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2024-04-17 01:12赵文秀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心内科循证家属

赵 涵,叶 丽,赵文秀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济南250031)

在社会经济、医疗水平快速提升背景下,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各类疾病的护理也提出更多需求。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整体呈现出发病率上升的表现,且发病年龄也开始趋于年轻化,需要得到足够关注。心内科作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科室,经常会面对病情复杂且急迫的患者,常见如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使科室护理人员面对较大的护理工作量与护理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心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合理选择科学且全面的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内容,因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效率提升的关键。协同护理模式是由多个医疗团队通过协作方式共同完成的一项复杂任务,其目的即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为主导,家属为共同参与者,实现医护资源的全面性、综合性利用,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与合作。协同护理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且获得显著效果,不仅可以让患者和家属的日常护理积极性得到一定激发,还可大幅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满意度,符合我国现阶段卫生健康发展提出的要求。循证护理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它将护理问题作为出发点,综合护理工作经验、问题、循证支持,将患者视为护理工作开展的中心,分为提出问题、查证问题及结果验证3个部分,将其应用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可针对不同类型疾病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从而制订出科学且规范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不良因素,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1]。由此可看出,循证护理与协同护理均可延缓疾病病情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依从性与家属照护能力,显示出重要护理价值。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我们对55例心内科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心内科同期收治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与《实用心脏病学》[2]有关心脏病相关诊断具有一致性,且经由心电图、CT等检查确诊者;②首次发病者;③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伴随存在其他严重疾病者;②存在感染性疾病者;③伴随存在恶性肿瘤、肢体运动障碍等疾病者;④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史者;⑤护理依从性较差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参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5~78(58.83±5.63)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3.23±1.24)年。实验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8~80(59.13±5.87)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3.78±1.5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针对入院患者实施常规化检查,重点关注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叮嘱患者治疗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若出现异常表现需及时报告医生做出处理,避免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1.2.2 实验组 给予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联合护理小组:选取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组建专项小组,组织组内成员学习循证护理、协同护理理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的方式,共同讨论护理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探寻循证支持依据,形成针对性护理方案。在实施护理前,还需与患者及家属做出主动的沟通与交流,获取二者的真实想法,鼓励其说出自身问题,由护理人员集中问题做出探究,并形成相应解答。②制订护理方案:a.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针对入院患者及家属发放知识教育手册,引导患者及家属了解不同疾病的治疗方式、用药方法、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实施健康行为、习惯的指导,引导患者了解健康生活习惯在病情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引导家属积极参与到生活管理中,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习惯并发挥监督、纠正的作用。此外,护理人员还需针对各项自我监测手段进行积极演示与操作,引导患者及家属参与到自主监测中,让患者的自护能力得到一定提升。b.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做出评估,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时,护士需借助多种方式开展心理疏导,如听音乐、下棋、听故事等。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增强与家属的沟通,针对家属疑惑进行耐心解答,缓解家属的担忧心理,强化家属的支持。此外,护理还要借助心理疏导强化家属与患者的沟通,发挥出家属鼓励、监督患者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顾虑,强化患者对各项护理操作的配合度。c.行为干预。从饮食角度入手,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摄入低盐、低脂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清淡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同时要配合家属的纠正与监督,发挥出护士与家属的协同护理价值。从运动角度入手,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合理运动计划,选择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强化患者的心脏耐受力。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要对运动强度、时间做出合理化控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康复锻炼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测定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利用心电监护设备展开6分钟步行试验(6MWT)。②自护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自护能力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3]为依据,量表由4个方面,共43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分值为1~4分,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护能力越好。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数量表(BI)[4]为依据,量表由10个指标构成,总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③生活质量:以生活综合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5]为依据。该量表由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构成,每项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ESCA、B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CA、B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GQOL-74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QOL-74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心内科各类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复杂、病死率较高的特点,需要护理人员强化自身专业知识、技术的熟练程度,强化其风险意识,逐步从传统护理转变为新型护理模式,将心内科护理工作的价值充分凸显出来,促进护理质量提升[6]。常规护理模式以患者病情为主要护理点,由护理人员单向输出、患者被动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患者身心状态,不利于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及时优化护理模式,促进心内科护理质量提升[7]。近年来,循证护理与协同护理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其中循证护理是以问题的分析与探究为基础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达到科学的护理效果。协同护理是将团队协作作为重点,通过个体之间的知识、技能互动与互补实现护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ESCA、B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提升自护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原因在于:循证护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护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做出积极分析,通过查阅专业资料的方式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此种护理模式将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作为主要强调点,通过分析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来制订科学的护理方案,显示个性化的护理特征,可以利用多种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规范生活习惯与行为,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其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9]。协同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将护士-患者-家属之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重点,突出护理人员的指导性、调节性作用,同时强化家属的协同监督作用,让家属主动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全流程中,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在护理人员与家属的协同合作影响下,患者也主动地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凸显出来,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到疾病控制中,实现了被动护理向主动护理的转变,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10];LVEF是对左心收缩功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分数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左心收缩功能严重降低。6MWT是对患者运动耐力进行反映的重要测试,规定时间内的步行距离越长代表患者运动耐力越好,也代表着心功能处于较好状态[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LVEF、6MWT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升心功能。原因在于: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方案将护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作为依据,展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干预,提升患者的疾病恢复效果。还可以通过调动护理人员、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且专业的护理知识,让患者获得良好的心脏康复训练,满足其各项需求,促进疾病的康复与转归[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实验组GQOL-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方案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因在于: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将疾病根源作为护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切入点,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系统性分析,同时利用护士-患者-家属相协调的方式,促使护理模式变得更加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化的护理,让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及物质层面的生活质量均获得良好改善,显示出高质量的护理价值[13]。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患者中,不仅可以实现心功能的改善,还可促进患者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内科循证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稿约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