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出版中数字资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4-04-22 09:54易莉炜
传播与版权 2024年7期
关键词:融合出版数字资源职业教育

易莉炜

[摘要]在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数字资源建设已成为决定融合教材出版质量的核心要素。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实操性特点。文章以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出版过程中,出版社做好数字资源建设,在整体策划、标准化建设、质量把关、流程优化、后期维护等五个方面的努力,并分析在建设数字资源时出版社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更好地拥抱融合出版,引导和深化高校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融合出版;医学教材;数字资源;职业教育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1]。2021年10月和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一系列关键性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职业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也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对此,出版社应敏锐把握这一契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的建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职业医学教材建设作为高等职业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任务。《“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推动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探索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形成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2]。当前,出版融合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探索已成为各出版社关注的焦点。此外,鉴于传统纸质教材在信息传播上的单向性局限,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新一代学生群体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教材有较强需求,因此融合教材的发展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更是时代进步下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职业医学教材融合出版的形态及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材建设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融合教材及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元且互动性强的学习资源库及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多样且高效便捷地获取信息。

当前,“纸数融合”已成为高等职业医学教材出版的主流形态。该模式以纸质教材为核心载体,用文字和图表展示重要理论和技术,在相应教学重点处嵌入二维码作为数字资源入口,链接高清图片、结构式动画、PPT课件、实验操作视频、微课视频等。这种将二维码技术引入教材建设的方法极大地突破了纸质教材在载体、版面、印张等方面的限制,拓宽了纸质教材承载有益信息知识的空间[3]。高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医学教材融合出版的革新,如AR(增强现实)与VR(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能实现沉浸式学习体验与立体化呈现知识。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运用VR/AR技术于解剖学、人体正常构造和人体正常功能的教学,不仅服务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还满足了药学、护理、医学技术等医学相关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对直观、生动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需求,实现了多维度、智能化、高效的数字化教学服务[4]。

地方出版社同样积极投身于融合教材的创新建设,坚持秉持创新驱动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打造在线学习平台体系,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环境,旨在满足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创新贯穿于教材研发和编写等出版全過程,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教材一体化建设[5]。

二、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出版中数字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精准教材定位,做好数字资源的整体规划

在建设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数字资源时,出版社除了围绕医学教学重点和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还要关注数字资源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即对一个增值内容要做到何种深度,围绕一个重难点要延伸出多少增值内容[6]。高等职业医学教材并非本科生教材的压缩版本,不应过于强调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传授,而应聚焦应用性内容的编写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贴合医药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鉴于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其所对应的数字教材更强调实操性。因此,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往往包含动态教学影像、互动课件、案例、实训模拟等资源,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展示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具体和实用[7]。

数字资源要与纸质教材同步开发,以实现教材立体化呈现。在前期策划时,出版社要做好本套教材的基本模块设置,以及纸质内容、数字内容的分配规划。针对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编辑不仅要考虑其在纸质教材上的表现方式和呈现逻辑,还要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特点,构思如何通过动画、视频、互动练习、增强现实操作等多种数字化形式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以内容为本,适用为度,标准化建设数字资源

在高等职业医学融合出版教材的制作中,内容的核心地位与实用性原则是构建数字资源体系的根本出发点。

首先,出版社应秉持“内容适配、形式精准”的原则选取标准化内容,明确界定不同知识点适宜的呈现方式。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的内容,编辑可通过文字来阐述;而对动态过程、立体结构、操作演示等难以通过静态文本充分表达的知识点,编辑则需要借助多元化、交互式的数字资源进行深度诠释。其次,数字资源类型的设置亦须标准化。出版社要罗列同一套系教材应配备的数字资源类型清单,如微课视频、高清解剖图谱、三维动画模拟、互动式诊断案例等,并进一步区分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源类型和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需求可选增补的资源类型。再次,数字资源格式的一致性和兼容性至关重要。出版社需要采用学生广泛接受的标准化格式,使数字教材能够无缝对接各类学习平台及智能终端,从而切实支持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跨设备的学习。此外,数字资源的规格需要标准化,比如,对微课视频这类核心数字资源,出版社需要制订严格的制作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时长控制、图像清晰度设定、配音质量要求及字幕规范配置等要素。最后,数字资源数量的适度性原则。数字资源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数字资源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编辑切忌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数字资源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接受程度。

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出版的数字资源标准化建设应在教材启动时就进行,编辑可在编写会上重点宣讲数字资源的类型、编写原则、制作要求等,并形成书面的数字资源体例规范分发给编者,同时可以给编者提供视频小样、PPT模板等以供参考。

(三)严控编写审校,保证数字资源的质量

对融合教材,编辑不仅需要细致审查纸质内容,还需要全面审查所有二维码链接的数字资源。数字教材同纸质教材一样,也应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编辑需要审查诸如数字资源内容与纸质内容是否形成有效互补,PPT的体例格式是否规范,图片是否清晰、是否原创等。二维码生成后,编辑和校对人员还需要逐一扫码核对[8]。

需要注意的是,编辑在处理编者提交的数字资源素材时,应避免直接将原始内容不加甄别地转换为数字产品。比如,在面对编者提交的微课视频时,编辑不能全盘接受,而应在微课制作之初就扮演积极引导和改进的角色,其应充分参与数字资源制作的全过程,全盘把握数字资源的内容规划、设计构思、脚本撰写及制作流程,从而有力保障数字资源质量。

(四)优化流程管理,实现数字资源出版环节无缝衔接

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遵循线性流程,各个环节相对独立且顺序相连,每个步骤完成后方能流转至下一环节。而在高等职业医学教材融合出版模式下,内容体系融入数字资源,使整个流程呈现多媒体、立体化形态。编辑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同时策划和审校纸质内容和各类数字资源,还要兼顾同一内容数字资源能以多种形式呈现。因此,编辑必须深入理解融合出版的具体细节,以便高效统筹整体出版流程,与数字中心和软件中心的同事紧密合作,加强跨部门、多主体间的团结协作和沟通协调,通过灵活运用立体化思维方式,明确哪些环节可以同步进行,哪些环节应优先处理,以有效把控出版进度。

(五)及时更新学科知识,维护平台系统稳定

出版社将传统纸质教材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收集用户对教材的反馈信息,而且能通过计算和分析用户的阅读偏好及习惯,有力推动教材的迭代升级。在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中,出版社运用二维码链接技术,可依据学科动态和热点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内容,更新过程仅涉及网络后端内容的替换,无须更换二维码图案,从而实现高效、便捷且及时的内容更新。在数字资源上线之后,持续进行后期维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出版社需要保障数字资源及其管理平台运行稳定、流畅,避免遭受攻击或干扰。

三、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出版中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严把意识形态关,丰富课程思政呈现形式

与纸质内容相同,数字资源作为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编辑在对其审稿过程中必须把好政治关,提升意识形态方面的敏感度,筑牢意识形态的防线,防止隐性政治问题的出现。例如,在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中,出版社可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优势,借助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拓展课程思政的展现维度,对接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对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注重职业教育人才德能并重、知行合一和崇高职业精神的培养[9],为教材赋予深厚的人文底蕴。

(二)注意数字资源的版权保护

出版社在策划数字教材时,确保版权合规至关重要,其既要严格保证所有素材的原创性,避免侵犯任何第三方版权,也要周密保护原创作品的权益,有效防范盗版复制等侵权行为。数字教材因包含多元化的资源类型和多样化的展示形态,版权侵权行为更为隐蔽,故而编辑在审稿流程中对版权问题的审查需要格外严谨。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及其配套管理平台应嵌入先进的版权保护技术和应用完善的保护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教材遭受侵权。

(三)重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构建和优化教材数字资源的过程中,出版社需要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具体表现在:一是确保数字教材平台的访问便捷性、响应速度及运行稳定性,力求用户能轻松、迅速且无间断地获取所需教材内容;二是关注教材页面设计的人性化程度,如图文编排是否合理清晰、配色方案是否舒适悦目,以构建友好、和谐的学习视觉环境;三是强化数字教材的互动性设计,旨在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在高等职业医学融合教材的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版社要进行详尽而周全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紧密贴合高等职业教育重实践、重应用的核心特色。出版社应当积极探索创新出版形式,深度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材出版领域的巨大潜力,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将原本静态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通过深度融合,打造既能满足现代医药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需求,又能提供丰富实践指导的高品质融合教材,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推進卫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4-02-06].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12-03)[2024-02-06].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08/content_5659302.htm?eqid=9bc45bc3000f32210000000664638bae.

[3]崔长存.基于二维码技术的中医药教材融合出版实践与思考[J].科技传播,2020(10):57-59.

[4]孙德婧.浅析卫生职业教育融合教材出版路径[J].出版参考,2022(10):43-45.

[5]陈志强.地方出版社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作为与发展路径[J].中国编辑,2024(01):49-53.

[6]雷媛.医学融合教材出版中增值内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传媒科技,2023(05):117-120.

[7]李光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编辑,2023(08):55-60.

[8]钱新艳.“互联网+”时代教材出版中的:以医学类高等教育教材为例二维码应用及“纸”“数”融合实践思考[J].科技传播,2020(10):70-73.

[9]梁玉林.打造精品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助推出版强国建设[J].新闻传播,2023(05):85-87.

猜你喜欢
融合出版数字资源职业教育
国际首部ISLI MPR出版物《古文观止》的出版与思考
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结合下的“融合出版”分析
建立中文DOI标识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业管理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