过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可降低眩晕症状对其情感、躯体及功能的影响。分析原因为:①在常规的治疗中患者的眩晕症状得到逐渐缓解,产生的影响也逐渐降低;②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满足患者治疗期间各个时间段对人文关怀、健康教育的需求,改善心理状态,对部分能够调节前庭症状的神经核团产生影响,间接改善其眩晕症状。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降低临床纠纷事件的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教育可提升MD患者的心理弹性,降低眩晕症状对躯体、感情及功能的影响,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理论指导关怀问卷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语言迁移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问卷网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