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六岛国中文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4-04-26 09:38张翰文吴应辉
丝绸之路 2024年1期

张翰文 吴应辉

[摘要] 太平洋地区是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国国家战略为视角,选取了纽埃、库克群岛、瑙鲁、帕劳、马绍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六个南太平洋岛国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这些国家的中文教育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南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国际中文教育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国家普遍面临人口稀少和中文教学资源匮乏的挑战,而个别国家受国际政治因素影响,尚处于未发展状态。为此,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提高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增加赴华留学访问机会、增加低龄段中文学习者数量和提升孔子学院的辐射作用,以促进南太平洋岛国的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区域国别;国际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4)01-0144-07

一、太平洋岛国简况

(一)地理环境

太平洋海域分布着16个主权独立国家和10余个美、英、法等國管辖地区。在16个主权国家中,澳大利亚、新西兰属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学中的西方世界发达国家,大洋洲其余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统称为太平洋岛国。太平洋岛国是“新时代中国完善大周边外交战略格局的重要对象”[1],目前加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太平洋岛国有10个,太平洋岛国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和应用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参考,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本研究借鉴区域国别研究“五观”方法论,即整体观、时空观、比较观、大局观和双发展观,对太平洋岛国中六个人口较少国家 (纽埃、库克群岛、瑙鲁、帕劳、马绍尔群岛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中文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深入探究。

(二)教育与语言政策

太平洋岛国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这些国家都实行义务教育,覆盖了6-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且普及率相对较高,文盲率较低。尽管如此,教育总体水平依然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缺乏独立完备的教育体系,因此,需要引进来自区域大国的教育体系。此外,在高等教育阶段,这些国家的本土大学相对薄弱,需要引入其他国家的大学在当地建设分校,或者鼓励学生前往海外留学来获取更高水平的教育。

太平洋岛国通常都是双语或多语国家,除了本地的民族语言之外,英语通常被用作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由于这些国家长期以来接受来自区域大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经济援助,英语在教育与行政领域的使用与发展凸显出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太平洋岛国,如密克罗尼西亚和库克群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国家,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了中文课程,并由孔子学院提供中文教育资源。这些国家在与中国的合作中,积极参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构建和发展。

(三)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

纽埃、库克群岛以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已经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这些国家与中国通过政府间官方互访,以及民间组织的交流等多层面的互动,进一步深化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库克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已经将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牢固合作对于推动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瑙鲁和马绍尔群岛曾与中国建交,但后来因两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宣布中止了与瑙鲁和马绍尔群岛的外交关系,这导致双边关系陷入了困境。此外,帕劳从未正式与中国建交。因此,帕劳、瑙鲁和马绍尔群岛与中国之间对于推动中文教育发展的合作空间相对有限。

中国是太平洋岛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伙伴之一,向这些国家出口了大量商品,其中包括食品、日用品和工业制品等。反之,太平洋岛国则主要向中国出口海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商品。这些国家的旅游业也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密克罗尼西亚在2008年签署了《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从而促进了中国对密克罗尼西亚经济产业的支持与合作。

二、太平洋岛国中文教育现状、特点

(一)中文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汉语在国际传播中的有效性受到传播对象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太平洋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较早与中国开展了贸易合作和人文交流。因此,中文教育在这两个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对比,太平洋岛国的中文教育起步较晚。

自1992年开始,中国每年向密克罗尼西亚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自2006年开始,中国向密克罗尼西亚派遣汉语教师。自2015年,南太平洋大学在库克群岛校区设立了孔子课堂。然而,库克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均由多个岛屿组成,受到地理条件影响,将有限的中文教育资源覆盖到全境变得颇具挑战性。因此,这两个国家的中文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人口稀少,纽埃在进行全面中文教育资源投入方面面临一定困境。而因国家关系影响,帕劳、瑙鲁以及马绍尔群岛无法获得孔子学院的支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这四个国家目前尚未建立任何中文教育机构,依然处于中文教育未发展的状态。

(二)华文教育以家庭式教育为主

华文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人华侨在所在国的中华文化和汉语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华文教育的兴盛程度通常与所在国的华人数量以及华人在当地社会的地位密切相关。在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受欢迎的移民国家,吸引了大量华人移民。随着他们的到来,华文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相比之下,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社群规模较小。在纽埃,仅有一户华人家庭;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仅有数十名华人;而在帕劳、瑙鲁、马绍尔群岛和库克群岛,也只有几百名华人。“早期定居在太平洋岛国的一部分华人与当地居民高度融合”[3],他们深受当地语言与文化的影响,将当地语言作为家庭主要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汉语作为传承语言学习的中断。太平洋岛国的华人主要从事小生意,例如开设商店和餐馆等。目前,还没有人创办专业的华文学校,家庭式教育成为主要的教育方式。从当前的教育模式来看,华文教育难以成为推动本土中文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太平洋岛国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典型案例

(一) 密克罗尼西亚地区中文教育的典型案例

密克罗尼西亚中文教育的典型案例展示了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当地学生的兴趣为导向,编写了本土中文教材,使用趣味教学法并开展课外活动,成功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深化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教材编写方面,陈政旭老师曾作为中国外派汉语教师在密克罗尼西亚学院任职,他在教学过程中编写出来的本土中文教材《旭梅汉语言文化课》是一个积极的尝试。“这套教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教授汉语语言知识,还融入了当地习俗、地名和事例,将中国文化与密克罗尼西亚文化相融合。”[4]该教材使学习汉语变得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趣味性,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这套教材易于理解和上手。

在教学法方面,密克罗尼西亚学院中文课采用“拼音与汉字教学并举”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汉语和认识汉字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的成功应归功于其适用性,它将语音和文字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汉语发音和汉字书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文化活动方面,密克罗尼西亚学院也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感受中国文化的机会。这些文化活动包括学习汉字武术操、参观中国农场、到中国大使馆体验中国文化、观看中国优秀电影展播、参加汉字书法比赛、进行汉语演讲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汉语技能和学习汉语的兴趣。

密克罗尼西亚学院每学期开设两个班的汉语课程,学生注册人数稳定在50人左右,这反映出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积极参与和兴趣。这一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文化活动的丰富性,以及针对当地需求的本土化教材。

总体而言,密克罗尼西亚学院的中文教育模式为其他地区的中文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通过编写本土化的教材,使用适用性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推动中文教育的发展。

(二)库克群岛中文教育的典型案例

南太平洋大學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的经验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一案例展示了该课堂在多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并表现出了及时的应变能力。

南太平洋大学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在2015年揭牌创立。2017年,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荣获“先进孔子课堂”称号。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的成功建立和发展,表明了国际中文教育得到理解并适应当地需求的重要性。通过开设多层次的汉语课程,引入中国文化体验课,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该课堂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并增强了他们对中文学习的兴趣。

2020年以来,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在新冠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及时的应对能力。孔子课堂的老师们及时制定了线上教学大纲,不断完善在线课程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多样,既有视频课件供学生像正常上课一样学习听讲,又有音频资料便于学生下载,随时随地复习;既有语音测试插件,供学生上传语音作业以便老师点评,又有中文书写插件供学生练习笔画顺序。孔子课堂的老师们还调整了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力求简练,突出重点,诙谐有趣,且注重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成功地实现了从线下面授到线上教学的平稳过渡[5]。这种迅速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使课堂得以继续提供高质量的中文教育,保持了学生的学习连贯性。

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的成功实践表明,优秀教师的应变能力和积极与学生互动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显示了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和丰富化的重要性。这些成功因素对于其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四、太平洋岛中文教育发展机遇与方向

(一)加快经贸合作升级,引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

经济合作的升级在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太平洋岛国的经济支柱之一是旅游业。然而,在疫情时期,全球旅游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导致太平洋岛国的总体经济出现下滑趋势。在振兴经济的刚需下,太平洋岛国的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受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很大。一个国家与中国关系的状况、经贸合作交流的程度,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常常对本国中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6]当前,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都表现出提升双边经济合作的意愿。中资企业在太平洋岛国进行投资建厂,引入了新型手工业等产业,减轻了当地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新型产业所孵化的产品,可被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所吸纳,从而推动了经济合作的升级。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紧密的经贸关系,为太平洋岛国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通过多媒体远程教学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

多媒体远程教学模式在疫情时代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具备不受地理空间限制的显著特点。太平洋岛国地理位置与中国相对较远,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愿意前往太平洋岛国任教的中国汉语教师数量有限,长期以来教师资源短缺问题一直限制着太平洋岛国的中文教育发展。然而,多媒体远程教学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由于在线中文教育具有超越时空障碍、大幅降低学习成本等优势,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即使疫情结束后,在线中文教育方式也将长期存在。”[6]这为太平洋岛国的国际中文教育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五、太平洋岛国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意义

(一)促进外交关系的发展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在构筑国际统一战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和改善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关系。“外国中文人才是外籍民众中最可能成为知华、友华人士的重要力量。许多人成为本国的政府官员、有的成为部长级领导,少数中国留学归国人员还成为国家领导人。”[7]例如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和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都曾学习中文,是知华友华的国家领袖。在他们执政期间,稳固增进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而在本研究中的六个太平洋岛国中,帕劳尚未与中国正式建交,瑙鲁和马绍尔群岛与中国已断交。通过国际中文教育培养知华友华人才,是改善与太平洋岛国外交状况的可供参考路径之一。

(二)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建立的平等互利外交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核心原则。中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曾明确表示:“中国外交历来奉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原则。”②太平洋岛国作为发展中的小国,受到与其他包括发达国家和人口大国一样平等的对待,这种坚守平等原则的外交立场不仅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的公平性,还有助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王祖嫘在关于汉语传播与国家形象互动性的研究中指出:“汉语传播对中国形象认知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反之,中国形象也会影响汉语传播。”[8]因此,应高度重视传播积极的中国国际形象,这将进一步促进汉语在太平洋岛国的传播。

(三)符合中国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中国向太平洋岛国提供支持,包括中文教育资源等各项资源建设,与中国国家战略方向相一致。正如习近平特使张业遂曾指出的那样:“国际社会应该支持小岛国实现可持续发展。”[9]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维护像太平洋岛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并践行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这一举措还有助于中国在太平洋岛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一个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四)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洋六国中,纽埃、库克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是与中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这些国家位于太平洋中心海域,被认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此外,地理位置上连接着秘鲁等八个南美洲“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家。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已在非洲的吉布提建立了海外基地,这个港口型综合保障基地为中国的远洋战略和海上经济贸易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以此为启示,中国需要积极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尤其是要着重培养当地的汉语人才,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海上贸易建设港口基地,从而反哺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需求。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战略发展空间。

六、太平洋岛国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中国应积极鼓励中资企业在太平洋岛国进行基础建设投资,包括公路、港口、5G通讯网络等项目。这些项目往往会成为当地新闻报道的焦点,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宣传提供生动素材。一旦这些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将会增加中文标识和中国品牌的曝光度。同时,随着基础建设的展开,可以考虑在项目周边增设一些中国文化景观,比如在公路服务区建造中式凉亭,供人们休息和了解中国文化。上述策略其目的是,為提高当地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和中文的认知度,从而对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二)拓宽企业培训途径,增加赴华留学访问机会

中国可以积极鼓励中资企业在太平洋岛国进行投资并建厂。这一举措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因为“绝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本国劳工就业保护法律,规定了必须雇佣本国劳工的比例,有的国家规定外资企业在本国雇佣本国劳工的比例甚至高达90%以上。”[7]被中资企业雇佣的员工应当使用中文作为工作语言。中资企业开设中文班,教会员工使用中文,既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同时也可增加员工的语言技能。为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和学习中文,可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赴华工作签证或留学奖学金,此目的是为选拔和培养本土汉语人才和知华友华的力量。

(三)打造中国元素活动场所,增加低龄段学习者数量

太平洋岛国的中资企业员工可以成为推动其子女学习中文的重要力量。这些在中资企业工作的父母,在学习和应用中文后,对中文的价值和实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将直接提高员工子女学习中文的积极性。

除了家庭影响因素外,社区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笔者曾经访问过多个太平洋岛国,了解到当地的青少年放学后有大量的课余时间,但可供他们校外活动的场所非常有限。如果有儿童乐园类似的场所,必将吸引大量的青少年儿童。类似场所可由中方捐赠建设,以便打造中国元素主题项目,例如设置露天影院,播放中文配音并带有英文字幕的电影,如《功夫熊猫》和《花木兰》等,还可以设计中国龙形状的滑梯和其他游乐设施。这样的场所将使当地的青少年在娱乐中接触到中文和中国文化,并对其产生兴趣,使其转变成学习中文的内部动机,增加基础教育阶段的中文学习者的数量。

(四)发挥孔子学院带头辐射作用

新西兰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家,同时“新西兰是中文快速传播的西方发达国家典型,孔子学院发挥出良好的平台作用和辐射效应”[10]。

作为新西兰的王国自由结合区,纽埃引进了新西兰的教育课程,其高中教育得到了新西兰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此外,纽埃地理位置靠近新西兰,新西兰的孔子学院更容易向纽埃延伸,发挥平台作用和起到辐射效应,协助纽埃建设孔子课堂和引入中文教育资源配置。

七、结语

从太平洋岛国的中文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导致其发展滞后或处于未发展状态的制约因素多而复杂。这与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合作关系的逐步加深不相匹配,特别是多个太平洋岛国加入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亟需培养大批量本土汉语人才,来服务于国际贸易和基础建设等领域的需求。人口较少和教育水平落后是太平洋岛国共同性特点,相较于国情复杂的人口中大型国家,在太平洋岛国投入同等的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会产生更大效益。因此,太平洋岛国的中文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提出四点发展策略,以期为太平洋岛国的中文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注 释]

①《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2021-01-09。

②王毅:《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是中国外交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www.mfa.gov.cn/web/wjbzhd/202101/t20210109_361978.shtml。

[参考文献]

[1]梁国杰,杨茜.太平洋岛国中文教育机构特色化发展路径探索——以萨摩亚为例[J].太平洋岛国研究,2021,(01):58.

[2]吴应辉.区域国别研究的“五观”方法论(代主持人语)——以区域国别中文教育研究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41-42.

[3]郭又新.南太平洋岛国华侨华人的历史与现状初探[J].东南亚研究,2014,(06):84-91.

[4]陈政旭.密克罗尼西亚大学汉语教学现状与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专题资料汇编,2015,(01):15-17.

[5]华文教育网. 中文学习“空中课堂”在南太岛国受欢迎[EB]. http://www.hwjyw.com/info/content/2020/08/18/36066.shtml.

[6]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105.

[7]吴应辉.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强国战略八大功能与实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50-51.

[8]王祖嫘.泰国汉语传播与民众中国形象认知的相关性初探[J].对外传播,2008,(03):47.

[9]人民网. 习近平特使:国际社会应帮助小岛国实现可持续发展[EB].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02/c70731-25589993.html.

[10]央青,周兵.新西兰中文教育发展现状与前瞻[J].民族教育研究,2022,(02):160.