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

2024-04-22 12:27叶妮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大单元教学一体化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什么交”“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日常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应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坚持推行大单元教学模式,打破高中地理教材固有框架,对地理知识点进行单元化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引导高中生形成探究意识,顺利达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切实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06-0005-03

高中地理教师应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以大单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帮助高中生在头脑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一、单元化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性

高中阶段地理知识点较为密集,很多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较为薄弱。教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对传统教学流程的翻转,以教学评价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再基于课堂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设计思路[1]。该模式下,教师可以从整体视角出发,对整个单元内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编排,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案,实现对教学资源的集中整合。

(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将原本分散的课堂教学目标整合为综合型探究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探究课题。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及沟通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二、大单元模式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总框架

教师可基于大单元模式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为学生指明学习路径。

(一)大单元目标及教学评价

该板块是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框架的基础,即围绕教学核心目标,解构学情、学习内容及课标等基本元素,为后续教学设计奠定基础。其具体方式包括三点:(1)研究学情,即回顾以往知识点及前置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点及学习倾向;(2)研究教学内容,即深入分析教材知识点,基于教材编写的惯用体例,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3)研究课标,

即了解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并对教材主要知识点进行摘录与分解。

(二)大单元结构化活动设计

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基于不同的教学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案。目前,适用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包括“项目化大单元教学”及“核心素养下大单元教学”等,教师要根据学情及教学目标,灵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案。在确定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教师要绘制大单元教学结构图。该结构图包括主题、知识脉络线索、教学线索等。

(三)分课时实施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教学任务进行针对性调整;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及时调整课时;要基于课时创设教学情境并布置探究型教学任务[2]。

(四)大单元教学课程反思

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反思,

从“真实学习成果”“单元测试成绩”“教学模式改进”

三个方面,对大单元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后期改良大单元模式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提供真实的参考意见。

三、大单元模式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例

为进一步说明大单元模式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应用方式,下文将以高中地理“产业区位因素”为例,详细阐述大单元模式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

(一)构建大单元概念

本单元教学的宏观目标为“正确认识产业区位因素并分析区位因素变化特点”。该目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无法将区域认知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将内容里的大概念细化为三个子概念,并根据每个子概念的内涵梳理具体的知识点(见表1)。

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是后续教学活动的基础,要求教师根据“重要概念”灵活调整课时,并根据重要概念的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3]。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围绕“一般概念”编排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并适当加入延伸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及“地理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估,针对其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补齐短板,在头脑中形成产业区位因素的大概念。

(二)重组课本知识体系

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框架下,教师需打破传统的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授课流程,根据“核心概念”“重要概念”“一般概念”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重组,并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容量以及新知识与案例的匹配程度,将一、二、三产业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设计,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见表2)。

(三)分层设计教学评价

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设置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及课堂教学质量为基础,参考教学目标,基于科学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为调整教学策略、树立与学情更为贴合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例如,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框架与教学内容,教师可制订完整的教学评价表[4]。以教学评价得分为基础,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微调,并反推教学思路与教学“大概念”,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与大单元教学模式实现深度融合[5]。

四、结束语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通过对课本知识内容的重组,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分层设计教学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養基本要求,掌握单元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沈新荣.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J].创新人才教育,2022(6):35-40.

户清丽,付媛媛.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黄河流域内生态脆弱区域的综合治理”大单元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5):107-115.

张艳梅,陈诗吉,姚培泰.大单元背景下的高中区域地理系统化教学:以“苏州”为例[J].地理教学,

2022(18):48-50.

陶萧筱,户清丽.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大单元设计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2(18):93-96.

付裕.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66-67.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FJJKZX22-7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妮(1994.2-),女,福建武夷山人,

任教于武夷山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教—学—评大单元教学一体化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研究
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