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配合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应用

2024-04-17 01:12攀,邓珂,刘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咽峡炎积极情绪疱疹

刘 攀,邓 珂,刘 路

(新余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新余338025)

疱疹性咽峡炎由人类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性高热、咽峡部出现疱疹、咽部疼痛等[1]。肠道病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具有快速传播性,尤其是婴幼儿属于易感人群,容易导致聚集性感染。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症状较轻,但仍有部分患儿急性发作,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临床上短波紫外线能有效缓解患儿咽峡疼痛,加快疱疹消退,已成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大多数患儿由于疼痛、疱疹等因素,其治疗、饮食依从性较低,不利于患儿康复,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健康干预,能促进患儿早日痊愈[3-4]。肢体语言沟通在交流中通过手势、表情、动作等辅助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用意,从而加深患者记忆与理解,在儿科病房中具有重要作用[5]。拓展-构建理论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研究成果,主要阐述积极情绪对患者思维及行动的拓展功能,通过构建持久的个人资源,为患者带来长久的益处[6]。2021年10月1日~2022年8月1日,我们对33例疱疹性咽峡炎短波紫外线治疗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沟通配合基于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66例疱疹性咽峡炎短波紫外线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疱疹性咽峡炎有关诊断标准如出现发热、吞咽困难等,咽喉疼痛且呈潮红色,咽峡出现疱疹直径为1~3 mm[4];②患儿年龄<8岁;③进行短波紫外线治疗[7]者。排除标准:①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者;②免疫系统异常者;③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④发病时间>2 d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4例(66.67%)、女19例(33.33%),年龄(4.22±1.03)岁;病程(1.32±0.18)d。对照组男15例(56.67%)、女18例(43.33%),年龄(4.27±0.84)岁;病程(1.34±0.2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持续干预7 d。护理人员对患儿病情与临床体征进行日常监测,同时进行用药、饮食指导及心理干预。

1.2.2 观察组 实施肢体语言沟通配合基于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持续干预7 d,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干预小组:基于拓展-构建理论、有关疱疹性咽峡炎文献资料、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资料、本院资产设施情况等,构建护理方案。②护理方案实施:a.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讲解有关疱疹性咽峡炎、健康、日常护理方法等相关知识,采取多重方式结合如口头教育、视频讲解、图片展示等,护理人员采用肢体语言辅助表达自己,帮助患儿及家属理解,加深患儿记忆,如与患儿进行现场护理演练、通过动画片或游戏表达方法,引导患儿表达身体疼痛部位和程度等。b.开展医疗小游戏。由护理人员带领患儿及家属在爱心活动室内进行医疗小游戏,主要包括“木头人游戏”“床垫游戏”“听音游戏”等,每个小活动开始前护理人员引导患儿进行自我介绍,每次游戏时间>30 min,1次/d,游戏结束后引导患儿讲述此次游戏体验与感受,并给予患儿正向鼓励,同时为患儿准备小礼物,从而提高参与度。在游戏干预过程中以患儿身体愉悦但不感觉疲劳为宜,若中途出现不适,应立即休息。③评价与总结:根据患儿参与及游戏后内心感受,适时调整护理方案,从而为患儿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

1.3 评价指标 ①临床体征消退时间:比较两组患儿高热、疼痛、疱疹临床体征消退时间。②健康知识水平:于干预前、干预7 d后,采用自拟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水平,主要包括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防护方法、就诊方法4个方面,每项满分1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健康知识水平越高。③饮食依从性:于干预前、干预7 d后,采用饮食行为量表(PEBS)[8]评估两组患儿饮食依从性,包括挑食情况、食物响应、不良进食习惯、过饱饮食、外因性进食、情绪性进食、主动进食7个维度,共38个条目,评分越高表示患儿饮食依从性越差。④血清炎性因子:于干预前、干预7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2、IL-4、IL-17)水平。⑤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7 d后,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9]评估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包括4个维度、26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体征消退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体征消退时间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干预7 d后PEBS、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干预7 d后PEBS、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家属干预前、干预7 d后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干预前、干预7 d后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干预7 d后IL-2、IL-4、IL-17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干预7 d后IL-2、IL-4、IL-17水平比较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上呼吸道疾病,会出现明显咽喉疼痛、咽峡疱疹溃疡、拒食等症状,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等特点[10]。由于患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各项机能不完善,呼吸屏障功能、气道黏膜防御功能较弱,自身免疫系统难以完全抵抗肠道病毒的入侵,导致小儿呼吸系统自洁功能下降,因此,患儿属于疱疹性咽峡炎易感人群。目前,短波紫外线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首选方案,该方法操作方便、疗程短、效果好,不仅能有效减轻患儿咽峡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还能减轻患儿家庭经济压力。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疾病多数为患儿,其治疗依从性较差,在治疗期间需注意护理细节,因此,需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辅助治疗,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高热、疼痛、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血清IL-2、IL-4、IL-17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肢体语言沟通配合基于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增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促进患儿康复。拓展-构建理论主要包括拓展效应和建构作用两个方面,其中拓展效应指积极的情绪可以将个体思维进行拓展,提高个体的创造能力,建构作用指个体可以在积极情绪中发现并构建新的社会联系,从而建立持久的社会资源[11]。基于拓展-构建理论建立医疗小游戏,在患儿治疗期间加入游戏快乐元素,使疱疹性咽峡炎对患儿带来的负性情绪得到宣泄与疏导,患儿在游戏中修复疾病带来的伤痛,有利于患儿心理健康发展;在游戏中通过自我介绍、表达自身感受等,可以促进患儿扩散思维,自由地表达自我,这种扩散思维及积极情绪能促进患儿对疾病的适应能力,提高疼痛忍耐力,有利于患儿构建持久的社会资源;在游戏中团体活动和对未来描绘,能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不仅有利于缓解患儿负性情绪,还可累积积极情绪,使患儿保持健康身心状态,增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12]。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7 d后,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水平、PEBS、WHOQOL-BREF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肢体语言配合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模式能提高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在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使用肢体语言沟通加强沟通效果,如通过肢体抚摸判断患儿发热、出现疼痛时进行肢体安抚等,护理人员保持温柔态度,可有效降低患儿戒备心理,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与安全感,通过肢体语言辅助表达自己,帮助患儿更好地理解健康教育,加深患儿记忆[13]。拓展-构建理论干预依据患儿心理状态,将有关疾病知识、护理方法形象化,通过游戏方法积累积极情绪,一方面可减轻消极情绪影响,提高患儿疾病耐受力,从而使患儿正向行为改善更加持久;另一方面患儿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促进积极情绪,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另外,护理干预游戏化能帮助患儿理解治疗发展正确认知自身疾病,有利于患儿建立基本治疗观念,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沟通配合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咽峡炎积极情绪疱疹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