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

2024-04-17 01:12张继红叶阳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发育分数情绪

金 伟,张继红,叶阳阳

(信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信阳464000)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指患儿智力和行为表现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这些患儿智商可能比正常儿童低较多,同时可能在语言、社交和情绪方面存在困难[1]。该病患病率为1%~3%,且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但由于症状可能难以被识别,因此,很难及早诊断[2]。目前,该种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专门的康复训练计划、教育服务和药物治疗[3]。这些患儿通常需要获得更多关爱和关注,故对护理干预需求较大。然而,常规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往往忽略患儿的个性化差异,缺乏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计划,且未针对患儿特殊需要提供充分的支持[4]。心理行为干预是一种以认知、情感和行为为重点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个体认知和行为,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心理行为干预已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治疗中,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5]。此外,心理行为干预还被应用于慢性疼痛、心理生理障碍、艾滋病中[6]。家庭参与护理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合作,共同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监测状况、提供康复教育和心理支持的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健康状况的监测、用药和治疗计划的实施、机械器械的维护与感染控制、患者安全与舒适、康复护理及相关教育等方面。在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实施家庭参与护理,提高康复效果。2023年1月1日~5月1日,我们对52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实施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参与护理,为其获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提供意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②年龄3~10岁;③能够理解本研究内容及目的,愿意参加该研究并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史患儿;②存在先天性畸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疾病等特殊情况;③资料不完整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6(4.44±0.75)岁;智商48~61(55.17±2.68)分。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3~6(4.50±0.78)岁;智商49~62(55.35±2.64)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使用脑神经营养药物及镇静剂、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心理干预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行为干预:a.心理认知健康教育。入院后护理人员分析患儿个人情况,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精神发育迟滞相关知识与治疗情况等,纠正其错误认知,并及时答疑解惑。b.行为护理干预。通过鼓励性语言沟通,提升患儿依从度,采用绘画、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鼓励患儿参与文娱活动,通过奖励机制提高患儿积极性,以提升其生活自理水平。c.个性化心理支持。依据患儿性格与特点制订对应的干预指导,针对抑郁、孤独患儿,通过做其感兴趣的事情激发活跃度与欣然感;针对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嘱家属给予陪伴并尽量满足其需求。②家庭参与护理:a.成立家属参与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与考核;b.嘱家属全程参与干预,与家属共同监测患儿每个阶段的病情变化,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行为、日常能力、睡眠状况等,要求家属督促患儿定时用药且规范用药;c.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告知家属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依从性;d.康复师依据患儿发育特点及疾病表现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包括感觉、直觉、运动、语言沟通等训练,要求家属知晓并能够掌握训练要点,辅助患儿共同参与训练,纠正错误姿势,监督训练进程。

1.3 评价指标 ①精神发育异常程度:采用采用格赛尔发育量表(Gesell)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精神发育异常程度,包括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行为5个部分,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发育异常程度越轻。②心理状态: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7]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SCARED用于评估患儿焦虑性情绪障碍,共41个条目,采用0~2分3级评分法,分数与焦虑呈正向变化。DSRSC用于评估患儿抑郁情绪障碍,由18个条目构成,采用0~2分3级评分法,分数与抑郁呈正向变化。③智力水平:采用韦氏幼儿与儿童智力量表(IQ)[8]评价两组护理前后智力水平,包含12个条目,初试分数为粗分,将粗分转化成量表得分,分数=10+(X-M)/SD×3,而后转化为IQ,IQ=100+(X-M)/SD×15,总分55~145分,分数越高表示智力水平越佳。④日常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9]评估两组护理前后日常活动能力,包含着装、卫生、活动能力、行为能力等14个条目,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⑤生存质量:使用儿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PedsQL4-0)[10]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3个部分,分数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Gesell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Gesell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SCARED、DSRSC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CARED、DSRSC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IQ、AD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IQ、ADL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前后PedsQL4-0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PedsQL4-0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包括基因异常、头部受伤、出生前感染、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药物或饮酒等。此外,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健康保健和教育机会缺乏,均可能影响儿童的精神发育。因此,对该类患儿进行有效护理至关重要。

吴超华等[11]在研究中发现,将家庭参与式护理联合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在早产儿体格生长中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Gesell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这是因为心理行为干预可以针对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提供行为技能训练,帮助其逐渐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适应、社交、大运动等方面。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存在的社交障碍,提供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其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和交往,促进其社交能力的提高。家庭是患儿成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成员参与护理可以增强患儿家庭支持,建立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提供情感和物质支持,有助于患儿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可以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增强其自信心,有利于促进其精神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改善精神发育异常程度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SCARED、DSRSC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可能因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容易感到无助、沮丧和焦虑,可以通过心理行为干预提高患儿的认知水平,帮助其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问题来源,减轻其焦虑情绪。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往往会感到失落、无趣和缺乏自信心。心理行为干预通过鼓励患儿积极参与治疗活动、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信心和掌控感,从而缓解患儿抑郁情绪。另外,家庭成员对患儿情感和物质支持,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和安全感,从而减轻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IQ、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认知水平,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治疗内容。家庭参与护理能够使干预措施得到更具体、全面的实施,提高治疗效果。该方式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音乐等,促进患儿大脑神经发育,提高患儿学习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智力水平。家庭参与护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患者自理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PedsQL4-0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这是由于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可以帮助患儿掌握更好的自理技能,如穿衣、洗脸、刷牙等,从而提高其自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儿身体健康状况,降低发生生理、情感功能障碍风险,提高其社交水平与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采取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参与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适应水平,缓解负性情绪,提升其智力水平及日常生活质量。但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纳入患儿数量有限且纳入分析类型的指标少,在今后将会针对性改进。

猜你喜欢
发育分数情绪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算分数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