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Vlog,新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宣传中考古工作的呈现

2024-04-25 09:42李茹兰
收藏与投资 2024年4期
关键词:融媒体

摘要: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大众传媒传播考古资讯,如何持续引导公众对考古的关注,加深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认识是公共考古事业的重要议题。考古Vlog的出现,或可成为全媒体时代公众考古事业宣传考古工作的新路径之一。此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宣传公众考古工作的目的,满足公众的文化和休闲需求,提升公众对考古事业的认识。

关键词:公众考古;Vlog;融媒体

Vlog即视频博客(Video Blog),起源于视频网站YouTube。近年来Vlog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制作者多以自己为主角,通过记录、剪辑、配乐和添加合适的字幕来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日记。常见的Vlog有以下几种主题:旅游、生活、学习、时尚、美食、游戏、科技等。相较于主流的短视频和纪录片,Vlog具有较强的人格化特征,兼具记录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是真实的、深入后台的展示。

公众考古发展至今,在考古信息传播与共享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目前的考古知识与资讯分享,大多是通过纪录片、短视频、学术讲座或游学活动等方式进行,侧重对考古成果的展示。考古工作本身因为各种因素,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这种距离感为考古工作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得公众对这一学科产生好奇,对这一职业存在较强的认知需求。如何建立专业学者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休闲需求,深化公众对考古事业的认识,是公众考古工作者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标。考古Vlog的出现,或能成为公众考古探索新的途径之一。

一、国内考古Vlog的探索

由考古工作者制作的Vlog正在成为一种和社会公众共享考古资源的新形式。这一变化一方面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潮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大众媒体和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的制作变得简易便捷,一部分考古工作者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始扮演起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自2019年短视频进入红海市场,同质化的PGC和粗放型的UGC已不能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对个性化、多元化的内容诉求,短视频依靠15秒浅层阅读获取的“快餐”流量面临压力①。于是,同样由非专业人士制作、时长介于短视频和长视频之间的Vlog成为视频产品的补充分支。

考古Vlog拍摄题材一般是一段时间或某一天的考古工作,是考古工作者通过视频记录下日常生活和工作情景,经剪辑配乐后加上字幕与适当的解说制作而成的一份“考古记录”,通常时长在3~20分钟。这份记录并不只关注考古过程中的发现和考古成果,重点在展示生活和考古工作本身,讲述考古工作者日常的工作情况和所思所想。2019—2022年期间,已有部分个人或团队在微博、小红书或“B站”等平台进行过这一尝试(表一)。发布考古Vlog的博主从几千粉到百万粉均有,包括工作多年的考古文博工作者、各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的学生,还有部分考古机构也在其中。

考古Vlog是公众探索未知考古世界、加深公众对考古事业的认识的新途径之一。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和对安全的考虑,考古工作及考古工作者与大众的生活工作间存在信息区隔,基于此产生的好奇是公众观看考古Vlog的重要原因。这类视频在大众媒体关注的间隙能协同短视频、纪录片等视频产品持续地引导公众关注考古信息;其真实性和后台展示使其在互动性上有独特的优势;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和日常题材的选择能通俗地讲解专业知识。

二、考古资讯的纵向补充

目前,大众媒体扮演着向公众传播考古资讯、宣传和推广考古学知识的“中间人”角色。然而公众通过媒体获取的考古资讯,往往是经过媒体层层筛选,对考古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和简化后得到的信息。媒体所发布的内容,即便根据考古队的需求安排进行撰写编辑,但其作为向公众传达信息的“中间人”,媒体在具体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自主性。他们所发布的内容,往往是根据专家的解读,结合社会热点和其预设的受众需求有所侧重的信息。在将考古资讯和知识向大众传播时,为了适应更广的受众和引发读者兴趣获得更多的关注,媒体往往会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的表达,选用更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标题。

考古是一门科学,对科学的传播,真实、客观和准确是首要的。由于考古知识对公众而言比较晦涩,媒体往往采用年轻化、接地气的表达吸引观众。比如采用吸引眼球的表述如“挖宝”“探险”等词来比喻考古发掘和调查,或者在转述部分专家解读时变换说法,这可能会加深部分观众对考古工作的误解,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考古工作所需的时间漫长,大众媒体无法在长时间内对考古保持关注。在缺少大众媒体关注的时间里,公众考古项目的推进和发展会遇冷,这是公众考古在大众传播时期遇到的棘手问题②。公众往往会因为媒体关注的减少而对考古工作本身产生误解。

以三星堆的考古工作为例,三星堆遗址范围内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世纪一直持续到今天,公众对其的了解主要还是来自几个祭祀坑,甚至有公众认为三星堆考古工作自祭祀坑发掘完毕后就早已结束。人们对六个祭祀坑的发现,发出了“居然还在挖”的感叹。从2020年三星堆“上新”到2022年发掘结束,媒体一直关注和报道,使得三星堆再次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上新”当日,三星堆占据了21个微博热搜。然而在考古发掘结束后,随着媒体关注减少,公众的关注也随之减少。在主流媒体关注的真空期,三星堆考古工作者通过三星堆考古的官方认证微博,在2021年6月央视第三次直播前后到2022年10月,接连发布15条Vlog视频分享了后续的祭祀坑发掘、资料整理、周边遗址仍在继续发掘的情况。这些Vlog视频在考古工作缺少大众媒体关注的间隙里成为考古视频产品的纵向补充,持续地引导着公众关注相关考古信息。

在持续引导公众关注相关考古信息的同时,考古工作人员自制的Vlog跳过了“中间转述”环节,其内容未经媒体筛选,所传达的不只是媒体预设的最会成为热点的内容,更多的是考古工作者认为应该向公众展示的内容。正如科林·伦福儒所说:“考古学家有责任向自己的同行及公众解释我们在做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③同时,考古工作者作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规范使得这些作品在表达时绝不会用吸引眼球的表述来描述考古。

三、构建伪社会关系和后台展示加深互动

考古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工作,这使得它天然和公众存在区隔。公众考古一直致力于使考古变得“接地气”,但基于安全和管理方面的需要,公众并不能如接触其他行业那样接触考古的现场和工作人员。虽然目前的公共考古实践已经有了如考古夏令营、考古探险、考古志愿者等考古活动,遗址博物馆或遗址公园等考古现场的展示,由于场地、时长的限制,只有很少一部分公众能够进入考古现场。

传统考古纪录片往往也会提及考古工作现场,在保持真实客观的前提下,穿插逻辑叙事和音乐让节目变得更加生动。但是非科班出身的编剧和导演们无暇顾及考古工作或考古工作者本身,关注点往往放在精美文物、遗址墓葬或对历史的描述上,考古工作者和考古现场常在纪录片中扮演被采访者和出土文物背景补充说明的角色。公众并不能从这类作品中获得深入的考古知识。同时这种传统纪录片为塑造考古人的权威感和考古发掘现场的神秘感,会保留一部分内容,使得考古与观众产生了距离感。

对比传统纪录片,Vlog在真实性和记录性上与其有相似之处,日常化题材和后台展示,使得Vlog在互动性上存在独特的优势。Vlog视频往往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生活的常态,在色彩饱和度、亮度和色调上具有高情态性,能够使人身临其境,引发共鸣,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建立互动关系,实现交际意图④。其强调的单人视角,使观看者以拍摄者的视角参与其中。拍摄者不出现或用自拍的方式直面镜头,使观众的视线与其平齐,再结合生活化的场景和第一人称語境的“自言自语”或“自问自答”,通过镜头与观看者之间构建伪社会关系,给观众以“他正在身边对我讲话”的虚拟面对面沟通体验,缩短拍摄者与观看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营造一种亲身参与的氛围。

传统纪录片中非重点的后台展示,往往在考古Vlog中占据不小的篇幅。在三星堆考古发布的《我在三星堆挖土》系列Vlog里,拍摄者以三星堆K8的发掘为主,拍摄了一系列的“视频日记”。日记内容除了考古现场的工作外,还涉及上下班、外出购物、聚餐等(图一)。在三星堆祭祀坑田野发掘结束之后,其发布的《夏日漱石,但是三星堆夏季整理日常》展示了考古工作中资料整理环节的工作情景和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图二)。这些Vlog视频下的评论和转发留言除了对出土文物进行讨论和询问直播情况外,还有探讨美食、周边风土人情和理想抱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自说自话式的画外音,随着呼吸“晃动”的画面,被拍摄者面对镜头熟悉放松的姿态,传统纪录片里需要“表演”的考古工作者变成了创作者,考古工作本身成为了关注的主体,非虚构、无脚本的真实记录使观看者仿佛和创作者一起身临其境,自然且真实地参与考古的台前与幕后。

四、专业知识的通俗表达

在大众媒体上的公众考古展示,目前主要集中在短视频、纪录片和网络平台发布的短文三大板块。考古类短视频以其短平快的“快餐式”信息传播方式,配合欢快的音乐和俏皮的贴图、文字,进行高强度的知识输出,是目前公众考古展示的主流方式之一。然而考古类短视频以文物或遗址为主,且短视频本身的特质与考古工作本身的漫长过程和严谨的学科态度相矛盾。传统考古文博类纪录片传递专业知识的方法显得居高临下,非考古科班的导演编剧们对考古工作本身无暇顾及,关注点往往放在考古成果上。图文配合或纯文字的文章,不可否认是最具有专业性和知识性的考古资讯,却又缺乏体验性和沉浸感,当下愿意阅读大篇幅文本的普通观众并不多。

公众考古应通过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沉浸性等手段,讲述考古故事,普及考古知识,传播考古思想⑤。视频可以带来极强的感官体验,言语可以增进互动体验,由于考古Vlog的拍摄现场一般是正在发掘的考古现场或田野调查途中,因此其可以成为公众探索未知的考古世界、获取考古知识和考古体验的新途径之一。考古Vlog中拍摄者与观众或他人的日常对话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对考古学专业知识的通俗表达。

一些对公众来说相对难懂的专业知识,难以接触到的工作现场,对考古工作者而言是每天的工作日常。微博用户考古学人曾发布一条田野考古调查相关的Vlog,拍摄者和同行人用日常聊天的方式,结合调查现场的情况,将田野考古地层、遗迹判定的方式娓娓道来。除此之外,拍摄者还在其中表达了对生死之事的观点和对调查地点周边环境的介绍(图三)。

由考古工作者拍摄的Vlog通过慢节奏、生活化的内容,碎片化的叙事逻辑和后期拼接剪辑技术展示考古工作,用独特的视角将考古知识进行分解,使得考古Vlog在具有专业性的同时兼具通俗性。专业知识的形态在考古Vlog中不只是书本中的概念、静止的图片,还包括具体的怎么看怎么做,重新定义了考古知识与体验内涵。

五、小结

相较于其他考古文博类视频形式,目前考古Vlog的发布量并不多,视频质量往往因制作者拍摄或剪辑水平的不同而良莠不齐,但其选择考古工作主题,从内容题材上弥补了部分技术的不足。

当前行业纪录片、行业综艺形式的出现,年轻一代对《守护解放西》《令人心动的offer》《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等节目的热爱,特别是《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播出后,公众对考古工作与考古工作者的热烈讨论,表明对于考古工作本身的展示是公众喜闻乐见并且有意义的。视频能传递给公众更多的信息,使得考古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增强。考古工作者可以通过Vlog把控内容和尺度。鲜活的考古工作者和真实的考古工作本身,加上考古工作者自身的专业性和对考古事业的敬畏与热爱,或许能打破考古学科给人的刻板印象,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让公众了解真正的考古。

作者简介

李茹兰,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公众考古。

注释

①杜昭莹:《传播学视阈下解读明星加码国内 Vlog 现象》,《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4期第69-72页。

②付裕:《融媒体时代公众考古大众传播的新模式研究》,《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年第5期第18-21页。

③[英]科林·伦福儒,[英]保罗·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陈星灿,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④李俪:《新语类互动意义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Vlog的个案研究》,《海外英语·语言学研究》,2016年第9期第191-193页。

⑤杨颖,高蒙河:《中国公众考古展示的实践历程》,《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第228-233页。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如何促进纸媒破局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