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框架的“专创融合”教育改革探索

2024-04-22 10:41柴俊霖臧琛宋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5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专创融合

柴俊霖,臧琛,宋力

(内蒙古工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的关键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队伍,高校作为知识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支撑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使命。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2018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 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2],全国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同时,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某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3]。因此,需要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创新创业“有业可依”,使专业应用“推陈出新”,实现“1+1 大于2”的教育协同效应[4]。

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笔者所在高校(以下简称学校)也在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校的“专创融合”教育进展缓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索“专创融合”新途径和新方法,做好、做实“专创融合”教育,提高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框架

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从教育理念、工作布局、培养目标等方面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显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逐步形成了“1-1-5-4-3”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展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框架

1.1 “1”: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推进“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重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5]。全面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内涵并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先导。学校一直以来通过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改革的动态循环方式,从行政管理教师到教学一线教师,从学生到社会,持续推进理念普及,持续强化内涵理解,持续提升认知水平。

在管理层面,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教务处牵头,学工处、团委、研究生院、招就处、科技处、工训中心等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牵头统筹协调、组织策划、安排推进、考核评估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教学层面,学校成立了以院长、分管副院长、教务团学人员、系部主任、学科带头人、创新创业专职人员等为成员的院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承接工作具体落实。目前,学校已构建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统筹协调的“一体化”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已形成各级关注、广泛参与、开放合作“一体化”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持续推进“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2 “1”: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五育一体”育人模式

创新创业的核心是“新”,而“新”以个性化为基础。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确定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始终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有机融合[6],充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顶层设计角度,不论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师资配置、平台搭建,还是项目投入、成果转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学校都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搭建宽广的交流平台、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落地实施角度,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为学生提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训练营等,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在显著提升;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组织流程更加规范化,指导各类项目与赛事的教师数量明显增加,工作投入明显增加,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真[7]。

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多元协作的方式实施“五育一体”,追求“五育”的内在协调性和有机统一性[8]。学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衔接,坚持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技能相互促进,坚持创新创业思维与审美素养交融,坚持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相结合,打造“五育一体”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1.3 “5”:以“五项联合”为抓手,整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抓住关键环节,联合发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发展。学校以“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平台搭建与经费投入、教学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环境氛围”五项联合为抓手,多措并举,将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对于体制机制改革,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行动方案、创新创业工作部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管理文件制定等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对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培养计划中创新创业课程的分类越来越细,课程数量越来越多。对于平台搭建与经费投入,学校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创业孵化”等项目累计投入经费900 余万元;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赛事,从校赛选拔、专题辅导、备赛准备到现场比赛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教学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学校多方式、多途径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开发、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等,切实提升教师知识结构、实践技能与指导水平。对于环境氛围,学校举办、承办或联合其他学校与企业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或赛事,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1.4 “4”:以“四化”为方向,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转变

学校以培养计划全程化、培养对象全体化、能力培养梯级化,学生指导个性化为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转变,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对于培养计划全程化,大一年级安排创新创业课程、各类初级项目研究和比赛等,重视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思维,锻炼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大二、大三年级通过设置电、控、机等系统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设跨学科、跨专业、学科前沿类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比赛与项目研究等,注重“以实践促创新、以项目促创新、以竞赛促创新、以成果促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拓展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大四年级的就业与创业教育、“专创融合”模块课程、创业服务等,持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对象全体化,学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课程选择、项目申报、实践锻炼、参赛对象等都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对于能力培养梯级化,学校采用“激发—引导—自创”的分阶段方式,通过分层次项目与比赛训练,实现“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9]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指导个性化,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创业意向、创新创业项目的不同,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1.5 “3”: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三个目标”实现,促进学生与学校品质提升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就业与创业竞争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三个总目标开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2 “专创融合”教育现存问题

2010 年5 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10]。东南大学的赵亮指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同向、教育内容上的贯通以及教育模式上的依托是两者融合的基础与条件,也是两者融合的逻辑起点[11]。近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却相对滞后,“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底层运行机制等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乏对“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割裂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只有部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大部分专业教师虽在专业知识讲解时也会扩展知识的实践运用与创新引导,但认为创新创业与自己关系不大,没有深入领悟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同一性(都是培养人能力素质的教育[12])和“专创融合”教育的必要性,致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割裂,应用型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受限。

2.2 缺乏“先入为主”的专业课程引导,低年级学生未能与专业教师建立联系

在通识教育模块中,由专业系部开设的必修、选修课程很少,低年级学生未能与专业教师及时联系,对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缺乏了解,学生主要通过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获得创新创业教育,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模式,而是两条线并行。

2.3 缺乏院、系层面“专创融合”机制或氛围,“专创融合”程度参差不齐

学院、系部大多只是执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安排,很少建立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专创融合”机制,没有形成浓厚的“专创融合”氛围,“专创融合”教育开展程度因教师而异。有的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理念理解深入,主动性强,会积极组织专业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参加各类比赛;有的专业教师在学生提出项目或赛事指导需求时会给予专业性的指导,但缺乏主动性,“专创融合”的程度参差不齐。

2.4 专业教师缺乏综合经验,“专创融合”效果不佳

部分专业教师对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赛事等活动缺乏了解,缺乏实际参与的经验,局限于自身学科,跨学科教育能力相对有限[13]。工科专业教师缺乏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指导学生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专创融合”效果不佳,难以促进学生实现持续性的能力提升。

3 “专创融合”教育改革探索

目前,笔者所在学院从创新管理办法、改革“专创融合”课程、细化“专业导师制”任务、严抓“专创融合”工作质量方面积极探索“专创融合”的有效途径,已经初见成效。

3.1 创新“专创融合”管理办法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专业教师与学生开展“专创融合”的热情,加快“专创融合”步伐,学院主动探索与创新,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专创融合”教育,学院一直摸索导师制模式,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从制度层面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对于“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开展“专创融合”课程改革与创新,明确规定了新课和新教学模式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加强对“专创融合”课程的支撑;对于各类各级创新创业研究项目,学院明确规定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参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认定办法,明确了学生的学分认定和加分计算办法,以提高学生对“专创融合”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对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项目获奖等,学院制定了具体的奖励办法和教师聘任成果认定办法,拓展“专创融合”教育的深度和高度。

3.2 “专创融合”类课程多开发、早接触

学院组织系部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教学团队,鼓励专业教师开展“专创融合”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开发了适应各年级创新创业水平的“专创融合”类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各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学科前沿类课程、跨学科交叉系列课程、专业创新实践课程、创新实践系列课程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类课程。学院以新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完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大一年级就深入了解专业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沿,培养专业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并循序渐进安排各类“专创融合”课程,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竞争力。

3.3 细化实施专业导师制

学院组织安排学院和系部两级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详细了解专业特色及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学院根据“意愿优先,统筹分配”的原则,将大一新生分配给专业教师,实施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如图2 所示。专业教师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分别给予针对性指导。大一年级指导工作主要有专业认识引导、创新意识激发、院创项目申请与进展指导、课程学习指导、思想教育等;大二年级指导工作主要有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与赛事指导、创新技能培养、课程学习指导、思想教育等;大三年级指导工作主要有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与赛事指导、创新技能与创业意识培养、课程学习与考研指导、论文撰写与专利申请指导、思想教育等;大四年级指导工作主要有就业与创业指导、考研院校报考指导、思想教育等。学院下发的指导学生记录表如图3 所示。专业教师的全程参与指导,提高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度。

图2 专业导师制培养

图3 指导学生记录表

3.4 严抓项目研究、赛事指导等“专创融合”工作质量,提升“专创融合”水平

学院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对各类各级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评选、过程进展、中期检查、结题等工作给予专业指导与点评,尤其是对于基础的院级创新创业项目,在过程指导、各环节评审、项目答辩等方面学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严格把控质量关,扎实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扎实做好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撰写水平、表达能力等的训练工作,为后期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基础。学院定期举办科普大讲堂活动,引导全院教师和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科学素养。学院聘请校外、校内导师对创新创业参赛作品进行一对一指导,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学院依托“碳中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大力建设具有地方能源特色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实验平台,为“专创融合”活动提供支持。近年来,学院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校级65 项,自治区级8 项;科技特殊专长学生保研累计17 名,有专业教师获“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荣誉称号。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类比赛范围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长,获奖数量和质量也稳步提升。

4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还存在问题,需要学校尤其是专业学院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培养新模式,在内容、形式和资源等方面拓宽专业教育的外延[14],推进“专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专创融合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融合菜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