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飞播技术规程

2024-04-26 03:26邰晓东李泽良徐志峰黄晓波
农技服务 2024年3期
关键词:飞播菌核病技术规程

叶 茵 ,邰晓东 ,黄 玲 ,李泽良 ,徐志峰 ,徐 沁 ,井 雪 ,黄晓波 *

(1.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江西 九江 332101;2.九江市农业农村局,江西 九江 332000;3.湖口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湖口 332500)

江西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稻油轮作省份,冬油菜种植存在一定程度的茬口矛盾[1]。近年来,劳动力结构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生重大转变,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使油菜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而经济效益显著降低[2];同时,随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田间秸秆处理成本显著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3]。油菜的种植既要考虑环境问题又要兼顾效益,对油菜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发展新时期轻简高效油菜生产模式至关重要[4]。油菜无人机飞播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途径,该技术是在无人机上安装专用设备,于飞行中进行播种作业的方法[5],具有作业速度快、工效高、不误农时、节省工时、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和适应范围广等特点[6]。但无人机播种油菜的播种量受喷播时的天气以及前茬作物秸秆还田与否的影响较大;而在稻草覆盖下油菜出苗也极易受各种不良气候和施肥等因素的影响[7],需进一步研究证实。2017—2022 年,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联合湖口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了油菜飞播技术试验,为江西省油菜产业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从播前管理、播种、施肥、开沟、除草防病、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油菜飞播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油菜飞播种植中的播前管理、播种、施肥、开沟、除草防病、收获贮藏等技术规范。

适用于江西省油菜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 部分:油料类;GB/T 8321.5—2006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五);GB/T 8321.6—2000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六);NY 414—2000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NY/T 794—2004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NY/T 1087—2006 油菜籽干燥与储藏技术规程;DB42/T 1456—2018 直播油菜优质高效施肥技术规程。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播油菜

直接将油菜种子播种到大田的种植方式。

3.2 无人机播种

简称飞播,指在无人机上安装专用设备,于飞行中进行播种作业的方法。具有作业速度快、工效高、不误农时、节省工时、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和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2021 要求,远离“三废”污染源。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上的田块。

5 田块准备

5.1 水田

采用带秸秆粉碎抛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留茬高度25~30 cm,秸秆粉碎均匀覆盖还田。

5.2 旱地

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留在田间的秸秆及杂物。

6 整地施肥

6.1 施肥

6.1.1 肥料选择 肥料品种选择市售三元复合肥或油菜专用缓控释肥(氮磷钾比例为25∶7∶8)。

6.1.2 施肥量 使用油菜专用缓控释肥30~40 kg/667 m2做基肥(不需追肥);或基肥施用三元复合肥30~50 kg/667 m2,于油菜薹高10~15 cm 时追施尿素5~10 kg/667 m2,于初花期喷施 0.2%速乐硼溶液60 kg。

6.1.3 施肥方法 人工撒施或机械均匀撒施。

6.2 整地开沟

播种前2 d,用旋耕开沟一体机旋耕开沟、整厢。厢宽1.8~2.5 m,厢沟深25~30 cm、沟宽25 cm 左右,腰沟沟深30~32 cm、宽30 cm 左右,围沟深32~35 cm、宽35 cm 左右,做到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相通,确保灌排通畅。

6.3 灌溉

干旱时,在开沟后灌1 次渗沟水,采取沟灌渗厢的方式灌溉,水深不过厢面,宜保证厢面湿润,确保一播全苗。

7 播种

7.1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符合NY 414—2000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的规定,其质量符合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 部分:油料类的规定。

7.2 播种期

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 月中下旬至10 月中旬。

7.3 播种时间

选择土壤潮湿时或在雨前播种,前茬为水稻的在水稻收获后3 d 内播种为宜。

7.4 播种量

10 月中旬以前播种量为400~500 g/667m2,10 月下旬及以后播种量为600~700 g/667m2。

7.5 无人机作业要求

无人机机型要求载种量7.5 kg 以上,作业飞行高度为3~4 m,每小时工作效率为2.00~3.33 hm2,选择无雨且风速小于4 级的情况下作业。

8 病虫草害防治

8.1 虫草害防治

可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控制蚜虫危害;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甲胺基阿维菌素等药喷雾;杂草发生重的田块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选择性除草。在油菜4~5 叶时,喷施油菜田专用除草剂1 次,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5—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及农业部相关公告的规定,可采用人工或无人机等机械方式喷雾。

8.2 菌核病防治

初花期前一周内开展一促四防,可用无人机喷施咪鲜胺;对于菌核病发生较重田块,可在盛花期用无人机喷施氟唑菌酰羟胺、多菌灵等杀菌剂再次防治;药物用量按照NY/T 794—2004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的规定使用。

9 收获

机械收获,一般在油菜终花后30 d 左右,当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时,为适宜收获期,可进行分段机收。联合机收推迟5~7 d 进行。人工收获,采用割收的方法,做到轻割、轻放、轻捆、轻运。

10 贮藏

贮藏技术按照NY/T 1087—2006 油菜籽干燥与储藏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猜你喜欢
飞播菌核病技术规程
商洛市飞播造林历史回顾与成效分析
巴音温都尔沙漠飞播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邯郸市太行山区飞播造林经验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我国飞播造林技术研究概述
简述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