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作文表达教学策略

2024-04-25 13:02张蔡莹
高考·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张蔡莹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教学任务。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摒除“满堂灌”“一刀切”的写作教学模式,聚焦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新要求,以“思辨性”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写作教学模式创新,促使学生在思辨性写作中获得提升与发展。本文以此切入,围绕思辨性写作的内涵、必要性和开展策略进行详细探究,旨在高中生思辨性写作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思辨性作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提出了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又为学生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其中重要组成,旨在引领学生学会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促进实证、推理、批判和发展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深刻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看透现象认清本质。与此同时,新高考中也开始倾向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尤其是在写作题目中,要求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表达出批判性的意见。面对这一现象,高中语文教师唯有指向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立足于当前高中生写作思维浅表化、论证平面化、结构公式化的现状,以思辨能力为中心,重新设计写作教学方案,使得学生在思辨性写作训练中获得提升与发展。

一、思辨性写作内涵

新课程标准、新高考视域下,基于思辨性开展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思辨性写作就是在写作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思辨思维和能力,运用阐明、判断、分析、推理和自我监控等手段开展论证,使得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具备逻辑性、深刻性。与传统的写作模式不同,思辨性写作具备五个显著的特点:

特点一,观点鲜明深刻性。在开展思辨性写作之前,需要对题目进行全面、深层次剖析,精准把握命题的意图,并从中提取中心观点、理解核心概念、明确写作要求等;同时,在思辨性写作之前,还应结合自己的认知,对观点的利弊、对错、高下进行对比、鉴别,以便于学生从中得出合理、个性化的认知,最终形成鲜明、深刻的表达观点。

特点二,科学阐述概念。在思辨性写作中,精准理解概念是进行论证的基础。学生在对概念进行阐述时,需要精准把握其内涵和外延,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写作题目所给出的情景,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等思维方式,对相关的概念做出合理、深层次的解读。

特点三,问题分析多维度。思辨性写作离不开问题的多维分析。在具体的写作中,学生必须要对问题进行多维度、全面、客观的分析,不仅仅要精准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采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层层递进中逐渐进入到问题的深度剖析中。

特点四,逻辑推理严密性。思辨性写作中更加注重说理,而说理则离不开逻辑推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事实论证,但又不能一味地堆砌,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分析,借助足够的支撑、合理的演绎推理进行论证。

特点五,语言表达精准性。思维可借助语言进行表达,思维也是在语言中产生的。思辨性写作追求思维的周全性、推理的严密性、说理的深入性。因此,在开展思辨性写作时,应关注语言的精准性,借助清晰的语言表达观点、进行论证等[1]。

二、核心素养下思辨性写作必要性研究

(一)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走向。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思维品质”这一培养目标,倡导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够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阐述出来。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又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划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诸多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旨在依托阅读和写作两个学习活动,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同时,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学业质量水平”中也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积极进行思辨性写作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是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二)顺应新教材的要求

教材是进行思辨性写作训练的重要素材。就现行的新教材来说,其中涉及大量有关“思辨性写作”的内容。例如:从文章内容上来说,在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有关思辨性的文章,包括:《兰亭集序》《赤壁赋》《寡人之于国也》《劝说》《师说》《拿来主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咬文嚼字》《谈中国诗》等,这些文章中就蕴含着思辨元素,倡导学生在学习中应多角度、多维度阅读与思考,并在质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见解。另外,在现行新教材的“表达交流”部分中,也出现了“思辨写作能力”相关的要求。例如:在必修三的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从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角度进行训练;在必修四的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有层次、有深度地阐述观点。

(三)符合新高考的要求

纵观近几年的语文高考作文分析,从2020年全国Ⅲ卷中“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到2021年全国Ⅰ卷“关于体育强弱的论述”,再到2022年全国Ⅰ卷中“本手·妙手·俗手”,都反映了当前高考作文的趋势,要求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应具备极强思辨意识,能够从不同的维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够通过深度分析,做出精准的判断等。因此,面对新高考视域下的要求,积极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已成為必然选则[2]。

三、核心素养下思辨性写作教学开展路径

(一)以读促写,培养思辨能力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进行写作训练的基础。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资源,选择说理性比较强的文本,引领学生由此开展解读,以便于学生在多元理解、强化思辨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度认知。例如: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具备思辨性的文章,包括:《游褒禅山记》《兰亭集序》《拿来主义》等。在这些文章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思辨性思维,可促使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辨阅读的过程中,厘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深度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辨性元素,引领学生在深度探究中,逐渐掌握这一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读写训练中,获得思辨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思辨性写作训练时,就以这一文章为载体,引领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围绕王羲之针对“乐”的两种不同看法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结合文章中王羲之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感悟,围绕自己对“乐”的思考进行阐述和论证。可以说,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学生在借鉴、模仿、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身的思辨写作能力。

(二)理性分析,锻炼思辨能力

思辨性写作立足于理性思维之上,结合充分的思维依据,围绕写作的主题和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最终形成深刻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思辨性写作时,应做到:首先,带领学生正确解读材料,透过表面现象抓问题的本质,深刻把握写作问题的内涵;其次,带领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从联系的角度出发,遵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思考;最后,还应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材料,对所给出的材料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解决[3]。

例如:在2021年全国Ⅰ卷“关于体育强弱的论述”的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坚持理性分析的原则,引领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度解析,透过现象看透问题的本质:在材料的第一句中,交代了《体育之研究》发表时间、作者、刊物。同时,这句话还为学生呈现了时代背景,使得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认识到,这一篇有关“体育”的文章论述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还具备体育民族国家等深意;在“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这一句话表面上是从生理规律的角度上对体育之效进行探究,可达到“耳聪、目明”的效果,这是“体育之效”的第一层;在“生而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这一句话中,揭示了“体育之效”的第二层:强者滥用其强,也会逐渐变弱;在“弱者如果勤自锻炼……而为强。”这句话中,则揭示了“体育之效”的第三层意思,即:弱者不懈锻炼,最终也会成为强者;在“因此…… 未可知也。”这句话中,则是从“体育之效”三层意义中推出强者、弱者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弱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此,通过理性解读,学生真正把握了材料的内涵,精准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方向:“体育之效”仅仅是一个引子,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包括:个人事业、企业发展、民族繁衍、国家进步等,最终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思辨性文章。

(三)多元对话,强化思辨能力

在思辨性写作训练中,全面、深入论证核心问题是重中之重,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体不同,审题、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核心问题所形成的观点也有所不同。甚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会出现“观点不一”“论证纷繁”等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写作之前,应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多元对话,使得学生在对话、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观点呈现出来。同时,学生在多元对话的过程中,也逐渐加深了对核心问题的讨论认知,并通过异中求同,最终对核心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刻的认知。例如:在“执着与变通是对立的吗?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思辨性写作中,教师就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对问题的观点进行讨论、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两者是对立的,遇到事情如果不能一往直前,便不是执着的人;也有的学生认为两者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共存的,有时候变通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在学生多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追问:在学习生涯中应该如何把握这种关系呢?寻找真实的事例支撑你的论点。如此,学生在多元讨论、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加深了对论题的理解,整理了大量的论证事例。同时,学生在讨论碰撞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全新的见解和感悟。如此,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学生的思辨意识随之增强,思辨性写作能力也逐渐提升[4]。

(四)置身其中,提升思辨能力

新课程标准、新高考视域下,作文题目更加情境化,并且指向具体的社会生活,使得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开展写作活动。鉴于此,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当前写作题目的内涵,如果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分析,学生只能截取其中的一个部分。而截取的这一部分未必是整个材料的核心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贸然进入思辨性写作中,势必会产生片面的认知。鉴于此,教师在开展思辨性写作训练时,即可引领学生置身其中,使得学生以参与者的心态,对材料进行阅读、品味、感受,进而在亲身体会中,感悟材料中隐含的情感。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置身于材料中,才能在亲身感悟中,对题目内涵形成深层次解读,并由此形成写作立意,并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例如,有这样一道写作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可能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应该怎么看?针对这一写作命题,要想引领学生全面感知材料的中心,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进行写作立意,就必须要指导学生置身其中,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阅读、思考,抓住材料的要点,并将自己的写作观点提炼出来。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文章立意的精准度,也促使学生置身其中流露真情,使得文章有话可说、有理可据。

(五)互评修改,升华思辨能力

在高中作文写作教学中,评价是最为重要的组成,也是强化学生思辨意识、提升其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写作素养,教师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写作评价这一环节,增加互评修改的环节,使得学生在对他人文章进行阅读和评价的过程中,升华核心论题,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和缺陷。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写作能力,教师可结合思辨性写作的要求,从概念辨析是否正确、核心论题是否具备辩证性、论据是否准确和丰富、表达是否严谨有度、观点是否与价值观相契合等方面,设置评价维度,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互相评价;另外,在基于互相评价升华学生思辨写作能力时,还应引领学生在评价中进行自我反省,思考自身在写作中存在哪些缺陷,如:观点、表达、论证等,并制定出后续写作注意事项[5]。经实践证明,经过互评修改这一环节,学生的思辨性写作能力即可得到明显提升,真正落实了新高考下的思辨性写作教学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围绕“思辨”开展写作训练,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培养其思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唯有立足于思辨性写作的内涵,积极创新写作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以读促写、理性分析、多元对话、置身其中、互评修改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思辨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思明.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23(17):83-84.

[2]林瑞娟.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3(6):16-18.

[3]杨胜珍.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23):109-111.

[4]苏闯团.“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思维策略[J].作文,2022(44):55-56.

[5]黄龙清.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改专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课题编号:fjjgzx21-238)的研究成果;福建省教育廳2021年度省中青年教师教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以情景任务为试题载体的新高考语文备考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SZJ2116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