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量增质升实现途径

2024-04-22 10:41张学博高建良牛国庆杨明张飞燕程磊张念思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应用型

张学博,高建良,牛国庆,杨明,张飞燕,程磊,张念思

(1.安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3;2.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 454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来突破核心技术领域的难题[1-3]。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不同发展阶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目标都有所调整,呈现从“规范、有序”到“拓展、增长”的转变[4]。受国家政策的鼓励,专业学位授予点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类别逐渐丰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5]。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在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的同时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也不断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6-9]。

1 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1.1 招生规模现状

安全生产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大力开展安全工程专业领域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各高校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逐步增多,具体数据见表1。表1数据来源于各高校官网发布的录取名单。本文仅统计了部分高校近3 年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数据可以看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上升,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近三年部分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图

表1 部分高校近三年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二,然而,随着新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产业不断涌现,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人才培养规模仍然不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培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较多,但是从目前社会的发展来看,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2.1 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

根据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进行实践累计时间应不少于半年。但受诸多因素影响,研究生不能到工程实践现场,培养过程以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验为主,缺乏对企业和生产过程的认识,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很了解,这也导致课题研究内容脱离生产实际,论文实际应用价值比较低。

1.2.2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创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与本科阶段不同,研究生主要是对课题进行研究,学会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并对新知识、新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但是,研究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创新,导致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1.2.3 培养体系模糊,过程监督有待加强

经过前期的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参照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培养过程中没有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2.4 学位论文形式单一

《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规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研发类论文,还可以是软科学论文,但目前各高校的学位论文大多是应用研究类论文。

2 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量增质升实现途径

2.1 制定招生计划,扩大招生规模

招生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要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院校所具有的办学资源有针对性地扩大招生规模。安全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学科交叉、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涉及工学和管理学的内容,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优质生源,招生录取时可以招收具有行业主体专业学历的学生,如采矿工程、电气工程、能源工程、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5]。招生单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重视招考工作,确保招考工作规范透明,做到公平、公正,保障每位学生的合法权益。

2.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为了满足社会安全发展的需要,政府引领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有效缓解了高校输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社会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10-12]。学校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协作,让学生从不同维度思考专业问题,利用实践平台与校外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较强的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测、安全风险控制等能力,并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管理、矿山和建筑等适应新时代安全工程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2.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全过程监管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紧跟国家教育趋势和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为新时代安全生产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规范研究生培养体系从建设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重视实践环节的落实。实行研究生培养督导制度,成立教学督导专家工作小组,定期召开督导专家会议,动态监控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12],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4 严格把控学位论文质量,促进论文形式多样化

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强化论文的抽检和盲审,实行国家和学校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学位论文会被送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平台进行网上评审,实行全覆盖双盲评抽检评议,同时学院也会对学位论文以全盲评方式进行评议,评审专家按照要求对其提出评议意见,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

在加强质量监控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鼓励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工程设计、产品研发以及工程管理等,并完成相应的论文。

2.5 建设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高校在引进优秀教师时需首先考核教师的师德,其次考查其学风是否严谨、研究能力是否突出、科研资源是否充足、实践经验是否丰富,力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科研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师资队伍[13-14]。为适应国家教育的发展变革,高校需要建立双导师制度。在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校内指导教师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的显著优势,校外导师要将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融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中,使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形成校企双导师育人机制。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需要加强沟通,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

3 结束语

新时代,在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是有完善的培养体系。高校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对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加强对体系从建设到实施各个环节的监管,通过制定招生计划、加强校企结合、建设师资队伍等途径保证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应用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