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4-04-22 09:54齐虎赵艺玲
传播与版权 2024年7期
关键词:研习新闻学乐山

齐虎 赵艺玲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行业变革。当前,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借鉴师范专业开展专业研习,貫通专业见习和实习,确立“三习”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构建专业认知-掌握行业动态-提升实践能力”的实践闭环。同时,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依托专业研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四维”知行能力,实现助力学生扩展行业认知、提升学术素养、培育双创项目、优化毕业论文的目标。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专业研习

为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人文和社科类专业认证标准研制等工作,借此,国内众多高校顺应潮流,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尽管新闻学专业尚未建立全面、明确的认证体系,但在此大背景下,其也须思考和应对这一命题。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专业认证的大趋势和专业建设的大背景下,该专业深入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三习”贯通、“四维”联动的新模式,以提升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简称“三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习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术研究方法,目的是引导师范生深入了解教学研究活动,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而在非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往往只有见习和实习,研习基本上是缺失的。以新闻学专业为例,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构建专业认知、提升实践能力,但缺乏对传媒行业发展的了解,导致在实习和就业时,其认知与实践存在偏差,难以适应行业变革。为此,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提出“三习”贯通新模式,即增加专业研习,贯通专业见习与实习,引导学生通过实地研学、行业调研深化对行业的了解,形成从构建专业认知到掌握行业动态,再到提升实践能力的实践闭环。学生通过专业研习能够对传媒行业的发展态势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进一步提升知行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协同发展。

一、深入实施“三习”贯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推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应用、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重心在课程实践和专业见习、实习上,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环节不衔接、平台不丰富、机会不充足等问题,见习和实习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学生难以全面了解媒体生态。在技术不断迭代、媒介深度融合、业态纷繁变革的当下,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过时,因此学生在走上实习岗位时,难以快速摆脱这种由新闻传播教育与业态之间的鸿沟带来的专业“休克”状态[2]。为此,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在专业见习和实习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完善专业研习机制,明确专业研习在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中的贯通作用。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的专业见习、研习、实习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层层递进,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见习:构建专业认知

通过专业见习,学生能够对新闻学专业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成都、乐山等地的媒体单位,如四川电视台、四川经济日报社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业务流程以及媒体在各领域的作用。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与范长江纪念馆达成专业共建合作,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程为试点课程,开展“校—馆”课程共建,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学生赴川西等地以实地参观考察、“重走中国西北角”新闻采写实践等形式开展专业见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观念,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二)专业研习:掌握行业动态

专业研习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和探讨专业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将所学理论应用于现实场景,从理论上阐述问题的本质。同时,学生需要学会结合行业动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行业动态是反映当前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学生应关注行业动态,了解行业需求,基于此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此,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制订了详细的专业研习方案,以集中研习和自主研习两种形式开展专业研习活动。在集中研习的过程中,专任教师在专业实践周指导学生分组开展媒体运营、广告运营、受众调查等调研活动。自主研习则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就近选择家乡的本地媒体、传媒企业等开展走访参观、实地调研、采访调查、资料收集、数据获取等研习活动,并完成研习报告。通过专业研习,学生不仅提升了学术素养,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创新研究的能力。

(三)专业实习:提升实践能力

专业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关键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实习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专业知识,还需要深入了解行业现状,从而合理制订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与乐山市委宣传部、范长江纪念馆达成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学生的专业实习得到了有力保障。乐山市委宣传部统一选派学生到各区县媒体单位进行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级各类媒体和政府宣传部门的新媒体运营工作。此外,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还与四川经济日报社、绵阳日报社、眉山广播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等20余家媒体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媒体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专业的实习实训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会定期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实习单位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确保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学到实用的技能。

二、切实推进“四维”联动,提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效性

专业研习是一座桥梁,将见习和实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专业研习又是一台引擎,在助力学生扩展行业认知、提升学术素养、培育双创项目、优化毕业论文等四个方面发挥了联动与催化作用,切实增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扩展行业认知

新闻传播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新的技术、新的媒体形式和新的传播手段不断涌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日益凸显,这无疑对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对新闻学专业学生来说,深入了解行业现状、掌握行业规律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研习,新闻学专业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规律和生态现状,从而扩展行业认知,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掌握前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要积极加强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媒体机构的合作,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分享经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论坛、研讨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以提高其行业认知水平。

(二)提升学术素养

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开展专业研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重要目标。集中研习和自主研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在走访调研、采访调查、资料收集、数据获取、报告撰写等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集中研习和自主研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针对特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学会如何准确把握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锻炼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培育双创项目

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应将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多元化实训模式[3]。专业研习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孵化了大量省级及以上的双创项目,如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参与的《网络个人形象片的应用情况调研及个人形象片设计》《乐师校园媒体资源整合调研及新平台开发》《农村淘宝运营现状调查—以乐山市市中区全福镇为例》《起点影像工作室》《面向初中生的“爱国”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传播探究》《城市公共空间影像纪实与叙事策略研究》《乐山当地各媒体平台疫情相关新闻传播效力的可视化报告》《助力乡村振兴:新三农系列情景短视频创作与运营实践》等项目。学生通过专业研习,一方面挖掘出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双创选题,另一方面在研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思路和前期成果,大大提高后续申请双创项目的成功率。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4]。

(四)优化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的重要成果,能够体现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通过深入、系统地开展专业研习,拓展了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如2021年至今,乐山师范学院2018级、2019级、202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源于行业企业一线的有87篇,占比达到总量的46.8%,其中,又有将近六成的选题源于专业研习成果,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专业研习对毕业论文选题的优化作用。同时,学生在专业研习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新闻传播前沿理论和技术,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术视野,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学生有可能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是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三习”贯通、“四维”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仅仅是一次尝试,而非终极答案。为了更好地应对时代挑战,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需要调整和优化实践教学策略,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注重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结合,携手业界,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為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戴竹君.应用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路径的优化探究[J].今传媒,2023(06):143-145.

[2]王传宝.新闻传播教育需要直面现实诘问[J].青年记者,2023(13):1.

[3]李亚萍.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5):61-63.

[4]冯婷,陈兵.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5):88-91.

猜你喜欢
研习新闻学乐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