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课堂的“双创”教育CEITR 模式探究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让大象飞辅导员工作室为例

2024-04-22 10:41费锋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5期
关键词:工作坊第二课堂双创

费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00)

帮助新时代青年面对和适应不确定、不可预测的未来,发现和解决复杂问题,是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课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让大象飞辅导员工作室基于打造与第一课堂的“专创融合”课堂相匹配的第二课堂“双创”教育活动,以个性化培养为目标,将创业思维融入学生活动的实践,开发了学生活动CEITR模式。这一模式从第二课堂长期实践中摸索而来,根据当前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自我意识强等特点,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吸收借鉴了设计思维、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五种实践经验、子谦国际的五步教学法和埃里克森教练技术等,在已有成果基础上集成创新,是一种可复制性强、易于推广的针对高职学生的第二课堂“双创”教育模式。

1 基于第二课堂的“双创”教育CEITR模式简介

通过CEITR 模式中的体验式的5 个步骤,即连接(connect)、共情(empathy)、创新(innovate)、测试(test)、反思(reflect)5 类活动,能基本解决提出的问题并产生创新想法,经过“问题化导向、团队化合作、自主化学习”三化范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见图1)。

图1 CEITR 模式

1.1 连接

CEITR 模式中的连接,指把活动参与者关联到熟悉的场景或内容,建立安全感,并激发主动参与的动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建立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说话棒、BINGO 签名法、鸡尾酒会等方式,通过体验式的互动让学生与之产生较为深入的连接(见图2)。

图2 连接图示

1.2 共情

CEITR 模式中的共情,指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情移入,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觉知、把握与理解。共情的基本方法为观察法、沟通法和体验法,因此,在工作坊活动中,通过前期体验、案主陈述、互动答疑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观察力,从而建立与案主真正的共情,为解决问题和创新想法奠定扎实基础。

1.3 创新

CEITR 模式中的创新,指通过设计思维的钻石模型,经过发散和收敛,从而实现问题解决和想法创新。发散是指针对案主问题或者工作坊的主题,在团队的共同参与下,有针对性地应用创新思维工具寻找创意,如头脑风暴、可视化、原型设计、测试和场景开发等,目的在于尽可能寻找创意点。收敛是指处理后的创意点内容比较独立和清晰,但还不知道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还不知道解决方案,这时就要用到收敛思维工具,如创新矩阵,对各个创意点逐一分析,剔除不可行的创意,针对可行的创意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

1.4 试验

CEITR 模式中的试验,指将初步的解决方案进行测试,通过有用、可以改善、疑问和新想法4 个维度记录其他小组提出的观点,根据记录内容再次完善解决方案,更好地进行方案的创新迭代,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设计思维中有一个步骤是原型制作,其试验和原型制作目的一样,即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产生最佳的初步方案。

1.5 反思

CEITR 模式中的反思,指通过现象(事实)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并促进行动的事件。不是所有的体验都能转化为知识,也不是有了体验就一定能学到知识。在行动中反思才是关键。如果没有反思,体验只是经历,反思才能使一般的体验变成学习体验。人们必须经过体验、反思、形成概念和检验的连续循环,最终重新回归体验。工作坊中具体的反思方法有复盘法、4F 打卡法、结构化反思法(复盘—洞察—行动)、5why 分析法、结对互问法等。

CEITR 模式是辩证的5 项活动,既有步骤,又不唯步骤,应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有效活动的目的。5个步骤的某几步或全部是可以同时发生的。CEITR模式是原则,但要防止把它教条化、模式化。运用CEITR 模式进行工作坊设计的要领是:连接要快,不能拖泥带水;共情要深,不能浅尝辄止;创新要动,不能安安静静;试验要实,不能坐而论道;反思要深,不能蜻蜓点水;五步要活,不能生搬硬套。

2 CEITR模式活动重能力、促“三化”

2.1 问题化导向,展现以学生为中心

问题化导向,就是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目前,在CEITR 模式基础上创新了两种第二课堂活动,分别为PIP 型活动火种节和5P 型活动工作坊。基于问题、想法、产品(problem →idea →product)的PIP 型活动,即火种节,让学生在3 h 内快速体验创业,基于现实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创业想法,头脑风暴制作产品原型,真正感受创业的过程。基于问题(problem)、方案(prorosal)、计划(plan)、以学生为中心(people)和以项目为基础(project)的5P 型活动,即工作坊,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或者困惑,召集学生一起根据设计思维的步骤解决问题,产生创新想法。

2.2 团队化合作,体现协同式育人

团队化合作,就是坚持以生为本、教师参与、智慧众筹的原则,进行团队合作式互助学习。根据学情分析,采用多种分组方式:有世界咖啡式团队合作,通过参与者在不同小组间走动,和不同学生交流,贡献和连接想法,从而把小组的谈论扩大成全场的讨论,不断把彼此多元想法做成网络连接;有随机式分组,通过自主选择、游戏分配等方式,形成各个小组并展开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此外,还有同质成员分组、拼板式分组等。

2.3 情景化学习,呈现全面创新理念

情景化学习,指的是通过创设问题式情景和自主探究环境,利用教练技术和引导技术帮助学生找寻并解答问题,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创设问题导向和自主探究情景,利用情景化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自主解决问题后的快乐,让学生逐渐沉浸于团队解决问题和主动独立思考的情景中,继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 CEITR模式活动取得成果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让大象飞辅导员工作室以引导学生提升创新能力为使命,聚焦高校创新教育实践探索,服务辅导员交流互动和学生学习成长,打造成长实践体,形成“专业+思政+创新”的大思政格局,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作室基于CEITR 模式开展活动近40 期,服务师生近千人。在每次工作坊结束后,主持人都会邀请参与师生填写问卷调查。目前共发放问卷205份,收回有效问卷198 份,回收率高达96.58%。

3.1 工作坊创新模式满意度高达97%

以5P 模式的工作坊为例,通过参加工作坊后填写问卷,共收集样本198 个,对工作坊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有83.15%的师生表示很满意,有14.61%的师生表示满意,有2.25%的师生表示一般。总体来说,工作坊的模式让超过90%的参与者感到满意详情见表1。

3.2 工作坊核心环节令人记忆深刻

在设计思维工作坊中,提问“您对哪个环节印象比较深刻”,有超过70%的师生选择了发散思维,即通过便利贴进行头脑风暴,另外小组讨论令近61%的师生印象深刻,其作为工作坊的核心环节得到了较多师生的认可。工作坊环节印象深刻调查表见表2。

表2 工作坊环节印象深刻调查表

3.3 初体验激发学生多次参加工作坊的意愿

对于工作坊的“复购率”,提问“如果还有类似的工作坊活动,您还会报名参加吗”,有96.63%的师生选择会再次参加,有3.37%的师生不再参加,原因集中在课余时间不足。工作坊再次参加意愿调查见表3。

表3 工作坊再次参加的意愿调查表

综上所述,根据调研结果,工作坊的参与者对其满意度较高,很多师生都表示参加工作坊和师生一起共创的过程很赋能,并且再次参加工作坊的意愿较强烈,对工作坊的核心流程,即发散想法和小组讨论的过程印象深刻,这也是“问题化导向、团队化合作、自主化学习”三化模式的意图所在,即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4 CEITR模式活动开展的困难

4.1 单次活动辐射学生数量少

目前开展的CEITR 模式活动工作坊和火种节,为了达到最佳的活动效果,一般采用小班化,即每次活动一般不超过40 人,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到教师对其的关注,但也导致了每次活动参与学生的人数非常有限,单次活动辐射学生数量较少,需要通过频繁举办类似活动以促使辐射学生人数上升。截至目前,工作室开展火种节23 期,参与学生854 人,平均每期参与人数为37 人;工作坊目前开展8 期,参与人数近240 人,平均每场人数为30 人。

4.2 CEITR 模式活动开展类别单一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让大象飞辅导员工作室基于CEITR 模式的活动类型主要为PIP 型活动火种节和5P 型活动工作坊,虽然由于课题的差别和搭档学生的不同可以循环参加两类活动,并且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但是类型的单一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另外,工作坊的课题主要是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多是聚焦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和活动,因此,随着举办次数的增多,课题的内容也会出现同质化。

5 CEITR模式活动的优化路径

5.1 个性化创新活动类别,研发趣味道具

基于CEITR 模式的PIP 型活动火种节和5P 型活动工作坊,创新关于引导师培训、活动设计工作坊、创客马拉松等多种类别,使师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更好地学习相关的内容,从而真正形成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另外,师生团队通过工作坊研发CEITR 模式相关的活动用具,如BINGO 卡片、创意激发卡等,申请专利,形成知识产权,通过活动用具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体验感,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以达到“双创”教育思维创新的目的。

5.2 合作式加强师资培训,创新“1+2”模式

通过设计思维工作坊、教学五步法培训班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引导师团队,同时可以邀请感兴趣的学生作为引导师助理参与其中, 进而增强活动的频率,扩大辐射面。另外,对于超过30 人的工作坊,可以用“1+2”的模式,即1个引导师加2 个引导师助理,引导师在台上进行引导的同时,助理可以在台下协助引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从而能让大班化活动的所有学生都能被关注。

5.3 激发型发挥学生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CEITR 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想方设法在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入学生的参与,如引导师的培训、活动用具的研发等。在工作坊和火种节的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师,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法,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借助团队协作的力量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授一些方法的时候,也可采用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搜索学习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结束语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让大象飞辅导员工作室通过实践开发的CITER 模式,作为“专创融合”课堂的延伸,一方面通过模式的5 个步骤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模式中的工具更有体验感,能更好地服务第一课堂,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形成第一、第二课堂融合育人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工作坊第二课堂双创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