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24-04-25 06:25郑芳
今日财富 2024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绩效评价监督

郑芳

本文旨在研究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教育发展、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以及市场化竞争的压力,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普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优化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效率与质量。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办高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化竞争的不断加劇,民办高校在管理和运营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旨在通过制度、流程和机制的建立,确保组织的目标能够有效实现,风险能够得到合理控制,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在民办高校的运营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预防管理风险,保障民办高校的长期稳健发展。然而,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民办高校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责任不明确,导致管理流程混乱;内部监督机制不够严密,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造成管理失控;信息化建设滞后,数据管理不规范,影响决策的准确性;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内部控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民办高校的管理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水平,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同时,由于民办高校的发展背景和运行模式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优化对策,以保障其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研究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优化,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推动民办高校的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内部监督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规范、指导、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内部控制是管理学和会计学的重要概念,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有效高效,防范各类风险,保护资产安全,促进组织的稳健发展。

在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有以下主要目标:

1.合法合规目标。民办高校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内部规定,确保其各项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违反相关法规。

2.资产安全目标。民办高校拥有大量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财务资产、知识产权等,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护这些资产免受损失、浪费和盗窃。

3.效率与效果目标。内部控制帮助民办高校确保各项管理活动高效运作,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4.信息披露目标。民办高校应及时、准确地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披露有关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重大风险等信息,保持透明度,增强信任。

5.风险管理目标。内部控制有助于民办高校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包括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管理风险等,降低风险对其发展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特点与重要性

1.独立性与市场化竞争。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决策权更加分散,独立性更强,但同时也面临更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内部控制需要更加严密。

2.治理结构复杂。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通常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校长、教职员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和利益冲突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3.经费来源多样化。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包括学费、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这要求内部控制对不同资金来源的使用进行科学管理。

4.资金运作风险。由于资金流动性较强,民办高校面临资金运作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资金的安全、稳健运营。

5.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民办高校需要在内部控制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水平与公办高校相当,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在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为内部控制提供了全面的规范,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的财务报告紧密结合,为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借鉴。

在我国,相关学者也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优化对策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有限。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剖析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为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对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在推动民办高校稳健发展和有效管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和市场化竞争的压力,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涉及到内控制度建设、内部监督、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绩效评价等多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一些民办高校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科学、规范、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表现在:

1.缺乏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和制度文件,没有形成全面的内部控制手册和操作规范,导致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法不统一,执行不到位。

2.内部控制职责划分不明确,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和责任模糊现象,导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责任追究受到影响。

3.内部控制流程不畅,审批流程复杂繁琐,影响民办高校的运转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

(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民办高校的内部监督机制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和监督部门,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一些不良行为和管理漏洞。

1.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对民办高校内部的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因此容易造成内部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

2.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中的监事会、监察委员会等监督机构的职能不明确,监督工作缺乏实际操作和监管力度。

3.对于民办高校管理层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不到位,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内部腐败问题。

(三)信息化建设不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民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学校信息系统脆弱,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学校重要数据可能面临泄露、篡改等风险。

2.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很多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缺乏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无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识别和预测潜在的管理风险。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内部控制依赖于民办高校内部人员执行,因此民办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当前,一些民办高校在这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1.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和审计人员,影响了内部控制措施的设计和执行。

2.缺乏内部控制培训和教育机制,导致民办高校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不理解内控的重要性。

3.一些民办高校的人事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重要职位上的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增加了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

(五)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民办高校的绩效評价体系通常相对简单,过于注重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和风险控制。

1.绩效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无法准确反映民办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质量。

2.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片面,过度关注学生数量、教师产值等指标,忽视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等重要方面。

3.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挂钩不紧密,导致一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不重视,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四、优化对策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加强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程,确保内部控制的全面、科学、规范执行。

1.制定内部控制手册和操作规程。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容,规范民办高校各项管理活动的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

2.设立内部控制委员会。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的规划、执行和监督,加强内部控制的协调和整合。

3.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民办高校应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定期识别和评估内部和外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衔接。

(二)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必须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增强监督的力度和效果,确保内部控制得到持续有效执行。

1.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评估和审计民办高校内部经营和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持续性。

2.健全监事会、监察委员会等监督机构。民办高校的监事会和监察委员会应明确职责,监督民办高校管理层的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确保管理决策和执行过程的透明性与合规性。

3.强化师生监督。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1.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民办高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信息泄露和攻击。

2.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投入,提升民办高校信息化水平,实现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3.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潜在的管理风险和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1.完善内部控制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内部控制人才培养计划,为内部控制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其专业素质。

2.强化内部控制人员队伍建设。通过择优引进和培养,提高内部控制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3.加强内部控制人员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内部控制人员积极参与和推动内部控制的执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优化民办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考核和评估,将内部控制与高校的整体绩效相结合。

1.设定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制定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管理效率、风险防范等方面,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引入多维度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自评、外评、第三方评价等,确保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3.建立绩效与激励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与激励挂钩,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通过绩效激励推动内部控制的执行和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4.定期监督和评估。民办高校应该定期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内部控制优化对策,保障其持续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优化对策,民办高校可以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解决现存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优化对策的具体实施要根据不同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保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优化内部控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民办高校管理层的共同努力和坚定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现实情况的综合分析,探究了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薄弱、信息化建设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优化内部控制是民办高校实现规范管理、有效运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等优化对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水平。

展望未来,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水平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民办高校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为民办高校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绩效评价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