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4-04-25 02:04王婧惠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高校思政教育非遗

摘要:文章致力于探索在新媒体视域下,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有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从而提升教育内容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研究目的是明确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教育的重要性与创新路径,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提升“非遗”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学生参与度。在研究方法上,文章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系统梳理“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新媒体在“非遗”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可能性。

研究提出三大策略:构建多元互动的“非遗”数字教学平台,融合跨学科课程打造综合性“非遗”教育体系,以及实施“非遗”文化体验与实践项目。研究结果显示,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非遗”教育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通过互动性和多媒体手段,“非遗”的传统知识和技能得以更加生动和直观地传播。此外,新媒体还为“非遗”教育提供了跨学科融合和实践探索的新平臺。然而,研究也指出,如何平衡新媒体技术应用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深度,如何确保教育质量与互动体验的有效结合,是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为“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为“非遗”教育实践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和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推动“非遗”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创新;跨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20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级曲艺‘非遗‘长子鼓书的数字化保护 与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YY326;2023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三四五模式: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研 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zsszsx1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愈发显著。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一种创新,也是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一种拓展[1]。“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伦理道德观念,其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实践。因此,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的重要路径[2]。

一、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一)“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在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非遗”知识的数字化呈现。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音频和互动模拟等,将“非遗”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数字内容,使得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例如,传统手工艺技能通过视频教程的形式展现,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和理解“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3]。其次,新媒体强化了“非遗”传承的互动性和参与感。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允许学生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在线互动。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还能组织线上“非遗”文化节、“非遗”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兴趣。最后,新媒体为“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如打造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产品,可以展示“非遗”与现代社会的连接。这种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非遗”的时代价值,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了他们对“非遗”的多维理解,还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非遗”教育更加系统和深入[4]。总之,在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非遗”知识的数字化呈现,也包括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强化,同时还涉及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展示以及跨学科教学的探索,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非遗”传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核心组成内容[5]。

(二)“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体现在多个层面。从形式创新上来看,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非遗”能够以更加生动、互动的方式呈现给当代大学生。这种形式上的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参与度,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6]。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多样性为“非遗”教育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视频、图文、互动游戏等形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非遗”的魅力,更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种方式使得“非遗”不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生动的、可以触摸的现实,加强了学生与“非遗”之间的情感连接。

从实践教育上来看,新媒体还使得“非遗”教育跨越了时空限制,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这种灵活性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为“非遗”教育的普及和深入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新媒体技术将“非遗”融入思政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7]。学生不仅可以学习“非遗”知识,还可以通过参与和“非遗”相关的创作、策划、宣传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种经验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

系统来看,在新媒体视域下,将“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使“非遗”教育更加生动和有效,也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的路径,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促进多元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构建多元互动的“非遗”数字教学平台

在新媒体视域下,构建多元互动的“非遗”数字教学平台,是“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项创新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一个集信息展示、互动交流与学习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教学环境。通过这样的平台,不仅可以使“非遗”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8]。教学平台应包含“非遗”内容的多媒体展示,如利用视频、图像、动画等形式,生动展现“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传统技艺、文化价值等。此外,平台还应集成互动功能,如论坛、评论区、问答互动等,允许学生与“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提升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数字教学平台还应融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例如,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非遗”展览、观看“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甚至进行模拟操作,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非遗”教育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平台的内容建设需要邀请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通过专家策划的教学模块和传承人的亲身讲解,可以确保“非遗”知识的传授既专业又真实,更能激发学生对“非遗”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兴趣[9]。

(二)融合跨学科课程,打造“非遗”教育综合体系

融合跨学科课程,打造“非遗”教育综合体系,是实现“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跨越传统的学科界限,将“非遗”教育与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提升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互动性[10]。

在这一策略中,新媒体不仅作为技术支持的工具,更是连接各个学科的桥梁。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集成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形成一个多维度、多角度探索“非遗”的教育网络。例如,历史学科可以挖掘“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艺术学科可以分析其艺术价值,社会学科则可以探讨“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作用。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非遗”,深化其对“非遗”的认知[11]。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平台提供的多媒体呈现手段,如视频讲座、互动式教学、在线讨论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新媒体平台,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够通过评论、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互动学习的氛围。此外,融合跨学科课程的“非遗”教育综合体系还需要依托高校内部资源,比如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博物馆的实物展览等,结合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体验。这样的学习体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12]。

(三)激发学生参与度,实施“非遗”体验与实践项目

激发学生参与度,实施“非遗”体验与实践项目,是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创新策略。在这一策略中,新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还是激发学生参与“非遗”学习的动力源泉。通过新媒体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非遗”的学习、体验和实践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非遗”的价值[13]。

开发“非遗”体验项目是这一策略的关键。例如,利用VR或AR等新媒体技术,可以创建虚拟的“非遗”体验空间,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沉浸式体验“非遗”的制作过程、文化场景等。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非遗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非遗”实践项目也十分必要[14]。如组织学生参与“非遗”相关的线上项目设计、数字化展示制作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还能通过创造性工作进一步理解和推广“非遗”文化。除此之外,高校可与“非遗”传承人合作,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直接与“非遗”传承人交流,进而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工作中。这种直接的交流和参与,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对“非遗”价值的认识和尊重[15]。

三、结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非遗”教育有望在高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未来的“非遗”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体验和参与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模式。同时,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应持续深入,以确保教育方法的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真实性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 王欣.融媒体时代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4):91-93.

[2] 袁翔珠.论“文化自信”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入机制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为例[J].大学,2022(21):146-150.

[3] 彭惠.新媒体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活力[J].炎黄地理,2023(12):38-40.

[4] 薛礼峰.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7):149-153.

[5] 刘家豪.非遗文化数字传播研究的脉络、热点及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相关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2):106-109.

[6] 魏丽君,董蓓.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创新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63-165.

[7] 徐玉隽.非遗融入高等教育促进课程思政与体美融合路径探索[C]//中国体育科學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出版者不详],2023:2.

[8] 王莹,陈家骥,魏志宇.“大思政”背景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3(14):60-63.

[9] 郭嘉怡,崔艳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传播的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79-182.

[10] 黄筱雅,梁婷艳,杨斯虹,等.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壮锦技艺传播模式分析[J].记者摇篮,2023(11):48-50.

[11] 郭易铭.新媒体助力非遗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J].对联,2023,29(20):15-17.

[12] 毕传龙.文化和科技融合视野下的非遗传播能力建设[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5):108-113.

[13] 王晔.“大思政”背景下以非遗项目为内容的高校美育教学研究[J].天南,2022(5):123-125.

[14] 龚连元,陈峙.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76-178.

[15] 金郑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69-171.

作者简介 王婧惠,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跨学科融合高校思政教育非遗
跨学科融合的探究与实施
深化人文综合体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对策建议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传播习俗研究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