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解读

2024-04-25 12:25王馨悦杨少青
收藏与投资 2024年4期
关键词:山石王蒙技法

王馨悦 杨少青

摘要:《葛稚川移居图》是元代画家王蒙独具特色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葛稚川移居图》的形成因素、图像和笔墨、递藏顺序及影响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基于对图像的分析深入解读《葛稚川移居图》。

关键词: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图像;递藏

一、《葛稚川移居图》的形成因素

(一)社会因素

元代是蒙古族政权,为了维护其统治,在民族政策上实行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汉族的知识分子地位极低,他们不再对仕途存有奢望。在受到歧视的背景下,元代画家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大一部分画家选择了隐居山林,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投入了绘画中。

元代的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极为重视。元代绘画及画家与道教的关系颇为密切。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时文人大都隐居山林,这为表现道教的思想和情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个人因素

王蒙的绘画虽受赵孟頫、赵雍、赵奕的影响,但并没有局限于他们,他学习了许多唐宋名家,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王蒙一生追求政治,随后在农民起义爆发时,为了避乱携妻子隐居山中。在隐居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葛稚川移居图》(图1)便是他隐居时所作,反映了他的避世思想。

总之,蒙元统治下的元朝对汉代文人群体的心理有极大的影响,山水画的趣味由此开始转变,王蒙的个人经历和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都在《葛稚川移居图》中表现了出来。

二、《葛稚川移居图》的图像及笔墨分析

(一)全景式构图

全景式构图是一种视野辽阔的布局,在山水画中采用留天留地的构图方式,画面平稳,表现出自然的美感,同时也反映出画家对自然和生活的真实情感。《葛稚川移居图》便是采用全景式构图,画面繁密,却无迫塞之感,是王蒙典型的重山叠嶂式画法。

1.“三远”的表现

《葛稚川移居图》描绘了晋人葛稚川携妻儿子侄移居罗浮山路上的情景,是平远、高远、深远综合运用的典范。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载其父郭熙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法表现了从近景石壁到中景瀑布峡谷的深度空间。瀑布贯穿画面,小溪从点景人物脚下的木桥流过,近处留有大片空白的河水,使右下角的河岸更突出。高远法的运用使画面更有高度,山川高聳入云,直达画面的上部空间,山泉穿插其间。这幅画又以深远的空间表现山隐静屈和可居的气氛环境,以草屋后远树的法则延续这深远,在主山的背后,用淡花青描绘远山,表现了山高水远的深远意境,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统一的气韵造就了道家炼丹修心的境界。

2.“空白美”的分析

在《葛稚川移居图》中,虽然山峦起伏、树木茂密,但是整幅画却不显得拥挤。王蒙用细笔皴擦,使画面变得充实,岩壁和地面的巧妙留白,视觉上十分透气且丰富。画面对于虚实的掌握也十分到位。实的部分采用复勾的方式,虚的地方用淡墨勾勒或皴擦,从细节方面就拉开了空间关系,更好地表现山石峭壁的前后空间和山间的云雾缭绕。画面的左下角有大片空白的水面,和周围紧密的山石树木形成了强烈的黑白对比。山间穿插的瀑布,用较重的墨色凸显水流的白色,虚实对比更为明显。画面中间部分的山间小路也采用了留白处理的方法,显得更为幽静深远。

《葛稚川移居图》(图1)中的留白处理是此作的经典,虚实、黑白对比强烈,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在统一中透着变化,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二)笔墨的运用

《葛稚川移居图》的画面中虽然包含了荆浩及北方山水画派的笔墨技法,但总体上的气息与元代的山水画相似。这幅画不仅体现了王蒙绘画技巧的多样性,也体现了王蒙绘画的秩序感。《葛稚川移居图》重岩叠嶂,树木繁茂,飞流瀑布穿插其间,向观者展现一派深秋山林的佳境。

1.山石的技法

《葛稚川移居图》中山石的层次与明暗的处理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画面中,石头大多使用细笔短皴的方法,岩壁以斧劈皴、折带皴和刮铁皴为主,其中还夹杂一些细笔短皴,斧劈皴以干墨皴擦,并且不加以点苔。

《葛稚川移居图》融合“南北”的刚柔于一体,作品中的石体厚重,用笔刚健,而又以勾勒线条配合来适应表现物象,将线条和皴法结合起来,观察图中的山石的技法则会发现,先用湿笔淡墨勾勒石头的外轮廓,然后用墨不断叠加,在石头的转折处再次用较重的粗线条复勾,最后用细笔皴擦勾勒,断崖则在勾勒出轮廓的基础上运用斧劈皴、折带皴和刮铁皴,反复皴擦,表现山的起伏变化。画山石时,用笔较硬,突出岩壁坚硬粗糙的质感。石头、山壁多用墨色、花青、赭石等色,多次晕染,使画面色彩稳重,增加了色彩趣味。

2.树木的技法

《葛稚川移居图》中的树木繁密茂盛,树形复杂多变,树木的树干采用双勾,先用小笔淡墨勾勒外形,随后再用较浓的墨进行复勾,并在树干上加以皴擦,用笔松动自然,增加了树干的质感。近处的两棵树为刻画的重点,虽然并排但还是区分出了主次,靠右边的树干的墨色相比左边的较重,刻画细腻,用笔挺拔而坚韧,力道强硬。树的结构介于写实和写意之间,不仅描绘出树的自然形态,还体现了笔墨趣味。树叶以组的形势划分,每组树叶都有虚实变化,靠前的树叶勾得稍微重一些,靠后的较虚,这样不仅增强了立体感还拉开了空间关系。远方的树用笔轻快自然,相比前面树的刻画没有那么细腻,画面靠后的小树先用淡墨点画,通过后期的重墨加深,使小树也富有层次感。近景的树叶用较浓的花青着色,实的树叶相比虚的树叶颜色要重一些,设色浑厚明快,远处的树木的设色以花青、朱砂为主,颜色较淡,清新自然,与近景的大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而言之,《葛稚川移居图》采用全景式构图布置画面,通过画面中的笔墨趣味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隐居的愿望。

三、《葛稚川移居图》递藏顺序及影响

道教题材的绘画在元代比较常见,在很多的画史画论里都可以看到有关葛稚川移居的记载。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作为此类题材的典型代表,结合文献著录和鉴藏印可知,此画于公元1360年左右完成后,大致经历了项元汴、项德弘、安岐、怡亲王弘晓等人之手,清末民国时期,又先后经由张翼、端方、庞元济等人收藏,最后经由孙煜峰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后,“葛稚川移居”的题材对后期画家产生较大的影响。明代丁云鹏《葛洪移居图》(图2),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与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进行对比,构图上都采用左侧河水留白,河上架有木桥,葛稚川绘于桥上。画中树木的技法与王蒙极为相似,树木种类繁多,树干采用双勾的技法,树叶以组为单位,前实后虚。

明代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图3),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根据画中的题跋:“ 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倣黄鹤山樵笔。郑重。”可知此画效仿王蒙。画中山石、树木的技法与王蒙的山水画技法相似,可见郑重也受到了影响。

通过以上两幅作品的对比,可见在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后,丁云鹏、郑重学习王蒙的创作题材、技巧以及设色,由此可见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对后期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簡介

王馨悦,女,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术(中国画)。杨少青,男,河南登封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及书画鉴赏。

参考文献

[1]范琛.蒙元统治及其对元代绘画的影响[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3):43-47.

[2]仲旭辉.浅析《葛稚川移居图》中的点景人物和笔墨旨趣[J].明日风尚,2016(7):343.

[3]张天殊,窦乐乐,王可心.元代画家王蒙山水画中的树法认识[J].兰台世界,2014(36):76-77.

[4]楚泓晋.避门深山卧游千里—从元朝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浅析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审美[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8-20.

[5]吕超楠.从王蒙《葛稚川移居图》概括其技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5):120.

[6]黄旭辉.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0.

[7]张俊东.浅析“葛洪移居”题材[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猜你喜欢
山石王蒙技法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全山石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用书抚慰躁动的心灵——读王蒙新书《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