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4-04-17 01:12翟晓丽于晨虹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生物制剂银屑病单抗

翟晓丽,郑 艳,于晨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52)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状硬化红斑和鳞状表皮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1]。它加速了皮肤表层细胞的增殖,这些细胞在皮肤表层形成凸起的斑块,可能呈片状或鳞状,在白色皮肤上呈红色,在深色皮肤上呈深色,引起皮肤瘙痒,甚至影响关节[2]。银屑病存在于所有地理区域和不同种族的人群中,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负担[3-4]。根据发病年龄的不同,银屑病有两种类型。Ⅰ型银屑病通常在40岁之前确诊,与HLA-Cw6、B13和B57抗原密切相关,通常会有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是发病早,频繁恶化。Ⅱ型银屑病通常50岁后确诊,与HLA-Cw2、Cw6和B27抗原有关,但在家族中少见特点是病程稳定,皮损有限,病变部位在光滑的皮肤和头皮上,皮肤病变是覆盖着银色鳞片的丘疹[1,5]。银屑病患者不仅是皮损,也会累及到其他器官,包括关节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肾损伤等[6]。并发症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故对银屑病患者给予及时治疗和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生物制剂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银屑病诊断标准,伴有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同的红斑与鳞屑者;②有完整临床资料者;③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年龄>18岁;⑤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患有严重的、难以控制的局部或全身急、慢性感染或者其他皮肤疾病影响病情评价者;②3个月内曾接受过研究性药物、生物制剂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或者对生物制剂过敏者;③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和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除银屑病外的其他重要病变病史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47.4±2.3)岁;类型:Ⅰ型15例,Ⅱ型28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7.3±2.6)岁;类型:Ⅰ型16例,Ⅱ型27例。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治疗前,银屑病患者只被告知生物制剂和优质护理的原理、目的和方法,不被告知分组分配情况。两组银屑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和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①治疗前,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此类疾病的风险。②提醒患者治疗前清洁皮肤,根据患者病情,对于轻度银屑病患者,治疗方法以局部用药为主,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甘草酸苷、核黄素、银屑胶囊、阿维A酸、卡泊三醇复方倍他米松软膏(得肤宝)、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氟替卡松软膏、他卡西醇软膏等;同时加以光疗为辅助疗法,光疗主要采用UVB黑光照射治疗,隔天1次,或者每周2~3次[6-7]。③治疗前后给予关怀,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指标,指导患者饮食,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后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生物制剂治疗联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步骤如下。①生物制剂: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采用生物制剂,进行局部和全身治疗。同时,针对白细胞介素和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可以被设计成与这些蛋白质结合,从而阻断其与免疫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现阶段常用的生物制剂有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乌司奴单抗及阿达木单抗[6,8]。②优质护理模式: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干预,包括专门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银屑病患者的主治医生。小组在早期阶段全面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生物制剂治疗的必要性,向家属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并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策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及时反馈患者的诉求,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a.人文关怀。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讲解生物制剂治疗的原则、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每天巡视2次,做好护理,如外用药膏涂抹指导、夜间促进睡眠等。b.提升舒适度。提供高质量的饮食和生活护理,满足其心理需求。该单元配备了中央恒温器,以确保单元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冷刺激伤口。同时,根据患者用药需求,必要时采用生理盐水湿敷20~30 min,以进行伤口护理。c.早期康复运动。鼓励患者在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后尽早参加运动项目,运动为身体恢复的必要条件。配备2名康复治疗师,确保患者早期接受实用性、个性化的功能训练指导。d.家庭管理。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和医护人员与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设计家庭情景式病房,以方便患者的日常活动和与家属探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e.出院后随访。通过微信建群、电话随访、上门访视、定期复诊交流等多种方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及时在微信群里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利用每天企业微信打卡的方式督促患者完成当天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皮损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皮损改善情况。其中,患者损伤皮肤消退>80%为显效,消退50%~80%为有效,消退<50%为无效[9]。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依从性:出院后,记录两组是否进行自我进行康复护理,是否按时用药,是否定期进行复诊。③护理满意度:出院前,采用满意度自制量表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量表总分设为100分,≥90分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60~7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非常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皮损改善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皮损改善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机制、环境刺激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临床表现为覆盖有银色鳞片的丘疹性病变,且反复发作。银屑病的病程呈慢性、非传染性表现,容易复发,季节性明显,大多数患者冬季容易加重,夏季得到缓解。银屑病主要形式是斑块型,其次是掌跖型、倒型、脓疱型及鳞状红皮病,其本质是角化细胞的异常分化或表皮过度增生和角化不全。全身性脓疱性牛皮癣是该疾病最严重的形式,对患者生活、工作、心理影响较大,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调查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且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具有相关性,且银屑病患者相较于常人易出现自杀抑郁倾向。

本研究探讨生物制剂联合优质护理模式在银屑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其中,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反应和角质细胞增殖。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生物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乌司奴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剂具有治疗重症的银屑病患者皮损效果显著、作用靶点明确、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损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生物制剂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受损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通过更舒适的治疗和护理模式对银屑病患者伤口愈合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生物制剂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银屑病皮损情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物制剂银屑病单抗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