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应用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2024-04-22 09:54袁慧茹申苹
传播与版权 2024年7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袁慧茹 申苹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品是一种以深度学习技术为基础的大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长文本内容生成能力,这无疑会给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出版行业带来一定的变革性影响。文章简要梳理和总结了出版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为出版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对当下出版行业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应用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模型;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人工智能+”(“AI+”)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行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當然,出版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成为继专家生成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人工智能辅助生产内容(AIUGC)之后的又一种内容生产方式[1]。

2022年底以来,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凭借人机理解级别的强大交互对话能力,成为一款现象级应用程序,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热议。ChatGPT是一种AIGC形式的新产品,目前主要用于生成长文本内容。下文所讨论的AIGC产品是包括类ChatGPT产品在内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品。与常见的苹果手机“Siri”、百度“小度”、小米公司“小爱同学”等智能语音助手不同,AIGC产品作为一种以深度学习技术为基础的大语言模型,通过深层次语义分析和理解,能够生成相对自然流畅、富有逻辑、更加类人的长篇幅文字内容,如其可以撰写脚本、文案、邮件、代码、论文等;同时,其还拥有多轮对话的能力,能够依据人类反馈进行强化学习,不断优化生成内容。拥有强大的长文本内容生成能力的AIGC产品将极大地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助力优质内容创作,这无疑将会以内容生产行业为核心的出版行业带来一定的变革性影响[2]。

文章将从AIGC产品应用视角出发,分析其对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期的出版行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出版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现状

(一)AIGC发展阶段

据百度CEO李彦宏预测,AIGC将走过三个发展阶段:助手阶段、协作阶段、原创阶段。第一阶段,AIGC将辅助人类进行内容生产;第二阶段,AIGC以虚实并存的虚拟人形态出现,形成人机共生的局面;第三阶段,即原创阶段,AIGC将独立完成内容创作。ChatGPT是一种AIGC形式的产品,目前主要用于生成长文本内容,它推动了AIGC从“助手阶段”进入“协作阶段”的进程,正在出版传媒领域落地应用。

(二)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阶段

从出版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一次出版行业大的变革都伴随技术的创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改变出版行业,为出版行业转型和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深刻影响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变革进程。2022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10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理解数字出版的阶段性》中提出,数字出版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融合出版、智能出版4个阶段,自2023年开始迈入智能出版阶段。这意味着出版行业当前面临新的融合和升级挑战,将迎来新一轮创新发展。

(三)出版传媒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早在ChatGPT出现之前,智能辅助审稿系统黑马软件已经在国内出版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他以新华社“快笔小新”、南方报业“小南”为代表的写作机器人也初步具备生成文字稿件的能力。随着AIGC产品的热度不断走高,这些产品在出版界也引发讨论,广电、报业等传媒行业已经开始率先应用。而国外出版集团甚至已经推出由AIGC产品创作的图书。据外媒报道,2023年2月22日,韩国出版商Snowfox Books出版了全球首本由AIGC产品撰写、AI翻译校对的实体书《找到人生目标的45种方法》(45 Ways to Find the Purpose of Life),该书以英文创作完成后,由AI机器负责翻译成韩文、校对和插图工作。

二、人工智能应用对出版行业的影响

出版行业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促进了系统化、专业化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是大众获取专业、权威、系统化知识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在某种程度上对出版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促使其不断转型升级知识服务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以往简单的聊天机器人不同,较成熟的AIGC产品具有记忆能力,可实现连续对话,提升用户在聊天过程中的体验。同时,这些AIGC产品具有强大的长内容生成能力,能够整合相关信息,撰写逻辑相对缜密的长篇幅回答,这对以长文本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出版行业来说,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变革性影响[3]。

长期来看,随着中文类AIGC产品逐渐成熟,未来可能会带来一场知识获取革命,给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内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由此出版行业需要寻求新的定位。短期来看,由于AIGC产品训练成本高、知识库更新较慢、准确性有待增强等,出版物仍然是大众获取专业知识的权威渠道。但对当下出版行业来说,AIGC产品的应用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说,一方面可以提高内容生产和营销效率,另一方面加大了出版导向、内容质量、版权等方面的潜在风险[4-5]。具体来说,文章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机遇

1.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一种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出版单位编辑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摸清市场受众需求和偏好,找准市场切入点,打造“亮点”和“热点”选题。信息搜集和整理是选题策划环节最基础的工作,较为成熟的AIGC产品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料库和强大的内容检索匹配能力,能够根据指令提示输出较为系统的基础信息,帮助出版单位编辑节省信息搜集和整理成本。同时,随着ChatGPT的爆火,AIGC成为自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之后的科技大热点,这为出版行业选题策划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当下选题策划的热门话题。

2.内容生产

内容生产是出版行业的核心和灵魂,该环节主要由作者完成,这要求作者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对所写作主题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创作门槛较高,需要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不断琢磨内容。因此,内容生产环节一般周期较长,且具有不确定性。此时,AIGC产品就能够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取代部分信息搜集、基础信息堆砌、翻译等工作,并为作者提供创作建议,还能根据作者指令提示,按顺序生成有吸引力的书名、目录大纲等,为作者开展创作活动打开创作思路;其甚至可以按章标题生成章节内容,为作者创作提供参考,使作者能不断完善创作内容,大大提高创作的质量和效率,缩短内容生产周期。

3.内容营销

营销活动指出版单位利用一定的渠道发布有关出版物的信息,以引导消费,达到促进销售目的的行为。近年来,出版行业的营销渠道在不断进化,从一开始的新华书店等线下实体书店时代,到后来京东、当当、天猫等电商时代,再到如今的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时代,内容营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营销人员能否创作出具有较强用户吸引力的营销文案成为影响转化和购买效果的关键。而AIGC产品能够根据指令提示,结合主题、用户兴趣偏好,快速生成大批量接近直接可用的内容文案,同时所生成的文案也可以激发营销人员更多的创作灵感,从而使其创造出更多符合产品定位、符合特定用户群体需求、打动人心的营销内容,大大提高文案创作效率。随着AIGC产品生成技术不断成熟,AIGC产品还能生成海报甚至短视频等营销素材,提高整体营销工作效率,使内容营销文案创作真正进入人机协作时代。另外,AIGC产品在智能客服、客户服务等营销工作方面也能发挥一定作用,其可代替部分标准性、重复性的工作,从而缓解营销人员的压力。

(二)风险挑战

1.内容导向风险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守好出版阵地,是编辑做好出版工作必须遵守的政治红线和底线。由于文化差异以及训练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在某些情况下,AIGC产品生成内容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政治倾向,且生成内容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因此编辑需要对AIGC产品生成内容加强核查,避免不必要的内容导向风险。

2.内容质量风险

提高出版物内容质量是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出版物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编辑必须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差错;同时也要注重内容的创造性,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工作。虽然在多数情况下,AIGC产品能够按照提示指令生成作者所需内容,但是生成内容的细节仍需要作者进行专业把控,避免产生虚假信息和无意义的低质信息,而出版单位也需要加强在“三审三校”环节的审核,杜绝AIGC产品生成的看似富有逻辑实则存在漏洞谬误的内容,切实提高内容质量。

3.内容版权风险

出版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为激发作者的创造积极性,出版单位更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推进版权保护工作。AIGC产品训练需要大量的语料数据,其中可能就包括已经发表的小说、名著、文章等各种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素材,因此AIGC产品生成内容有可能与训练语料有所相似,当达到了实质性相似的程度,就可能会引起版权纠纷,对此出版单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版权把关。

三、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应对建议

ChatGPT的问世使得人工智能应用进入新一轮爆发期,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大幅提升人类社会生产力,这也将推动众多行业的变革。AIGC产品无疑为出版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其未来能否成为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转折点,仍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立足当下,出版单位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谋求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准确识变,积极拥抱AI,持续加强跟踪研究AIGC产品

ChatGPT产品的模型版本已经更新到GPT-4版本,国内的中文版ChatGPT产品也在陆续推出,如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京东“ChatJD”、华为“盘古大模型”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AIGC产品将与各行各业产生新的应用碰撞,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将深刻影响和改变内容生产生态,对此出版单位应及时准确识别新形势、新变化。

一是及时部署AIGC研究。在做好当下出版业务的同时,出版单位还应持续密切关注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动态,及时开展AIGC相关专题研讨部署,进一步分析AIGC產品给出版行业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以及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做好预判预测,便于提前应对。

二是加强与技术企业合作。出版单位可加强与百度、阿里等头部技术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了解AIGC技术发展前沿趋势,洞悉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企业联合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共同探讨AIGC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场景,促进出版行业技术创新发展。

三是持续跟踪应用现状。出版单位可持续关注AIGC产品在国内外出版传媒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应用基础,为本单位引入应用提供思路借鉴,始终走在技术应用前列。

(二)科学应变,积极利用AI工具,提高出版工作质量和效率

出版单位要顺应AIGC发展趋势,做好“出版+ AIGC”工作,提高出版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是提前布局选题规划。一方面,短期来看,出版单位要紧抓当下ChatGPT热点,及时布局相关选题;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出版单位要顺应AIGC发展趋势,紧抓各行业格局被重塑时所涌现的知识更新需求,做好中长期选题规划、内容资源聚集工作。

二是强化审校把关工作。与传媒行业的新闻内容生产任务在传媒单位本身不同,出版行业的内容生产任务主要在作者端,作者会将AIGC产品视为写作助手,但鉴于当前AIGC产品的准确性还不够高,因此出版单位需要提前研究相关规定,明确作者对AIGC产品的使用范围,并要求作者标注由AIGC产品生成的内容,以增强审校针对性,防止出现出版导向、内容质量、版权纠纷等问题。

三是提高营销工作效率。文案内容创作是新媒体营销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出版行业营销工作的短板和痛点。营销人员通过AIGC产品的创作辅助,一方面能够提高文案创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强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营销文案的针对性,从而使内容更加符合用户的兴趣点,提高营销转化效果。因此,出版单位需要结合技术发展实际,及时引进AIGC产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对话指令提示技巧,最大化发挥工具效能,实现人机协同,提高出版行业营销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主动求变,积极寻求新机遇,推动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虽然短期来说AIGC产品生成内容的准确度还不够高,出版物等知识产品依然是大众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AIGC产品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其所引发的知识获取革命将给包括出版行业在内的专业内容生产机构(PGC)带来深远的变革性影响,这需要出版单位提前主动应对。

一是回归行业发展初心。在新技术时代,出版单位需要回归行业发展初心,对出版行业的功能、业态等进行再认识、再总结,重新思考出版行业作为内容提供者在整个知识提供生态中的发展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版行业的独有优势,不断提高知识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是提前引导和布局。出版单位在做好当下出版工作的基础上,需要更加主动地思考未来知识获取方式和知识形态,积极寻求新发展机遇,提前引导和布局,不断拓宽出版边界,推动出版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是做好技术引进准备。出版单位要研究计算AIGC所需算力基础设施,提前筹备本单位所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立一体化大平台,统一数据标准,整合分散的数据资产,积极做好技术引进的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史惠斌,郭泽德.迈向智能:AIGC内容生成模式引发的出版变革[J].数字出版研究, 2023(02):34-42.

[2]徐敬宏,张如坤.ChatGPT在编辑出版行业的应用: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编辑,2023(05):116-122.

[3]陆小华.ChatGPT等智能内容生成与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智能变革[J]. 中国出版,2023(05):8-15.

[4]郑丽芬.赋能与重构:AIGC驱动下的出版业[J].出版发行研究,2023(04):37-44.

[5]任安麒.數字出版领域智能语言模型的应用、风险与治理:基于ChatGPT技术特征的分析[J].出版科学,2023(03):94-102.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
浅析传统出版社数字转型模式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美国期刊业数字化转型的渠道分布态势及启示
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研究综述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