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4-04-25 14:09尤臻
高考·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尤臻

摘 要:对话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语言表达方法,能够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高中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阅读基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展开鉴赏与评价,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讨论话题,由此实现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自我对话、民主对话、批判对话、审美对话、延伸对话和创造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对话式教学;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由此可以看出,交流与表达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更多可能。

一、奠定阅读基础,实现自我对话

对话需要学生自主意识的参与,需要学生自主对对话内容、对话形式等进行调整,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自我对话,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义奠定扎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积累的语文阅读方法,以自我对话的形式完成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同时问自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还有什么其他作品?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创作背景是什么?这篇文章的生字词有哪些?之后,学生便可以借助教材和网络进行有关问题的搜集,完成对话。学生回答自己:“《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毛泽东,其作品还有《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该文章是一首词,写于1925年晚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重游橘子洲时所作,描绘了长沙的秋景,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写出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及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生字词包括‘舸‘怅寥廓等”。如此,学生便在自我对话中完成了课前预习,对教材文本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次,在课内教学结束后,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以自我对话的形式进行巩固与检测,一是扎实学生课堂所学,二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如:学生可以根据课内所学向自己提问:这节课学到了哪些与词相關的知识?积累了哪些历史知识?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此,学生便可以在自我对话的支持下,对课堂所学进行梳理与深度挖掘,得出:该词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积累到的历史知识包括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组织领导了湖南的群众运动,领导了“驱张”运动,1920年9月,与何叔衡在长沙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等,该词启示新时代青年要有坚定的理想、有强烈的使命感、有朋友、有历练、有朝气、有才气、有骨气、有勇气。如此,学生便在自我对话的支持下完成了教材文本的学习,实现了对基础阅读知识的积累,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对话的良好习惯,由此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之,自我对话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形成更加准确的认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主动提高提供有效帮助[1]。

二、营造和谐氛围,实现民主对话

“民主”是“对话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表现之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践“对话式”教学模式时,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理解与审美,给予学生更多探究空间。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劝学》一课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与“求学”相关的视频,一是用动态化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文章主题,二是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实现民主对话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对话,如:这个视频讲述了高三学生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努力的故事,看的过程中,让人热血沸腾。教师将自己的感受讲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说出自己的观看体验“感受到了高三学生的不容易”“看到了坚持梦想的美”等,如此,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等”,实现了“对话式”教学模式下的民主对话。其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同样要注意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对学生想法的尊重,以此进一步落实民主对话的意义。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否可以告诉老师是从哪些地方得出的?”以此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解读教材的欲望,实现民主对话下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在梳理教材后得出:“该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即学习不可以停止。文本中有三个地方可以证明该论点,第一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二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第三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此,学生便在与教师的民主对话中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关于课文知识,也可以关于学习方法、教学建议等,一是更好地拉近师生距离,发挥民主对话教学模式的作用,二是让教师看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以便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构建更高质量的高中语文课堂。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对话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时,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开展民主对话[2]。

三、尊重学生个性,实现批判对话

尽管学生处于同一班级、同一年龄段,但是受到教育背景、个人理解能力等的影响,学生之间还是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开展“对话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批判对话,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一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更好地开展批判对话做好铺垫。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小组讨论问题,如:对教材给出的“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分类。如:有的小组讨论得出,可以从中国建筑的构成、中国建筑的结构和中国建筑的装饰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即,木材结构、平面布置、个别建筑三个主要部分为中国建筑的构成,屋顶、举折、斗拱属于中间建筑的结构,建筑的材料性装饰、构件本身为装饰、颜色为中国建筑的装饰;有的小组认为可以从中国建筑的整体特点、中国建筑的装饰特点、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个部分进行分类。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如上两种分类方式进行辩论,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观点,以此调动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深度发展。如:有的学生支持第一种分类方法,因为:“第一种分类方法将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平均划分为三个部分,更方便记忆”;有的学生支持第二种分类方法,认为:“第二种分类方法更加准确、细致”“第二种方法从中国建筑的整体特点延伸到局部特点,更加全面”。除此之外,为更好地展示辩论效果,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两种分类方式进行投票,记录两种方式的受支持率,在辩论结束后再次投票,一是进行最终结果的选择,二是让学生用更加直观的方式看到自己的思维变化,将批判对话的结果直观化、具体化,為学生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等的发展提供动力。总之,批判对话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教材文本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大化展现“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

四、面向鉴赏评价,实现审美对话

语文不只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载体,还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开展“对话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欣赏,与文字对话、与作家对话,以此实现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水平的提升,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字对话,进行“对话式”学习模式下的作品鉴赏,明确文章的主题与写作手法,以此积累更多文学知识,为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如:学生可以“询问文字”:“你的主题是什么,是热爱祖国还是热爱家乡?你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是比喻?是拟人?”之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度阅读,模仿“文字”进行回答,即“主题是爱国,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表达了对国运衰微的喟叹;写作手法有摹绘写情,可以从‘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等句子看出。有对比托情,可以从‘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等句子看出。有旁逸衬情,可以从‘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等句子看出。有设誓显情,可以从‘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等句子看出”。如此,学生便可以在与文字的“对话”中感受到文字的美,领略到秋天的美。总之,学生的成长需要文学、需要美,而高中语文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主要阵地之一,所以教师在开展“对话式”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与文字进行“对话”,让学生发现文字中的美,实现学生审美水平的持续提升。

五、激励深度解读,实现延伸对话

“一千个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本的解读亦是如此,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发挥“对话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激励学生进行深度解读、创意解读,实现学生探究意识、创新意识等的共同发展。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祝福》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教材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对祥林嫂的结局进行改写,鼓励学生以此为中心展开对话。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将自己代入祥林嫂生活的鲁镇,与祥林嫂进行对话,例如,祥林嫂:“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山里的野兽没有东西吃,会到村里来吃小孩,可不知道春天也会来,我叫我们阿毛坐在门口剥豆……”学生:“大嫂,阿毛会被狼叼走是谁也提前想不到的,所以这件事并不怪你,但是阿毛走了你也要好好生活,用自己的勤劳、认真改善自己的生活,让阿毛放心……”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祥林嫂自身观念的改变真地能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好吗?”以此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实现延伸对话。在课内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设备,查找祥林嫂所处社会背景的真实状况,与当时的农民、学生、工人等进行“跨时空对话”,由此激起学生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之情,深化“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意义。总之,解读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在“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支持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文本出发,与其中的人物、社会背景等进行延伸对话,由此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六、设置合理话题,实现创造对话

话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的对话更有方向、更有目标、更加高效,能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提供“支点”。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践“对话式”教学模式时,要从教材文本、学生能力等角度出发,进行合理话题的设计,以此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造对话。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雷雨》一课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设置如下话题:周朴园是否真爱过鲁侍萍。有的学生认为“爱过”,因为在当时思想混沌的年代,周朴园与鲁侍萍身份、地位差距极大,但周朴园仍不惜打破封建礼制的壁垒,与鲁侍萍诞生了爱情的结晶,在三十多年里,一直保持着鲁侍萍喜欢的陈设,且文本中的诸多细节描写也能说明周朴园爱过鲁侍萍;有的学生则认为“没有爱过”,因为周朴园能够为了富家小姐抛弃鲁侍萍,足以看出其对鲁侍萍的感情并不深刻,且二人再次相遇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态度是冷漠甚至厌恶的。如此,在特定话题的支持下,学生的对话便会更具创造性,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话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高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对话,奠定扎实的阅读基础,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展开文本鉴赏,激励学生进行深度解读,用合理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创造对话,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现自我对话、民主对话、批判对话、审美对话、延伸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美英.核心素养视域下“对话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的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23,42(8):41-43.

[2]梁梅.浅论高中语文“四合一”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J].汉字文化,2019(24):104-105.

猜你喜欢
对话式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试论分组学习下思维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对话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应用
对话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